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得知曹操等了他一個上午,感覺這一路的疲憊都在那一刻消散了。一吃過飯,就和曹操進了書房,談論如何安置青州黃巾的軍屬問題。
曹操很是為難地告訴荀:“青州黃巾并其家屬有百萬余眾,日耗糧草甚巨。這時節已入冬,我軍糧草亦所剩不多……”
荀微微一笑:“糧草一事,公不必放在心上。已有對策。”
“懇請文若為我講來!”
“吾思兗州世家大族家中必有不少存糧。他們既是兗州之良民,自當為公解憂。想來借些米糧此等小事,眾人是不會拒絕的。”
這話剛說完,曹操就恍然大悟。他為什么要等那些人自己來捐糧呢。等他們自己捐,那要等到什么時候!像衛茲那樣愿意把家產捐出來給他的人,太少了。與其等待不如自取!只是做這種事會得罪很多人,沒人愿意去做吧?
曹操遲疑地看向荀:“……文若,此事……”
“此事愿為公代勞。”荀知道他的想法,微笑著點頭接下這個任務。
“糧草之外,便是如何安置這些百姓。”曹操解決了心頭的第一大事,就連著想到了解決糧草之后的問題。
“自入兗州,一路行來,入目所見,荒地眾多,無人耕作。此時并無戰事,公何不將這些無主之地交由收編的青州兵與其家屬去耕種?他們本就是因為連年戰亂流離失所的百姓。”
曹操點點頭,說道:“此法我并非沒有想過。但兗州境內,沒有那許多的房舍,荒地,安置百萬人口。”
荀伸手從袖中取出一張兗州境內詳圖。
曹操眼神一閃,盯著他展開兗州地圖:“文若,這圖……”
“哦,這是阿賀的。”荀笑了笑,當初看到這么詳細的地圖時,他也是吃了一驚。
回想起,逃離洛陽時派上用場的地圖,曹操有些心癢,不禁想要讓唐賀將其他州郡的地圖都拿出來。
荀起身指向圖中的幾個區域給曹操看:“這幾處,臨近潁川,因西涼兵卒劫掠,人口銳減,無主之地甚多,其中不乏良田。另外這些地方有前人留下的空置民房,可優先將青州兵軍屬安排到這里,以安定軍心。”
曹操手指停留在陳留郡,是他們現在所處的地方,這里離潁川很近。
“其他人則需要給予建房所需的工錢,讓他們為自己的家人造屋建房了。”荀輕嘆了一聲,人數實在太多,短時間內真的很難辦。能先將聚集起來的兵卒穩定下來,已是萬幸。
曹操自然了解其中的難處,嘆道:“也只能如此了。”
“另外,這些建房的工錢,可由官府借貸,不計利息。待來年秋收之時,從百姓的收成中抽取定量的份額,用以補貼軍需。”荀抿了抿唇,“如此下一年的軍餉就解決了。”
“只一年……”曹操有些可惜地低喃。
荀握拳輕咳了一聲:“長期的糧草供應,就涉及到另一件事了。但那只是我初步的想法,還需與公商議一番才行。”
一聽還有解決的希望,曹操眼神亮了,誠摯地望著荀。
“咳,我朝文帝之時,便有招募百姓戍邊屯田一說。”荀微微挑眉,看著曹操,相信他對此政策不會陌生。
“你是說,讓那些人去屯田耕作?”
“嗯。可將屯田分為軍屯與民屯。軍屯即是在無戰事之時,由軍中兵卒耕作,秋收入庫,作為軍餉,并且告知軍士們,多收多得,來年的伙食便能寬裕些。民屯即將無主之地分與百姓耕作,按照耕作的面積,收取定量的地租,或是以等額的糧食入庫抵租。自然,這定量要定多少,也需商議之后決定,如果賦稅過重,有傷百姓耕作的積極性,恐會適得其反。”
“積極性?”曹操疑惑地抬頭看他。
荀笑了下:“阿賀說的。她認為我定的租稅比太高,百姓會不堪重負,產生種不種地,都吃不飽的想法,而不愿下地干活。”
“唔。”曹操瞇起眼。唐賀小時候在他家中學習的場景又浮現在腦海中。她的說法雖然粗俗,但一向都能抓住事情的要害。
“阿賀認為,對百姓而,他們求得不過是溫飽與安定的生活。只要官府能滿足這點,大家都是良民。”荀想起妻子說起這個時候的表情,臉上露出溫柔的笑。
曹操思考了片刻:“那文若可有定出這租稅的份額?”
“這還需我看過往年兗州的賦稅之后再看。”
接下來,兩人又談了具體的實施方案,一直商量到傍晚,才攜手從書房里出來。
荀臨出門前,曹操很不好意思地提出要借他的地圖幾天。荀深知這樣的詳圖對于領兵打仗有多重要,不僅沒有拒絕,而且直接把地圖送給曹操做了順水人情。
————————————————————————————————————————
“送就送了吧。反正遲早都是要拿出來的。”唐賀瞇著眼睛,趴伏在桌邊,昏昏欲睡。
荀伸手撩起她耳際的發絲,別到后面,低聲道:“你困了就先去休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