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什么?”唐賀眼尖地瞅見荀衣袖中露出的一小截紙張,伸手在他反應過來前抽了出來。
荀臉色一變,偷瞄了她一眼,發現她并無不悅,低聲道:“是公達撰寫的軍報。他寫得比別人詳細些,是以我帶回來看看。”
“哦。”唐賀比較關心赤壁一戰,也沒覺得不妥,低頭翻開軍報細看。
荀快速地喝完參湯,挪了挪位置,靠近她,視線落在她手中的軍報上,腦子里飛速調出關于荊州的信息。
感覺到他靠近,唐賀也沒想還給他,側首看了下,見他一臉凝重之色,知道他在思考,便等了片刻。見他眼神差不多又投到紙上時,才笑著問道:“白日事情做不完,這東西晚上帶回來做,嗯?”
“咳,阿賀,這個又不需要我批閱。”被她看穿,荀不免緊張,急忙解釋道。
“真的?”唐賀笑瞇瞇地晃了晃軍報,“嗯,公達賢侄確實寫得很詳細呢。竟然還有這個啊!”說著,她指尖輕輕劃過一段話。
“呃……”荀怔了怔,一時間不知道該怎么說。其實,公達這份軍報是單單給他看的。若是尋常的軍報,是絕對不會寫得如此詳盡的。
往后靠在他的身上,唐賀拉過他的手,扯著他的衣袖,抖了抖:“還藏了什么東西沒有,快點交出來!”
荀哭笑不得地任由她檢查了兩邊的袖子:“阿賀。”
“不錯,只有這個。依你一貫的作風,有進步了。”唐賀松開他的袖子,拍了拍手說道。而那所謂的一貫作風則是指荀曾經帶回家處理的公務,多到需要下人幫忙抱回來的地步。正說著,荀一雙手環上她的腰。
荀伏在她肩上,說道:“阿賀,我答應過你,會注意自己身體,你該相信我才是。”
“信你?”唐賀拎著軍報,語調上揚,“那這個是什么?”
“……”
放下手中軍報,唐賀轉過身,面對著他:“文若,我沒有別的要求。以前你把事務帶回來做的時候,多少還有分寸。子時之前,不管多忙,都會歇息。如今,你卻越來越不像話了。三更半夜才躺下歇著,天未亮,又起了。華神醫說的話,你都忘了么?”
華佗說的話,他自然沒有忘記。荀不禁苦笑起來。只是……那也不能讓他天天喝那些補藥吧。他才不信喝藥能強身健體,不過圖個心理安慰罷了。
“吶,多把權力分出去一點,也省得招人嫉妒。再說了,那些官員領著俸祿都不干活的么?你不是最討厭這種蛀蟲。干嘛要助長這些人的惰性?”
荀很想說,以前曹操地盤小,事務自然少。現在曹操有占有多少的地方,事情自然隨之增多。可是,他又不能說出來。就像曹操的勢力擴大一樣,他手中的人才也比以前要多得多。其中,擅長政事的人不在少數。唐賀必然是知道這點的,若以此反駁,自己卻不好向她解釋,不是他不愿意放權,是因為曹操信不過其他人,所以要求他在重要事情上監督把關。就算是劉曄等人處理過的公文,他雖不用批閱,最后也要瀏覽一遍,蓋上印章,做到心里有數。這話要是對唐賀說,以她的性格怕是會去找曹操算賬……
“阿賀,我已經盡力把能放權的事務,交給他人來做了。”
仰頭望著他,見他一臉的無奈之色,唐賀不禁輕嘆一聲,抬手撫上他的臉:“我只是希望……你能多考慮一下自己。別做‘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這樣的事啊。”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這八個字,讓荀心底驀地一跳,想到四哥荀諶,終是明白了她的憂慮,摟著她的手緊了些,承諾道:“不會的。”
————————————————————————————————————————
曹軍追擊劉備,最終因為諸葛亮的計策而失敗。劉備順利到達江陵,與江東聯絡上了。
回復了孫劉聯軍發來的戰書后,曹操氣得摔了面前的茶杯。
此次,劉備能安全抵達江陵,全賴諸葛亮的策劃。諸葛亮在江夏城中宣傳曹操兇暴好殺,不如劉備仁義親和,攪得民心浮動。最后,劉備要走時,江夏全城百姓隨之遷移,途中所過之處,也鼓動了多數的無知民眾跟隨。
長坂坡上的混亂景象,正是諸葛亮所希望看到的。如果曹操不顧名聲,追擊劉備,累及百姓,就坐實了他兇暴好殺之名。而不管不顧地任由民眾跟著劉備走,則會讓江夏一帶,直到江陵一線數年之內都是荒蕪之城,屬于另類的固壁清野之策。然后,劉備輕輕松松得到江陵這個頗為富庶之地,且能方便地與江東聯手。
明知道對方打什么主意,卻不得不順著他的意圖去做。曹操何時如此被動過?這一仗以數萬人之力,沒有辦法抓住只有七千多兵士的劉備,反而因為關羽、張飛、趙云等猛將,折損了他軍中不少中低級將領,其中不乏重點培養的人才,這怎能叫曹操不氣憤。
“徐庶已經在我軍中!”曹操惱怒地在營帳中走來走去,俯視著下首坐著的眾人,“現在給劉備出謀劃策的是誰?”
大家知道曹操是因為看到劉備這種落魄之極的人,還有人才跟隨,害得他吃了大虧,損兵折將,心里不高興。各個低眉順眼,大氣都不敢出,就怕觸了他的霉頭,遭了遷怒。
“……丞相。”蔡瑁本是沒有資格在這種時候說話的,但他更怕知而不,禍及自身,是以小心翼翼地開口了。
曹操瞪視著坐在末位的蔡瑁:“說!”
“若說劉備現在的軍師,瑁有所耳聞。”蔡瑁低著頭,不敢抬頭看。這樣低著頭,不看曹操的臉,稍稍能緩和下,他的緊張情緒。
“誰?”曹操停下腳步,冷聲問道。冰冷的語氣中,飽含殺意。
蔡瑁感覺腦門上冒出了冷汗,又不敢去擦,戰戰兢兢地說道:“荊州有一傳。臥龍鳳雛,二者得一,可安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