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成了此事后,眾人的關系也就更親近了一層,劉景春大人越看黃來福越覺得順眼,他心一動,嘆道:“看來福這眉眼,很象我那去了的成兒,可惜了,他如果有這么大,怕也是和來福差不多高了吧?”
說到這里,劉景春大人?了?眼淚,頗有些期盼地看了黃來福一眼,他曾經有一個兒子,不過從小夭折了,這是讓劉大人最引以為憾事的地方,而那個兒子死后,劉景春大人便再沒有過子嗣,眼下只有一個侄子,今年才12歲,等過幾年后侄子替職自己的位子后,也不知震得住震不住手下這幫驕兵。而黃來福這個人腦子靈活,又很有些手段,或許……
顧千戶是老來成精的人物,當然明白指揮使大人的意思,他快想了一下,覺得此事對黃來福有百利而無一害,他心神領會地對黃來福使了一個眼色。
黃來福自然明白顧千戶的意思,他也覺得此事對自己有利,忙上前道:“如大人不嫌棄的話,卑職愿拜大人為義父,日夜侍立大人身前左右。”
劉景春大人道:“這怎么使得,這不是難為來福賢侄了嗎?”
黃來福“真誠”地道:“若能一天到晚跟著大人,才是卑職八輩子修來的福氣。”
他一下子拜下,大聲道:“孩子見過義父大人。”
劉景春大人呵呵而笑,上前扶起黃來福道:“孩兒不必多禮,請起吧。”
黃來福順勢站了起來,劉景春大人握著黃來福的手呵呵而笑,神情親熱,顧千戶和顧世銀互視一眼,都是上前恭喜。
齊楊氏也站了起來,她水汪汪的眼睛瞟了一眼黃來福,掩口笑道:“今日是老爺的大喜之日,妾身便去吩咐下人們整些酒菜去。”
說著她對眾人襝衽行禮,裊裊娜娜地去了。
※※※
“福兒,你替職之事,為父這邊絕對沒有問題,至于兵部那邊,到時為父會手書數封,交于兵部中幾位與為父交好的大人,想必你替職成功,是沒有問題的。當然,一些財禮之事,你也要送足。”
黃來福認劉景春大人為義父,這是大喜事,指揮使府邸內自然是要殺雞宰鵝,大排筵席,顧千戶和顧世銀二人自然是在旁相陪。
喝到酒酣耳熱之時,劉景春大人便對黃來福這樣說道。
“多謝義父!孩兒敬義父一杯。”黃來福感動地道,一邊心情暢快地端起了酒杯,此次來指揮使府邸,真是事事讓人舒心啊。
“好好。”劉景春大人滿意地點了點頭。他笑道:“來,孩兒,我們一邊喝酒說話,一邊聽戲。”
粉墻藏不謝之花,華屋掩長春之景。此時眾人正是在府邸后花園一涼閣之上,閣旁垂楊徐徐,帶著舒服的涼意。而涼閣的窗口旁,正有幾個歌童唱著曲兒,真是“嬌喉婉轉”,聽得劉景春大人,顧千戶,顧世銀幾個搖頭晃腦。
此時大明各處的文人,特別是大明上層中的人物,都是愛聽傳于江南一帶的昆曲,這習俗自然也影響到了大明各地的軍官們,不論他們是聽得懂聽不懂,反正是人人愛附這個風雅。
幾個歌童唱后,劉景春大人賞了錢。他的愛妾齊楊氏也上前唱了幾曲,雖說此時唱戲的多為男子,但她要唱幾曲,又有誰管了?
齊楊氏眼兒水汪汪的,一雙媚目不時瞟向下面各人,唱的是一曲《浣紗記》,幾個歌童則是在一旁以笛簫和弦樂伴奏。齊楊氏唱作皆佳,唱腔委婉細膩,喉轉聲音像蠶絲一樣的輕柔,頗有一種凄婉深邃的韻味。
聽得下面各人都是陶醉不已,黃來福微閉雙目,合著曲兒輕拍著。雖說此時昆曲的絕頂:《牡丹亭》還未出來,但此時齊楊氏唱的,也足以賞心悅目了。
黃來福以前只是每天忙于種田喂豬等事,此時,才深深地感覺到一種享受沉醉之樂。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