第五十七章養殖計劃(每天求小粉~)
今年春上何氏共抱了八十來只雞娃兒,里面只有十來只公雞,現如今已長成半大了。加上原先的六十來只雞,能吃的很。春柳和春杏仍按去年的方法抓土狗子,但是一天抓的還不夠這些雞一頓吃的。李薇自然而然又想起她的養蚯蚓大計。
雖然春天賣酸筍子掙了十五六吊的錢,一年到頭加上她爹編簸箕和家里賣雞蛋的錢,也有七八吊錢。可佟永年去鎮上讀書,又是吃又是住又要買筆墨紙的,一個月也得花不少錢。家里人口多,地力跟不上,每年賣了粗糧,還要拿些錢買白面吃,這又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大姐親事兒定了,得開始準備嫁妝。后面還有三個姐姐呢。
一頭豬一年養到頭,也不過才賣下一吊多不到二吊錢兒,這還是沒刨除成本呢。
小兔子雖然繁殖得快,但眼下還見不到效益。要賣兔子肉或者兔子皮,總得上了規模才行。
想來想去,見效最快的,只有養蚯蚓這一項,盤算了老半天,決定拉春柳和春杏入伙,仍在竹林子里挖養殖坑。
春柳正為大姐親事做定心里頭不痛快,李薇去拉她,她不耐煩的跟著出來,“梨花,你又要干啥?”
李薇指了指竹林子,“挖坑抓土狗子。”
春桃甩開手,往回走,“今年土狗子少得很。前些天我們捉的你不是看到了?”
李薇忙回跑過去拽她,“三姐,那我們挖些地龍扔進去試試嘛。”想了想又說,“我小時候不是挖了地龍扔進去,后來變成很多地龍了嗎?”
春柳“撲哧”一聲笑了,點她,“你精怪吧。還小時候,你現在多大點兒?”
李薇嘻嘻笑著,抱著春柳的胳膊,甜膩膩的撒嬌,叫著三姐。春柳把手一甩,“好了,好了,知道了。你叫得我耳朵疼。”
揉自己的胳膊,“我上午才幫你摘過菜喂兔子,才剛歇一會兒,你又來折騰我。”又揚聲叫春杏出來。
走到草屋里拿了兩鐵鍬,扔給她一把小鏟子,讓她自己也挖。
走到竹林中,李薇把她選地的地方一指,彎下腰用小鏟子畫了個長方型,“就按這個挖好了。”
想了想又說,“挖一尺半深就行啦。”
春杏撇嘴兒,“你知道一尺半是多深?”
李薇小胖手一揮,“反正一尺半就行啦。”說著埋頭去畫另外的坑,一連畫了五六個。
還要再畫時,春杏抗議叫喊,她才停了手。
又跑到菜園子旁邊兒,拎著她的專用小籃子往竹林里面鉆,去挖蚯蚓。等她挖回二三十條蚯蚓回來的時候,春柳春杏已挖了三個坑。春蘭和春桃從東屋里出來,春桃親事一定下,何氐就把去年佟永年舅舅拿來的淺桃紅色和天青色夏衫布料拿出來,給春桃比了身剪了衣衫,讓這兩人加緊做。
這會兒是做累了,出來走走,“你們三個這是干啥呢?”
李薇撥弄著籃子里的蚯蚓,頭也不抬的回頭,“挖坑養地龍啊。”心里說,反正家里人認為她精怪,這么說也沒人信,她反倒正大光明了呢。
果然,春桃笑笑,邊往竹林子里走著,邊說,“就你成天人小偏好裝大人。誰告訴這個東西能養的?”
走到春杏旁邊兒,把春杏手中的鐵鍬接了過來。春蘭也跟著過來,接過春柳手中的鐵揪,讓她倆去歇一會兒。
李薇朝大姐嘻嘻一笑,“是小舅舅說的。”
又歪頭看向春柳春杏,“三姐四姐,等我的小兔子養大了,做個兔子毛衣裳給你們穿。也給大姐和二姐做。”
何氏遠遠走過來,笑著,“你個小丫頭又給姐姐們灌迷魂湯。你見誰穿過兔子毛衣裳?”
李薇嗤了聲,頭也不抬的說著,“還能有誰。五勝家的雨竹唄”
五勝家的大女兒原來叫春花,賣到縣城的一戶人家做丫頭后,改名叫雨竹。去年過年回家來,說是主子的恩典讓她歸家過年的。她見天穿著半舊的鑲兔子毛繡花緞子夾棉披風,東家走西家逛,招招搖搖的。人家若叫她春花,她就很不高興的捏著嗓子說,她現在叫雨竹。又說什么少爺說雨中竹林瀟瀟的意境好,襯她的氣韻等等。
滿街的人即羨慕她的衣著,又刮刺她當了奴才就忘了自家祖宗。這話還是許氏來她們家說的。又說街上誰家誰家的女兒定了年后要跟著雨竹去那家做工,管吃管住每個月能得兩三百文呢等等。那羨慕嫉妒的模樣,讓李薇覺得小蓮花如果能春峰那么大,她定然毫不猶豫的就把女兒賣了去。
母女幾人都笑了,說她見天兒出不完的精怪象,逗得樂死人。
李薇這一逗樂,眾人都快忘了她說要養地龍的話。直到坑挖好后,李薇讓姐姐去弄糞,李海歆回來看見,問了起來。
李薇心說干個事兒還真難啊。仍老老實實的回答說要養地龍。李海歆說那東西哪能養?沒聽說哪家養的李薇裝作很不服氣的模樣,跟她爹爭執,“小兔子能養,地龍為啥不能養?小兔子能生小小兔子,為啥地龍不能?”
李海歆一時竟被她問住,不知道如何作答。要說不能養吧,那田里的小地龍是哪里來的?又想起去年的兩個坑里,梨花好象挑撿了些時候,要說不是養出來的,又是哪里來的?
便擺擺手,笑著,“五丫能耐,把你爹都問住了。你說能養就能養吧。”進廚房舀水洗手。
春蘭在兔子舍里收著兔子糞,聽見這話,擰著眉頭想了一會兒,朝何氏喊,“娘,梨花說的這個養地龍,沒準兒真能成”
春桃也說,“要真能成啊,咱家的雞可有的吃了。”想了想覺得哪兒不對,突然意識到什么,忙問李薇,“你咋知道用糞養地龍呢?”
李薇嗤了一聲,一副大姐是傻蛋的模樣,“我小時候不是養過一回?”
春杏撲過來要湊她,她笑咯咯的跑遠了,現在她四歲半了,腿腳已無比的利索,想抓她已不是那么容易了。
娘幾個在天黑前才將五六淺坑中的糞鋪好,李薇趁她們去做飯,就把菜葉子啥的先扔進去,想著是不是晚上再趁人不注意,去草屋偷些麩皮撒進去。
好在何氏這些天兒心里掛著石頭家過來行大小茶禮的事兒,也不怎么注意她。
這天,趁著佟永年常假的前一天,何氏與李海歆去鎮上,買些時令的果子、點心和茶葉,備著待客用。又扯了兩身精細棉布,是讓春桃給石頭做衣裳回禮用的。
看天色將晚,就趕到鎮上學堂,在外面候著,等佟永年下學。
學堂外面早已等候著幾輛馬轎子車,看車體穿戴,象是大戶人家的下人過來接下學的。
這些人三三五五的聚在一起說著話兒,見何氏夫婦趕著輛老驢破車過來,低聲說了些什么,發出一陣嘲諷哄笑。
何氏嘆口了氣兒,跟李海歆低聲說,“你說有這些大戶人家的孩子在,咱年哥兒會不會受欺負?”
李海歆黑著臉兒,往那邊兒瞪了一眼,才說,“他們算什么大戶。真正的大戶都有自己家的家族學堂。這些不過是家里有幾個錢兒罷了。”
頓了下又說,“年哥兒那孩子看著溫和,可也不是任人欺負的。先前在前王村,聽喜梅說里面也有幾個壞小子。你看他在那里讀了幾年書,一點事兒都沒有”
何氏點頭,“也是”想了想又說,“不如往前再給大武和柱子爹說說,讓大山和柱子也來鎮上讀?”因何氏做決定做得急,這兩家一時沒想好轉不轉到鎮上來,大山和柱子仍在前王村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