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操演了,只見鼓聲響動,旗幟飛揚,下面的軍士們走來走去,混來雜去,喊聲震天,倒也好看,看得黃來福頭大如斗,這還是何朝勛何副千戶辛辛苦苦得出的結果。
而整個五寨堡內,除了何朝勛何副千戶外,各個百戶總旗,對使用金鼓樂器,還能懂得一些,至于各色旗幟,已經是完全不懂了。大家所能做的,就是讓自己鍛煉得身強力壯,然后帶著一隊家丁,沖殺在前。如果讓這些人指揮地話,是難為他們了。
看著下面地情形,何副千戶昂然站立在黃來福身旁,臉有得色,在操演方面,能做到自己這樣好看,已經是很不錯了。說實在,現在的五寨堡軍士們,至少在紀律和身體方面,在各個衛所中已經算很不錯了。
黃來福手按摩挲刀柄,不動聲色,眼前的情形,顯然和他內心期待的太遠。他將來的軍隊,不是只要身體強壯,上陣時一轟而進,后退時一轟而散,也不是只用來守城的。下面軍士們操演的情形,亂轟轟地,旗幟飛揚,走來走去,華彩是很華彩,不過依戚繼光練兵實紀上說地,殺人的勾當,豈是用來好看地?這種情形,就是典型的烏合之眾罷了。
黃來福深思,看來對五寨堡旗軍們的整理,要全部推倒重來了。
讓軍將們散了后,重新練兵已是事實,回到千戶宅后,黃來福一直在考慮的是,自己要選擇哪一種練兵方法好。黃來福來自后世,耳濡目染,自然是對古代中外的練兵方法都略有耳聞,自己電腦中,也有一些近代中國和外國的練兵方法。
仔細考慮后,最后黃來福有了兩個選擇:練兵實紀、西班牙方陣。
在近代的中外時,有兩種練兵方法是聞名遐邇的,一種是明時戚繼光將軍的練兵實紀,一種是西方的西班牙方陣。這二者都可說是威震天下,西班牙方陣在整個16世紀到17世紀中葉,一直在西方沒有敵手。
同樣的,同時代的戚繼光,在整個東方,也是沒有敵手。戚繼光帶兵的年代中,往往多少勝多,自身卻是傷亡極小,比如說嘉靖四十年的花街之戰中,戚家軍斬殺倭寇一千余人,自家傷亡僅三人。臺州之戰中,戚家軍斬殺倭寇五千五百余人,自家傷亡累計不足二十人。就是在北方,面對韃靼鐵騎時,也往往是以多勝少,可說是勝者無敵。
這兩種方法都是好的練兵方法,不過哪一種更適合自己呢?最后,黃來福決定以練兵實紀為主。主要是這種方法更適合大明軍士們的情況,畢竟戚家軍良好的方法在這里,良好的效果也擺在這里。西班牙方陣搞來后,練到后面,會不會變成有中國特色的東西,最后變了味,變成反效果了呢?
思想沖突磨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現實條件的限制決定了黃來福不得不先選擇練兵實紀。哪些條件呢?就是火器,西班牙方陣需要大量的火器,大量的火炮,這是目前黃來福所沒有的。
大明此時的火器,一是許多質量很不好,二是國家管理得比較嚴格。宣德五年時,就有敕:“神銃,國家所重,在邊墩堡,量給以壯軍威,勿輕給。”正統六年,邊將黃真、楊洪立神銃局于宣府獨石。帝以火器外造,恐傳習漏泄,敕止之。一直到嘉靖三十六年,才題準薊鎮置造快槍、鉛彈和火藥給主客官兵。而一般的都司衛所,所生產火器時,都必須得到朝廷的批準,而且只有造一些“降”字號的手把銃口。如“勝”字、“天威”、“列”字等神銃只能由兵仗局制造。
火器的管理這么嚴格,質量又不好,黃來福一下子到那去找這么多優良的火器?所以西班牙方陣目前只能靠邊了。
其實依黃來福看來,在目前這個時代,只要嚴格按照戚繼光的練兵方法去做,紀律嚴明,再加上糧草充足,兵器精良,在這個東方的世界,就足以無敵天下了。
當然,近代和后世一些軍隊中好的東西,可以等自己以后練兵熟了之后,在戰爭中慢慢改良融合進去。目前來說,還是先嚴格按戚繼光的練兵方法去做吧。
有句話叫先學走路,再會跑路,會跑路了,最后再飛吧。爬^書^網,本章節由""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