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天生贏家(快穿) > 294、奸妃當道

      294、奸妃當道

      董少卿一臉嚴肅神情道:“這是你平日查案斷案的一些方法和知識,我讓人搜集記錄了一下,編成了小冊。”

      大理寺人手一本。

      蕭函也覺得挺好的,她忙著斷案,董少卿倒是有心了,而且這種事也不適合蕭函來做,董少卿主動安排為好。

      這書冊不僅方便攜帶,而且內容詳實,將蕭函查案過程中的只片語總結歸納起來,還配合了圖畫,簡潔易懂。

      看來這大理寺內也多的是人才。

      董少卿也說了,“姜主簿的筆墨工夫好,雖不比你這個狀元郎,但也是舉人出身。”

      董少卿事務繁忙,能為件小事抽出時間來找蕭函都屬難得,臨走時,他頓了頓,神情十分正經地道,“其實天生慧目,獬豸下凡這名聲也不錯,不正是說明我大寧有福,陛下乃圣明之君,得神獸庇佑嗎?”

      蕭函:“……”

      獬豸下凡是你說的吧,董少卿。

      這些名聲其實都是大量的案子堆積起來的,要知道她兩個月查過的案子比尋常官吏五年所審理的還要多。

      更重要的是,凡是蕭嘉樹經手的案子,沒有不破的,而且證據確鑿,無人喊冤。

      莫說外面的人將蕭嘉樹半神仙話了,就是大理寺內的官吏都無不敬佩有加。

      之前董少卿還想著勸誡警示蕭嘉樹幾句,在他看來,蕭嘉樹年少有才,又是難得頂頂聰明敏秀的人,就怕年輕氣盛,經不起挫折或是為求保名聲,在查案中失了穩重,輕忽以待。

      但在聽了傳聞,又正好有類似的‘實事’后,哪怕掌管刑獄,不信鬼神的董云,也有些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了。

      畢竟他信的又不是什么神佛鬼怪,那可是上古圣賢君主帝堯的刑官皋陶所養的獬豸,他們大理寺信這個不理所當然么。

      蕭函在和董少卿告別后,就去找了他口中說的姜主簿,在大理寺的這幾個月,雖不熟識,但也見過一兩面,是個相貌普通,帶著儒雅之氣略微清瘦的文官。

      蕭函去的時候,姜主簿正在讓人印著小冊子,一見蕭函便起身來,眸子還有些發亮。

      “蕭寺正到我這來,可是有什么要緊事?”

      “也沒什么。”蕭函主要也是因為董少卿說的,過來一趟,倒是姜主簿態度略微熱情了些,不僅聽的認真,持筆記錄,還問了許多細節問題。

      幾句話下來,蕭函對姜主簿也了解了七七八八。他在考上舉人后,在家鄉縣官那做小吏,卻不怎么受重視,董少卿在一次外地查案時,發現他擅長文書,后就使了點工夫將他調來大理寺,至于他前任上司,那縣官因為收受賄賂草菅人命,被董少卿派人押送進京下獄處斬了。

      姜主簿對董少卿也很感激,像他這種沒什么家世人脈又無余財的小舉人,能到京中掌天下刑獄的大理寺為官,哪怕只是從七品主簿,也是青云直上了。

      董少卿讓人記下蕭嘉樹查案過程中的推理方法后,就送到了姜主簿這里,本來一心埋頭文書的姜主簿在認真閱讀過后,也覺得神奇,偏偏之有物,令人驚嘆。

      對蕭嘉樹,他也是慕名已久。

      姜主簿年過三十,還是從七品主簿,蕭函一進來就是從五品寺丞,縱使有狀元功名,但說沒走什么后門,蕭函自己也不信。

      雖位卑官低,但姜主簿在大理寺也是十分盡心,比如為了編寫好這本書冊,蕭函經手的每件案子他都尋人仔細問過。對斷案查案能力平平,姜主簿便在他所擅長的方面盡力。

      語間,姜主簿還提出一個問題,“能編寫這樣的書冊,是下官之幸,也是大理寺之福,有助治管天下刑獄案件,但若是有朝一日,不慎流傳出去被惡人所用,反而逃脫罪責,這可如何是好,還請蕭寺正同少卿大人說一聲,能否嚴加管制書冊數量,非官府中人不得翻閱。”

      姜主簿是真的憂心忡忡,他初編寫時,還沒想起,后來越發覺得蕭寺正查案的見解方法精絕神奇,就是查出所有天下間隱藏的犯人也可期,但若是被人學去做犯案,掩去罪證,那便是大禍了。

      這當然不能杜絕,但蕭函還是對姜主簿,“我會同少卿大人說一聲的。”

      姜主簿聞,心下稍安。

      本就因為蕭嘉樹查案中的才能有的好感,又增加了許多。

      官位比他高,卻不敷衍了事,態度和氣。

      雖年紀輕輕,卻沉著穩重,清正嚴明,沒有一絲浮華嬌矜之氣,就是他那比蕭大人小兩歲的兒子還會調皮搗蛋呢,比不上蕭大人十分之一。

      姜主簿也有些覺得外面的傳聞未必沒有道理。

      蕭函又對姜主簿道,“這世間的事,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只要犯了案,就總會有無數的線索留下,這些方法也許能助他們抹去一些,但永遠不可能抹的干干凈凈。”

      姜主簿微捋短須,若有所思。

      ————

      那幾件還未開始審犯人就主動招供的案子,都傳到了董少卿耳中,更何況是外面,還令人無語的是,那個被查出曾失手殺人的竊賊自己也深信不疑,果然什么罪都逃不過蕭大人的慧眼,他這不就是明擺的例子。

      什么天生慧眼,神獸獬豸,流傳得更廣,不單單只是京城。

      無人不知大理寺的蕭大人斷案如神,明辨善惡。

      不好的一面是蕭函有些受傳困擾,出外都為人注目之外,好的一面京城及附近州縣出現的大小案件比以往也少了許多。

      然后又傳出了京中神獸獬豸坐鎮的流。

      除了蕭函微微無語之外,大多數人是樂見其成的,比如皇帝。

      就像董少卿說的,這是好事,有神獸庇佑就證明本朝君主仁德賢明,得上天認可,否則亡國之君,哪來什么神獸,有得都是妖孽叢生。

      而且皇帝知曉,不是某地官員特地為了討好他弄虛作假出來的,而是百姓自發認為的祥瑞。

      這就是民心啊。

      皇帝一高興,連白大人在朝堂上也受到陛下夸贊。

      這夸贊還是有理由的,大理寺最近不止破案效率極高,而且許多擠壓的案件也被清理一空,這是實打實的政績啊。

      這自然不是蕭函一個人就能做到的,但大理寺也沒什么庸碌之輩,又有董少卿這樣盡職盡責的,她教授的那些方法,還人手一本,自然整體的破案效率都高了,名聲大的都沒什么人敢頂風作案了。

      除了金口玉的夸贊,皇帝還讓人打造了一個祥瑞的銅鎏雕塑。

      這個祥瑞,就是獬豸。

      白松老大人挺高興的,親眼看著放在大理寺正堂,作為鎮守此方的神獸象征,凡是被押入大理寺的犯人進來第一眼便能看到獬豸。

      既是彰顯了陛下的榮寵,也能起到震懾天下奸惡之徒的作用。

      滿朝官員也沒人說什么,畢竟大理寺是比較出風頭。

      除了御史臺比較有意見,神獸獬豸主要是辨忠奸,那是他們管的,御史所戴的帽子也被稱為獬豸冠,官袍衣服上還繡有獬豸的圖案。

      御史們有點小憋屈。

      韓瑾瑜也知曉平時不怎么出眾的大理寺被陛下贊賞的緣由,蕭嘉樹明斷秋毫,破案如神,甚至被許多百姓當成神獸獬豸。

      他還關注到連帶著宮中的蕭妃名聲也好了許多。

      以往驕橫跋扈,后宮獨寵,這些似乎都被淡忘了,民間都快把蕭大人當成神獸祥瑞化身了,何況是他的同胞姐姐。

      蕭嘉樹在大理寺所為,韓瑾瑜真心沒想到。他知道蕭嘉樹有才,但似乎還是低估了他。

      換成是他,審案斷案也許不難,但做到蕭嘉樹這種程度卻是不可能的,韓瑾瑜也有自知之明。

      韓瑾瑜想起了那日蕭嘉樹說的話,要管這天下的不平事。

      聽起來令人可笑,匪夷所思。

      但如今這京城中的名聲,讓韓瑾瑜忽然產生了一絲想法,也許不是不可能。

      至少他是認真的。

      比起因為蕭妃盛寵不衰,蕭嘉樹又崛起名聲甚好而焦躁不安的鎮武侯府,韓瑾瑜靜觀其變,何況他又能做什么呢。

      積壓的案件一空,犯案少了,風氣隨之一肅,大理寺也輕松了許多,也只是稍稍而已。畢竟也還有每月天下各地移交上來的重案。

      最近白松白老大人看蕭函和看正堂前的獬豸,是一樣的慈愛目光,以致于她都盡量少出現在白松老大人面前。

      蕭函也轉而看起了庫房里陳年舊案的卷宗。

      作者有話要說:我的新電腦終于到了

      _f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