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楊小驢地強烈要求下,此次黃來福的三百家丁們,由他來帶隊。
算上戰兵,輔兵,家丁們,事實上,黃來福此次共出兵五千三百人。
在后勤方面,黃來福還是與商賈們合作。由他們為自己軍隊供應糧草,在前些日的黃來福出征寧夏時,與黃來福合作地商賈們個個都是賺得盆滿缽滿,因此黃來福一放話,都是人人踴躍。特別是渠家,現在與黃來福關系大不相同。更是最積極的響應。
老規矩,出兵在外作戰,士兵們糧餉都是雙倍。再算上戰時損耗的軍器支出,事后的賞銀支出等。特別是數千匹馬吃的糧食草料更是個天文數字,黃來福估計此次自己沒有二十萬兩銀子不能下來。這讓他有些肉疼,得想個什么法子,從別人身上撈回來。
萬歷二十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公元1592年12月31日。
清晨!
這天是黃來福領兵出征的日子,就算天氣刺骨般地寒冷。零下多少度,各人都要將自己的身子頭臉包個嚴嚴實實。但還是阻擋不住五寨堡軍民們火一樣的熱情。
在人山人海地送別人潮中,黃來福拜別了自己的父母妻兒。拜別新納不久的小妾渠秀荷,逗弄過剛出生不久地三個新兒子黃二郎,黃三郎,黃四郎,一馬當先,策馬而去。
跟在他身后的,是如云的旗幟,數千精銳的戰士。
此外,在大軍身后。還有滾滾的商隊車馬,此次出征,看來是要在外面過年了,不過有錢賺,對商賈們來說,在外過年又有什么要緊?
相比前一次,這次黃來福不再讓大軍步行,每日都是策馬行進,并且讓馬匹輪流馱伏盔甲兵器等。雖說這樣很損耗馬力。同樣為了讓馬匹保持體力,需要消耗大批的糧草,不過加快了行軍地步伐,這也是值得的。
大軍行進的路線是先由五寨堡到太原,再從石家莊,保定府等地到京城,再從京城到遼東。一路過去,大多沿著驛道而走。由于途經地都是繁華之地,所以補給容易。只要白花花的銀子使出去。那些商賈們,就會樂顛顛地將大軍需要的糧草準備完畢。完全不用黃來福操心。
當然,這樣地結果就是黃來福隨軍運著的銀子如流水般花出去。
大軍一路而過,沿途留下了許多故事。路過太原時,當地軍民更是對五寨堡軍隊的軍容吃驚不己,早聽說過五寨堡軍隊地威名,果然是軍容強悍,名不虛傳,不愧為虎狼之師地稱號。
不過長途行軍,慢慢的,軍中也有些軍士馬匹生病掉隊,這些人馬,都由當地地官府收留,養好病后,隨后追趕,黃來福己經留下了足夠的銀子。
十三日后,五寨堡大軍來到了北京城外,這天是萬歷二十年十二月初十日,公元1593年1月12日。
北京城為大明的都城,天子腳下,善之地,人民地生活一向安逸富足。雖然這些年來城外流民漸多,不過并不影響他們的生活節奏。
不過這些日來,由于經略宋應昌大人奉諭出師,往朝鮮國剿倭寇。那些京師的留戍軍紛紛調動,一隊隊的人馬出德勝門,街道上的步伐聲和馬蹄聲晝夜不絕。
開始眾百姓心中還有些緊張不安,不過時間久了,大家也就習慣了。皇城邊上的棋盤街中,還是那樣的繁華,城中各茶肆戲樓中,還是那樣的熱鬧。不過茶肆中的說書先生,近日來地說書內容,多了許多斬殺倭寇的內容,特別是戚爺爺在江南痛殺倭寇的事跡,更是廣受市民們的歡迎。
此外,本朝中的各勇將事跡,也是市民們喜歡的內容。比如那個有著糧神之稱的山西鎮副總兵官的事情,什么他在五寨堡斬殺多少胡虜了,在寧夏城外又殺死多少虜賊了,都是讓市民們聽得津津有味。他們都說,有了李提督,黃將軍這樣的勇將援兵朝鮮國,定讓那些倭寇們有來無回。
在這樣地氣氛中,黃來福領著大軍來到了京城腳下。不說當地軍民驚訝地圍觀,哪來的一只軍隊,竟比京軍還精銳。后來看旗號,原來是那只山西鎮地軍隊,加上軍隊后面跟著的龐大商隊,更是讓京師眾百姓們好奇地圍觀,眾說紛紜。
黃來福與當地的留戍軍交換了公文,商賈們也趕緊聯絡當地商人,為大軍補充糧草,并和當地商人交易,不用說,他們帶來的五寨堡商品,都是非常的受歡迎。
黃來福駐軍城外,打算休整一日,再領軍繼續上路。
正在這時,一個太監領著幾個錦衣衛來到他的軍營外面,傳下了旨意,萬歷帝要召黃來福覲見!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