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樂宮里,一只青白釉雙耳三足香爐中,正在悠悠裊裊地散發出檀香味,那縷縷白煙透明而又纖細,顯得安詳寧靜。
太后正拉著云城長公主在羅漢床上說話:“……怡姐兒呢,怎么不帶她一起進宮來?”
云城掩嘴輕笑道:“母后,兒臣今兒來是有事找母后商議的,現在可還不是讓怡姐兒知道的時候。”
太后不由露出一絲好奇,“什么事這么神秘?還要瞞著怡姐兒。”
“怡姐兒年紀不小了,就算是兒臣再有心想要留著,也留不了多久了。”云城神色悵然地說道,“連六娘那小丫頭都訂了親,怡姐兒也不能再拖下去了。”
“是啊,連六娘都訂親了。”太后有些感慨地說道,“這好像才一眨眼的功夫,這些孩子一個個都長大了。”頓了頓后,她又道,“云城,你和駙馬可有什么中意的人選?”
云城的臉上又浮現起了笑容,說道:“母后,昨日是蔣家的賞菊宴,兒臣便想著王都各府的公子們應該也都會去湊個熱鬧,便特意讓駙馬去留意了一下。昨日回來后,駙馬說有幾個倒還不錯,兒臣就想著讓你幫著一起掌掌眼。”說著,她遞給了太后一張名單。
太后接過,瞇著眼看了一會兒道:“……據哀家所知,這幾個倒也確是品性端正之人,威遠侯二公子哀家聽聞其武藝超群;李大學士家的公子在國子監讀書,年紀輕輕就是個舉人,學問應該不錯……”太后連著又點評了幾個后,就指著一個名字,有些疑惑地問道,“這陳渠英是兵部尚書家的么兒吧?兵部尚書家的,依身份倒也合適,可是聽說他的名聲不大好聽,你怎么把他也考慮在內了?”
云城連忙解釋道:“這陳渠英在名聲上是差了點,不過跟我家柏哥兒還有阿奕他們走得近,兒臣也見過幾次,本性倒也不錯,就想著可以先瞧瞧。”說到蕭奕,云城不由想起了昨日菊宴上的事,眉頭不由微微蹙了起來。
知女莫若母,太后見狀,忙問道:“云城,可是有什么不妥?”
“還不是為了阿奕。”云城心直口快地說道,“母后,你不知道昨日在菊花宴發生了什么前所未聞的事情!那張老夫人居然口口聲聲說什么二公主癡戀阿奕,還說要讓她家的二姑娘捧著二公主的靈位給阿奕作為側妃!”
太后微訝,追問道:“你慢慢說,到底是怎么回事?哀家怎么好像聽不太懂呢……你呀你,都要做祖母的人了,性子還是這么急。”
云城一臉的女兒嬌態,“母后!”跟著,她便細細地把昨日的事情說了一遍,最后又憤憤道:“母后,您是沒看到,這眾目睽睽下,張老夫人是想當場硬逼著玥兒應下這件荒唐事。這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我們皇家公主嫁不出去了,就連死了也要做妾!您說,張府到底在搞什么鬼,還是吃了什么熊心豹子膽,居然敢如此折辱我們皇室!”
太后聽著聽著,整張臉不由沉了下去。
二公主之前私逃出宮就是為了去追蕭奕,鬧得王都各種流不止,一會兒說二公主戀上小和尚,一會兒說二公主跟小太監私奔……丟盡了皇家的顏面!還氣得皇帝差點卒中病發!好不容易這流才勉強平息,現在張家居然又堂而皇之的把二公主癡戀蕭奕的事拿出來說,是巴不得全天下都知道嗎?
要是皇帝又氣病了可怎么辦?!
“是啊,母后。”云城滿臉的怒容地道,“說什么是為了成全二公主的心愿,說的倒是好聽,其實還不是為了他們張家自己,張家的姑娘想要做妾,卻還要打著為二公主好的名義,算盤倒是打得精,指望著大家都是傻子看不明白他們的用心嗎?”
“張家最近還真是上躥下跳。”太后皺緊了眉頭,想了想,又問道,“這玥丫頭又是如何答的?”
“玥兒倒是個硬氣的,當場就拒絕了張老夫人……”云城惟妙惟肖地把南宮玥說的話學了一遍,嘆道,“母后,玥兒真是口齒伶俐,說得張老夫人當場就氣暈了過去。”
云城說著不由笑出聲,對南宮玥是贊不絕口:“哎,這么好的姑娘,怎么就花落別家了!這若是兒臣的兒媳那該多好啊!”她一臉的痛心疾首,“母后,兒臣原本可是一心想著撮合柏哥兒和玥兒的,偏偏讓皇上先下手為強給玥兒和阿奕賜了婚……想起來,兒臣還是悔啊。”
太后哈哈大笑起來,樂不可支道:“云城,你以后可要記住了,瞧中好的,趕緊先下手為強,這若是慢了一步,可不就被別人給搶走了。”
云城一本正經地點了點頭:“母后教訓的是,兒臣銘記于心。”
母女說笑間,一個白面無須的內侍匆匆進來稟報道:“稟太后娘娘,張嬪娘娘和張老夫人在殿外求見。”
太后和云城交換了一個眼神,這還真是說曹操曹操就來,太后皺了下眉,但還是道:“讓她們進來吧。”
張老夫人和張嬪進入殿內,見云城也在,心里微驚,面上卻是不敢顯露半分,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向太后磕了頭:“嬪妾(臣婦)拜見太后娘娘,祝娘娘萬福金安。”
“起來吧。賜座。”太后神情淡淡地說道。
張嬪和張老夫人坐下后,張嬪欠了欠身率先開口道:“嬪妾好幾日沒來給太后娘娘請安,還請太后娘娘贖罪。”
太后不冷不熱地說道:“聽說張嬪近日身體不適,哀家也不是那種不講道理之人,養好身子才是正事。”
“謝太后娘娘關愛。”張嬪一副受寵若驚的樣子,幽幽嘆道,“自從二公主沒了,嬪妾便傷心欲絕,日夜思念,以致夜夜難眠。幸好太醫給嬪妾開了些安神湯藥,這些天總算是好了些。”
太后沒有接話,只是慢悠悠地啜了口茶,張嬪面色微僵,但很快便表情自若地繼續道:“今日嬪妾去了雪合宮,見到了一對快做完的護膝,守宮的宮女說這是二公主還在宮里的時候就開始做的,二公主當時還說,天冷了,太后的膝蓋不好,她要做得暖暖的,讓太后用……”她的眼中閃現著淚光,“往日里,二公主是最仰慕、孝順太后娘娘的了……這倒底是二公主的一點孝心,嬪妾便做主拿過來送予太后。”
張嬪身后的一個宮女捧出了一對護膝。
太后讓人去取了過來,拿在了手中。這護膝里縫著雪白的狐貍毛,看著就十分暖和。只是這護膝上的仙鶴壽紋只繡到一半,顯然是還沒有完工的。
太后心有所觸,對于二公主這個孫女,她并不是不喜歡的。她和三皇子乃一胎雙生,龍鳳雙胎本就是大吉之兆,二公主還小的時候,她也時常抱過、疼過。而二公主往日里也確實孝順,明明有宮女,也總會親手給她做抹額,繡“壽”字,又靈牙俐齒的很是能逗人開心。她在這風華正茂的年紀,這么早早的就去了,太后的心里也是有些不舍的。
太后不由長嘆了一聲。
張嬪見狀,松了一口氣,她雙目含淚地站起身來,跪倒在地,向太后磕頭懇求道:“……太后娘娘,二公主如今未及豆蔻年華,就暴病而亡,堂堂一個公主卻落至魂無所依、死后都沒個子嗣后代供奉香火的下場,嬪妾這個做母嬪的實在是于心不忍啊。”張嬪再次抬頭時,已經是淚流滿面,楚楚可憐。
“是啊,太后娘娘!”張老夫人也是兩眼通紅,緊跟著也跪了下來,“二公主殿下乃是堂堂大裕公主,本應是天之驕女,享盡一世榮華,卻去得如此冤枉。這些日子,二公主殿下是夜夜到臣婦夢中哭訴,聽得臣婦心痛不已。”
太后亦是搖頭嘆息。
張老夫人又重重地磕了下頭,恭敬地匍匐在地,哭道:“……太后娘娘,臣婦也知,那個主意有些荒唐。可是,這陰陽本殊途,二公主理應早日去地府投胎才是正理,偏偏二公主的芳魂卻留戀陽間。臣婦擔心長此下去二公主陰氣漸重,會折損了皇家的陽氣!”三皇子說過,太后最在意的就是皇帝,一旦涉及到皇帝的安危,太后一定會答應的。
果然,太后意有所動。
若說這世間,誰的陽氣最旺,毫無疑問,肯定是皇帝。二公主是天之鳳女,自然也不會是普通的孤魂野鬼,又和皇帝是父女骨肉的血親。若二公主真是心愿未了,不愿去轉世投胎,那她的陰氣必然會有損于皇帝的陽氣,到那個時候……想到這里,太后不禁有些害怕。
她不由想道:若是為了讓二公主瞑目,讓她死后有人供奉香火,倒是……
知母莫若女,云城見狀不禁有些著急了,正要開口,就被哭訴著的張老夫人給打斷了。
張老夫人和張嬪可也一直在留意著太后的臉色,眼看太后似乎已經快要允了,哪能讓云城壞事!就聽張老夫人再接再勵的一邊哭一邊說道:“……太后娘娘,臣婦可真沒有信口胡說。那日,臣婦本想去藥王廟為二公主殿下做法事祈福,可誰知那擺在佛前的燭火卻突然倒了,這分明就是二公主殿下在為自己訴苦啊!”
聽到這里,太后不禁眉頭一皺,快速地捻動著手中的佛珠,口中則問道:“你是說佛前的燭火自己倒了?”
“臣婦句句屬實。”張老夫人老淚縱橫道,“……昨日在菊宴上,臣婦見到了鎮南王世子妃。二公主本與她一般的風華正茂,世子妃嫁了人,又夫妻恩愛,偏偏二公主孤苦無依,日后連個供奉香火之人都沒有……臣婦一時為二公主感到凄涼,才會有如此提議。”
張嬪抹著眼淚,跟著說道:“嬪妾今日聽了母親一說,也覺得這個主意不錯。二公主已去,不會影響了鎮南王世子和世子妃的夫妻恩愛,來日也能有人供奉香火,不致孤苦無依……實屬兩全齊美之策!”她聲音哽咽著說道:“求太后娘娘為二公主作主,成全她……”
“夠了!”太后冷聲打斷了張嬪。
張嬪和張老夫人不由錯愕,她們小心翼翼地抬眼看著太后的臉色,卻見她面沉如水,嘴唇更是抿得緊緊,顯得很是不悅。
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方才太后的態度明明已經是快要被他們說動了的……太后怎會不擔心皇帝的性命安危呢?
太后轉著手中的佛珠,冷冷地說道:“你們說弄倒了佛前的燭火是二公主在為自己訴苦?”
張老夫人忙應道:“是的。太后娘娘……”
“豈有此理!”太后喝斥道,“你們當哀家不知道嗎?這藥王廟里供奉的乃是前朝高僧的舍利,多少冤魂都能鎮得住,怎就鎮不住區區的二公主呢?佛前的蠟燭倒了,到底是二公主在訴苦,還是菩薩根本就不想見到她?!”
本是脫口而出之,太后卻越想越覺得有可能,不由眉宇緊鎖。
張嬪和張老夫人的心中更是驚疑不定,這藥王廟著火一事本就是他們故意為之,為的是讓太后相信二公主心有留戀,不愿離開人間。可是,為什么太后的反應和他們所想的不一樣呢?
高僧舍利?那又是什么?怎么他們從沒有聽說過這藥王廟里有什么高僧舍利?
張老夫人的心中有些不安,試圖解釋道:“太后娘娘,二公主……”
太后正為了剛剛這一閃而過的念頭有些心驚,耳聽她們還在啰嗦,便有些不耐煩地打斷了,說道:“夠了!張嬪,你們口口聲聲說二公主在為自己訴苦,莫非是覺得二公主去的冤枉?”沒等張嬪回話,太后冷哼道,“讓二公主去皇陵是哀家的懿旨,那就是說,是哀家害死了二公主?”
張嬪和張老夫人傻眼了,一時沒反應過來。
太后冷眼看著她們,目光落在了張嬪的身上,冷哼道:“張嬪,你不過是一個妾,二公主的舅家是恩國公府蔣家,哪輪得到張家來做主!”
太后這句話已是非常不客氣了,甚至是沒給張家留一點臉面。在宗室、官宦、平民之家中,妾確實只是妾,妾的親戚就不是正經親戚,可是皇帝的妾那可是妃是嬪是昭儀……一個個都是有封號的,又有哪個皇子公主會真的把皇后的娘家視為舅家!
張嬪和張老夫人已經是面如土色,事情怎么會發展到這個地步?
按原本所計劃的,她們先是挑起太后對二公主的祖孫之情,再借著藥王廟著火一事來表示二公主心中有苦要訴,進而讓太后擔心二公主若是心愿未了,留戀人間會折損皇帝的陽氣。這樣一來,只要再哭上一哭,求上一求,太后必然會答應讓荏姐兒以二公主的名義嫁入鎮南王府,他日生下子嗣后過繼到二公主名下,可是現在……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到底是誰在背后搗鬼?!
張嬪和張老夫人飛快地交換了一下眼色,她們心知這件事今日恐怕是不成了,為了往后,得讓太后熄怒才是。
張老夫人連忙膝行上前,哀聲解釋道:“太后娘娘恕罪,臣婦并非有意越俎代庖,臣婦和張嬪娘娘真的是一心一意為了二公主殿下啊!”
云城這時也終于放下心來,笑吟吟地出聲道:“母后,張家為了二公主如此費心,甚至連送嫡孫女當妾也樂意,看來果真是一心一意為了二公主啊。”
張嬪和張老夫人怔了怔,沒想到云城竟然愿意幫張府說話,可是下一刻,便聽云城繼續道:“張家對二公主和皇家如此忠心耿耿,母后您又何苦浪費了他們的一番心意。依兒臣所見,不如就讓張二姑娘削發去皇覺寺,為二公主祈福,您覺得如何?”
太惡毒了!張嬪和張老夫人只覺得一股火氣直沖頭頂,若非還念著云城的身份,張嬪都要跳起來和她對罵了。
可惡,這云城實在是可惡,竟出了如此惡毒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