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590年8月9日,下午。
8月的天氣,對五寨堡這個地方來說,已經快進秋日了。今天的天氣很好,再加上五寨堡大豐收就在眼前。因此走在五寨堡街上的軍戶們都是心情愉快。
而此時在五寨堡的營房大門前,更是人頭涌頭,熱火朝天。因為,本堡的千戶大人黃來福,在營房門口貼出告示,要開始在五寨堡內堡外招兵了。
招兵本來很正常,大明各地都有招兵,不過話說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在大明各處,除了實在活不下去的窮困人外,才會去干個被人看不起地大頭兵。而且參軍前還要左問右問。當兵可以,可不能被搞進軍戶戶籍里去。那樣的話,一輩子就完了,還連累子孫后代一起受苦。
不過輪到黃來福大人招兵,就有些不同了。從去年開始,這幾個月中,黃來福大人搞出的每件事,哪一件不吸引人的注意?他搞的各大農場,啥子的水泥廠之類的。誰看了不眼紅。誰不想進去?只是你想進去吃糧,也得有那個命不是?現在黃大人又招兵了,肯定是與眾不同。
果然,招募告示上,那些招募士兵的待遇條例,就顯得頗為的誘人……特別。
先地話,如果你有幸被招募了。千戶大人會先給你安家銀五兩。讓你的家人放心,吃得安心。然后呢。是每月軍糧一石,到了軍營里,可是吃穿住全包的。
當然,這些放在一些衛所邊鎮上并不算什么,各地基本都是如此,特別是一些營兵,除了安家銀五兩外,有些地方,每人還有月銀一兩五錢呢。不過大家知道,在黃來福大人手下當兵,是決對不會克扣軍餉地,拿到手中的錢,都是實打實地。
如果這還很平常的話,后面那些軍士們的優撫條例,如受傷和陣亡撫恤條例,還有啥子的退役條例,就很吸引人了。
按上面說的,如果你哪天不幸戰死了,會先有一次性的撫恤費30兩銀子。汗,這已經很讓人震驚了,按大明朝的規定,如果你哪天陣亡了,只有一次的喪葬費一石米,如果你在軍營中病亡地,就只有五斗米了。這還是明初時地規定,到了明末,這種執行在各地更是名存實亡了。
這還不算,按黃來福的陣亡撫恤條例,這些戰士們的家人遺孀,每月還會有米一石,保證他們的生活無憂。其實在大明朝,很多時候,士兵們戰斗時不努力,有一點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這些士兵們大多是家里的壯勞力,如果他們死了的話,家人就沒人供養了,這讓他們不得不成為逃跑之王。
在這一點上,黃來福算是解決了軍士們地后顧之憂,可以讓他們放心戰斗,就算自己死了,家人也會有黃來福大人地照顧,無形中,這讓各人的戰斗力提升了一大截。
上面是陣亡撫恤條例,接著是傷殘撫恤條例。
如果你不幸受傷地話,當然休息一個月就可以走動,活蹦亂跳的小傷不算。如果你不幸受傷的話,缺了手,缺了腿,恭喜你,你可以光榮退休了。
先,你會有一次性的傷殘撫恤費20兩銀子,然后,五寨堡會每月補助你五斗米的傷殘費。此外,這些受傷的將士,如果愿意工作的,將每人都安排到五寨堡各個農場去做監管屯丁,每月又有月糧五斗。而且,如果你干得好,讓農場豐收的話,每年的年獎又是很豐厚的。
這陣亡撫恤條例和傷殘撫恤條例已經很讓人激動人心了,此外還有將士退役條例。
按條例,如果軍士們參軍五年后,如果想要退役的話,可以一次性領取一筆約20兩銀子的退役金,如果愿意工作的話,將安排到五寨堡各個農場中去做屯丁,并優先安排監管屯丁的崗位,這意味著以后的長遠生活又有了保障。
如果上面這些,已經很讓人激動的話,黃來福告示中的最后一個說明,就更是讓人熱血沸騰了。
因為黃來福作了一個決定,他將為戰死的將士們建廟設祀,每人都刻英靈牌位。然后五寨堡每年都將舉行了盛大的祭奠儀式,由黃來福帶著全堡軍民拜祭這些戰死的將士們,讓他們的英靈享受香火的供奉。
這個告示說明,讓每個看到的人都是震動,大明朝的將士們一向地位底下,除了有時一些名將會有一些民間百姓紀念一下,大部分士兵,都是默默無聞地死去。而現在自己,就算戰死了,也有可以象菩薩一樣,享受別人的拜祭,就算戰死了,又有什么呢?
其實定出上面這些招兵待遇條例,是黃來福深思熟慮的結果。軍士們每月的待遇不能給得太高,否則,依此時嚴重的小農思想,怕沒什么人愿意過那種刀口舔血的日子,估計都會紛紛考慮去過安穩的生活。有一句話說得好,蘿卜就是要吊在前面,讓驢子看到又吃不到才能起作用,要是真讓它吃了就會立刻失去作用。
只有較高的退役待遇,傷殘撫恤,陣亡撫恤,配合鐵的紀律,再加上精神的鼓勵美化,才可以出一支優秀的鋼鐵軍隊。
果然,黃來福設定的這些招兵待遇條例,顯現出了良好的效果,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的俗話,在這里,沒一點市場。營房外報名的人流,一直排到了很遠,大多是各地的民戶和一些外地的流民。當然,此時,五寨堡營房內的旗軍們,也在經歷著自己面臨的選拔。
眾多的人流,吸引了很多旁人看熱鬧,許多商人們也是紛紛駐足在旁觀看,各人都是議論紛紛。
渠源銳也在一旁,為黃來福的招兵條例震驚,為眾多報名的人流震驚,他心想:“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難道天下又要再出一個戚家軍不成?”爬^書^網,本章節由""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