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府長史恭恭敬敬捧了新送來的詩稿進府,閣外的侍女丹兒接過后,既不冷淡又不親熱地道了一聲“公主知道了。”
長史便只好退下去了,這些日子他也有所感覺,公主似乎并不大高興,也沒那么喜歡林運的詩。
長史還記得那日宴會,門房說有個讀書人來投詩稿,他并不奇怪,再過大半年就是春闈,外地的舉子較早的也這個時候到京城了,有充分的時間拜訪各家府邸,希望能投到某個貴人名下,行卷詩稿無非是想博得欣賞罷了。
雖然對方衣裳簡單,看似個普通的寒門舉子,但長史也不至于敬羅衣,擺出倨傲的態度。
因為開府之前他就打聽過了,洛河公主素有仁德名聲,寬厚待人,他自然隨主子的作態,不惹公主生厭。但也只是冷淡有余的客氣,畢竟見多了這樣的舉子。
而對方也不諂媚不高傲,把詩稿給了他便轉身離去了,長史當時還高看了一眼,而當他看過詩稿后,更是對沒能留下林運林公子而扼腕不已。
如今林運已然名動京城,但他所以為的公主欣賞此人,倒是沒有出現,反倒好似不曾有過此人一樣。
而公主身邊親近的人,更是最早知曉她的態度,丹兒都不用把新的詩稿送進內間,轉身直接收進了盒子里鎖起來,等公主什么時候進宮就打包送給陛下,這是公主說的。
這已經是第五回詩稿了,又是一傳世名作,林運更簡直不要錢似的大放送,別人嘔心瀝血數載,或是妙手偶得靈犀一動的詩詞,他的確不怎么在意。
而林運表現得再如何才華絕世,好一個人間情癡,她只覺得在看人做戲,而且滑稽可笑。
趙歆又怎么可能感覺到半點愉悅呢,就相當于拿假貨來討好異性歡心一樣,換做誰都高興不起來。
而她更不滿的是,林運拿她做筏子,將她牽扯到眾人的議論之中,趙歆不想成為這戲中人罷了。
趙歆微微笑了笑,“他既然想借我上位,那我就送他一場好風,登上青天。”
***
林運這還奇怪著呢,無論是宴會公主府外的瀟灑離去,還是這幾日的堅持贈送詩稿,所表現出來的孤傲,只為洛河公主一人折腰。
裝逼裝的沒錯啊。
林運堅信自己穿越到這個世界,注定會揚名天下,立下不朽基業。不過,他也不是盲目自信,考慮過自身情況,雖然有著原主的舉人記憶,但原主中舉人時就是孫山的名次,進士還不知道有沒有指望呢。
而林運,一個現代人,光是看四書五經頭就大了,更不用說讀書,知道科舉這條路怕是走不通,他也就舉人功名為止了。
真要他學四書五經,蹉跎幾年,林運怕是連自己的豪情壯志都消磨干凈了。
所以他不得不走了捷徑。
在初到京城見到洛河公主的車駕時,自然而然生起的一個念頭,若是得了公主青睞,不知要省掉多少工夫,輕輕松松就能進入朝廷,大展拳腳,以他所擁有的現代智慧,平步青云是早晚的事。
而洛河公主,哪怕未曾親眼得見,也知道相貌應該不會差到哪里去,聽說名聲又極好,之前在道觀修行,想來心思單純。
林運想的是挺好的,就是這發展不如人意。
名聲是傳揚出去了,但這卻不是他的最終目的,他想要虜獲芳心的當朝洛河公主,可現在別說是青睞了,簡直是不聞不問。
這公主的心意也太難哄了吧,林運心中有些不悅,若非洛河公主是最好的選擇,他早已換了人選了。可除了投詩稿似乎又沒有別的方法,這洛河公主也太愛靜愛低調了吧,連公主府都不出,也難讓他施展其他調情手段。
感覺數天心血白費的林運無奈嘆了一聲,“唉。”
剛好聽到他嘆氣的金山海道,“林公子何必嘆氣,”
這些天里,林運每隔兩日就作一篇詩稿送到公主府,他都看在眼里,金山海勸慰道,“林公子,你對洛河公主癡心一片,我是知道的,只不過襄王有心,神女無夢,林公子你還是安心讀書吧,等到金榜題名,平步青云,或許還能有朝一日得償所愿。”
金山海再怎么想著奇貨可居不敢妄想太高,也不知道林運的真正目的和野心,這些日子,他可是盡心打點林運的起居各項事務。
不僅花費千兩白銀買下了這座宅院,之后又陸續買了廚娘,小廝,門房等人。
對這些金山海振振有詞道,“林公子你可是文曲星下凡,未來的狀元公,身邊總要有小廝伺候的。”
林運每次一聽到這樣的話,心中就不免苦笑,他要是能高中狀元,就不必想著走洛河公主這條門路了。但金山海似乎已經認定了,就林運這樣的沖天才華,怎么可能名落孫山。
這一半的緣由還得歸于,林運為了能博得洛河公主青睞,又心知自己并無多少文墨,以讀書為名推拒了所有往來拜訪,金山海也就以為他是真心苦讀。
被一宅子的人期待著守著他讀書的目光中,林運也有些壓力山大。
這日便放下了筆,道,“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我也該是時候出去走走,開闊眼界了。”
金山海點了點頭,“林公子說的有道理,那我這就去拿些拜帖來,讓林公子挑兩三個赴會。”
其實他也早就眼饞這些詩會宴會了,舉辦的可都是達官顯貴,最有名的文人墨客,林運不去的時候他還有些肉疼呢,去了能結交多少人脈。
林運挑挑撿撿了好一會兒,金山海只以為他是只挑自己喜歡的詩會宴會,卻不知林運是在思量可能用到的詩詞,最好是那種一拿出來就震得四座鴉雀無聲,自慚形穢也就不會來找他交流文墨的,人家寫詩,三成靠勤奮,七成靠天分,而他只需要在心里思索片刻就好了。
最后,林運挑出來都江芙蓉園詩會和宋王府的建閣宴會,勉為其難決定去赴宴。
金山海道,“我這就去準備赴會的衣物還有禮品,林公子已在京城揚名,自然不能隨隨便便赴會。”
林運也不得不感嘆金山海此人的圓滑和貼心,日后留在身邊也不錯。
金山海特地在京城最好成衣鋪定做的蜀錦儒士服,還有玉佩繡帶,一身打扮起來,與京城的貴公子相比也不差了,而且還兼有讀書人的風雅清高。
林運先去的是都江芙蓉園詩會,雖說文人相輕,但參加的人多是只有名聲,而無官職高位,即便有什么問題,林運也能想辦法圓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