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說話間,剛才那位小護士去而復返,身邊還跟著一位四十多歲、戴著金絲邊眼鏡、氣質儒雅的中年男醫生。
小護士指著蘇遠他們這邊,對那位男醫生說道:“丁主任,就是這幾位同志,說是要去特三病房。”
丁主任?
蘇遠聞,心中一動,目光轉向這位中年醫生。
莫非此人就是丁秋楠的父親,那位后來命運多舛的醫學博士——丁偉業?
丁偉業扶了扶眼鏡,打量著眼前的幾人。
他的目光尤其在陳小軍臉上多停留了片刻,覺得這少年似乎有些面熟,但一時想不起在哪里見過。
他態度非常客氣地詢問道:
“特三病房確實預留了一間。”
“不過,那是之前陳將軍家特意打過招呼預留的。”
“請問幾位是……?”
陳小軍上前一步,不卑不亢地答道:
“丁主任您好,陳將軍是我爺爺。”
“之前家里應該和院辦通過氣,您核查一下記錄便知。”
丁偉業其實早已知曉此事,剛才一問不過是例行確認。
此刻聽到陳小軍親口承認,臉上立刻堆起熱情而不失分寸的笑容:
“哦!原來是陳小同志!失敬失敬!”
“查過了,確實有這回事,手續齊全。”
“小何,快,帶這幾位貴客去特三病房,務必安排周到,服務好!”
“是,丁主任!”那小護士連忙應聲。
恰在此時,丁偉業的愛人,華月茹華醫生也從產房區域走了出來。
她剛才在里面做了些收尾工作,此刻看到自己丈夫也在,頗有些驚訝。
丁偉業低聲對妻子解釋道:“月茹,這幾位就是陳老將軍家特意關照的,安排住特三病房。正好,你和小何一起送他們過去吧,更穩妥些。”
華月茹臉上閃過一絲驚訝,但很快恢復如常。
在醫院工作,這種情況她并非第一次見,只是沒想到剛才接生的這位產婦背景如此不凡。
她連忙點頭,和護士小何一起,引著秦淮茹一行人向病房區走去。
去往特三病房的路上,張桂芳和秦淮茹還覺得十分過意不去。
張桂芳拉著陳小軍的手,低聲說道:“小軍啊,這…這真是太麻煩陳老將軍了!我們這點家常小事,怎么好勞動他老人家費心惦記?這讓我們怎么好意思啊……”
在她們樸素的認知里,陳家那是真正的“高門大戶”,根正苗紅。
自家生孩子住個院,竟要動用如此關系,她們心里既感激又感到不安,深覺承受不起。
陳小軍心里卻跟明鏡似的。
這哪里是麻煩?分明是他家老爺子千方百計搶著送人情!
他幾乎能想象到,如果一機部的楊部長或者二機部那位“不要臉”的周部長知道師母要生產,肯定會爭破頭來安排這事。
最終這人情能落到他爺爺頭上,估計還是看在他這個“徒弟”的面子上。
聽到師母和師祖母如此客氣,陳小軍反而有些不好意思,靦腆地笑了笑,壓低聲音說道:
“師母,師祖母,您二位可千萬別這么說。”
“實話跟您們說,這個人情,是我爺爺好不容易‘搶’來的!”
“上面不知道多少領導想借著機會向我師傅示好呢,最后是我爺爺近水樓臺先得了月。”
“我這么辦吶,就是奉命行事,要是沒辦好,回頭爺爺非得訓我不可。”
他頓了頓,語氣變得認真了些:
“其實,以我師傅現在的能力和對國家的重要性,他本人早就夠資格享受這種待遇了。”
“只是…只是師傅他太年輕,又從來不把這些生活待遇上的小事放在心上,所以一直沒人在明面上安排。”
“我估摸著,等這次之后,上面肯定會開始正式考慮這些了。”
一旁的蘇遠聞,有些詫異地看了自己徒弟一眼。
這小子,跟在自己身邊歷練,真是肉眼可見地成熟了不少,看問題也更深了。
若是以前,他斷然說不出這番既有分寸又透著實情的話。
他們幾人在這邊低聲交談,旁邊引路的華月茹和護士小何卻是聽得心驚不已,暗暗咋舌。
她們此刻絕不會認為這幾人是在吹牛。
華月茹心里更是打定了主意:眼前這幾位,尤其是那位年輕的蘇同志,必定要小心伺候好了,絕不能有絲毫怠慢。
等到了所謂的“特三病房”,別說秦淮茹和張桂芳,就連見多識廣的蘇遠,看到眼前的景象,也不由得微微驚訝。
這哪里還像個病房?
分明就是一個獨門獨戶、清幽雅致的小院落!
白墻灰瓦,帶著濃郁的傳統氣息。
屋內的裝修陳設談不上奢華,但極其干凈整潔,窗明幾凈,各種生活設施一應俱全,甚至還有獨立的衛生間。
這不僅僅是一個房間,旁邊還附帶了兩三個小房間,顯然是給陪同的家屬休息準備的。
看到這病房的條件,蘇遠也忍不住在心中暗暗感慨。
特權這東西,看來在任何時代、任何地方都不可避免地存在。
只不過這一次,陰差陽錯,自己倒是成了享受特權的一方。
進了院子,秦淮茹忍不住驚嘆出聲:
“天啊,這.......這一整個院子,就只算一間病房?”
“這,這未免也太奢侈了吧?”
她想起之前聽說的:“外面普通產科病房,好幾家產婦和孩子擠在一間屋里,剛生的娃娃最容易哭鬧,產婦們身體還沒恢復,就被吵得根本休息不好……”
旁邊的張桂芳,此刻也算是大開眼界。
她來四九城投奔女兒女婿后,生活條件在蘇遠的庇護下已然相當優渥,從不缺吃少穿。
她本以為自家的日子就算很不錯的了,此刻看到這病房的規格,才知道什么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好一陣子都說不出話來。
一旁的華月茹和小何護士聞,臉上不免露出幾分尷尬。
若是外人發表這種感慨,她們還能解釋說“那是為國家做出過特殊貢獻的人才能享受的待遇”。
但此刻說這話的正是享受這待遇的人,這讓她們如何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