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這六個字指的是這個意思?”
那個難倒羅氏豪門以及當時眾多知情者的巨石迷底居然如此簡單,楊紀反倒一時之間有些不太敢相信了。
但是內心深處,楊紀卻深深知道,以上古文道先圣們的作風,這塊巨石上文字恐怕很可能就是這個意思了。
不是最難,卻是最簡單!
巨石的兩行文字指的并不是什么高深的詩詞、對聯,而是這句最簡單的儒家句。
“知不可為而為之,知可為而不為”,這是儒家著名的修身、慎獨、正影、立行的規范。
說的是一個人要勇于迎難而上。去做對的事情。同時也要能夠抵御誘惑,不去做錯的事情。
答案如此簡單,也難道當時無數人往最艱深、最深奧的方面去想。自己受到羅蕓梓的影響,先入為主,也一同步入了思維的誤會。
“是與不是,試上一試也就知道了。”
楊紀心中閃過這道念頭。立即駕馭著地行舟,沿著巨石表面往上升起。在巨石上空白的部分,楊紀伸出一根手指來。
“嗡!”
異變突生,堅硬的巨石表面,楊紀的手指接觸的地方,突然泛開陣陣漣漪,并有道道淡黃的光暈迸指。
楊紀感覺自己的手指好像接觸到了水面一樣。
“看來果然如此!”
楊紀心神大定,以手指為筆,在巨石表面鐵勾銀劃。龍飛鳳舞,書寫起來。
“知!”
第一個字寫完,就像魔法一樣,楊紀手指劃過的地方突然由黃轉黑,化為一個巨大的墨字。
看著這個巨石上新生的大字,楊紀信心大漲。
“再試第二個字!”
地行舟沿著地面往下沉去。楊紀鐵勾銀劃,眨眼之間,漣漪泛開。第二個“不”字再次躍然石上。
第三個字“可”字寫上去,“知不可為而為”六個通順的墨字立即躍然石上。
巨石的波動越來大。楊紀心中一喜,索性將右側剩余的三個字一起填下。
“成了!”
楊紀操控著地行舟退開數步,看著巨石上的兩行文字心中陣陣的喜悅。巨石周圍本來是有厚厚的泥土覆蓋的,但是這個時候,一陣陣漣漪泛開,推開泥土。兩行十二個字全部顯現出來。
“不知道這塊巨石里到底有什么秘密?”
楊紀看著眼前的巨石,心中生出了強烈的期待。
紀元破滅之后,留傳到現在的儒家寶物實在是太少了。幾乎和大海尋針無易。如今,好不容易得到一個消息,楊紀是萬萬不能錯過的。
“史師說里面是用來鎮壓萬墳場的陰氣、邪氣和尸氣的。只是不知道為什么是個石頭。而且也感覺不到多少文氣?”
在等待的時候,楊紀心中暗暗道。
巨石內部透出陣陣黃光,楊紀急切的等待著。然而就在楊紀等待結果的時候,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巨石上的黃光和漣漪突然由濃轉淡,那些波動也漸漸的微弱。
“嗡!”
就在楊紀錯愕的目光中,巨石表面一左一右,由楊紀書寫的三個大字突然消失。四周的泥土覆蓋過來,眼前的巨石再次恢復了普通,寂然不動。
“!!!”
“這是怎么回事?”
楊紀呆住了。預想中的迷底揭開沒有發生,傳說中的儒家寶物也沒有出現,所有的一切就好像沒有發生過一樣。
“嗡!”
地行舟猶如離弦之箭一樣沖了過去,楊紀伸出手指在巨石表面再次書寫。然而黃光、漣漪,上次的事情并沒有再次發生。
楊紀感覺手指碰觸的地方堅硬如鐵,根本沒有絲毫的變化。
就像一個只有一次考試機會的考驗,而楊紀失去了自己的那次機會。
他被巨石拒絕了。
“不可能?”
楊紀仿佛被迎面砸了一拳,滿臉的不可置信。有黃光、漣漪,巨石表面變軟,這證明自己的思路應該是沒有錯的。
但是發生了什么?
為什么巨石并沒發生自己期待中的變化。
楊紀錯愕不定,完全接受這個事實。
“知不可為而為,知可為而不為”,這應該是巨石謎底沒錯的。但是為什么會這樣?
楊紀感覺心中難以接受。
唰!
突然伸出手指,沖到巨石表面再次書寫起來。一次,兩次,三次,巨石就是巨石,不管楊紀書寫多少遍,都沒有絲毫的變化。
甚至連楊紀之前感受到的巨石內部透出的黃光,也黯淡了許多,若有若無。
接連嘗試了十多次后,手指的皮膚都快磨了一層,楊紀終于不得不接受這個事實。
這個難住了羅氏豪門和當時無數知情者的巨石,似乎同樣對自己這個最有可能獲得承認的儒家傳人關閉了大門。
“答案不會有錯的,但是為什么會是這樣,為什么會是這樣”
楊紀思維一片混亂。
這個結果別人或許可以接受,但唯獨他卻是無法接受的。繼承了《大儒之書》,他是這個時代儒道興盛的希望,也是最可能重現浩氣長河。
但是這些鴻圖壯志還沒有開始,但便在最開始的地方跌倒了。(未完待續。。)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