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親大隊陣容很兇猛,吉普車在前面,兩輛帶著大紅花的嶄新拖拉機在后面,拖拉機上還有敲鑼打鼓的,一個個掛著大紅花的黃包車也跟在后面跑著,好不熱鬧。
此時最熱鬧的就是張家堂了。
“燕子,張家堂這日子,咱們什么時候能過上啊?”王魁喃喃自語,家家戶戶和過大年一樣熱鬧,全都穿著新衣服,還有一些提著籃子在大隊里分喜糖的,平日他們想都不敢想的喜糖,在這里見人就分幾塊,見人就分幾塊,甚至他已經被塞了好幾次了,口袋里已經十幾塊了。
雖然他覺得張家堂這幾個分喜糖的女子有點故意的意思。
因為陳燕也一樣。
“咱們無論如何也不可能過上這樣生活的。”陳燕很清楚這一點,這種生活她們怎么可能過得上啊,這差距,那不是一點半點的。
巔峰期的陳堂三里渠,在這里連個屁都不算的。
來到這里的幾乎都不想走了,王老太太都找王魁問好幾次了,想留下來,老王家要是能來這里,那可就太好了。
都在等王魁去問,可王魁都不知道怎么開口。
別說老王家,就是梨子,陳樹,陳翠玉她們也都找陳燕說過,問問能不能也來這里住,在這里住,以后什么都不用擔心了,吃的簡直讓他們都不敢想,這里的孩子和他們的孩子完全就是兩個樣。
而且他們發現這里不管大人還是小孩都非常愛衛生了,吃飯前洗手,吃完飯還洗手,睡覺前必須洗腳,隔三岔五要去洗澡,她昨晚上悄悄地問了,因為張家堂的人知道張花城愛衛生,不衛生看了不舒服,加上有了衛生員的指導和科普,整個大隊的衛生抓得很重,甚至連隨地吐痰這種被看到了都要被說一頓,更別說隨地大小便的。
她原本還想著小題大做,吃飽了撐的,可她很快就知道自己想錯了,這里就是已經到了吃飽了撐的的地步,他們不用再為吃喝而發愁,也不用為了穿衣而發愁,也不擔心自己生病,只要不舒服了,張家堂還有衛生室,免費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