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求推薦票,求推薦票!
“獲得第二十五屆灣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的女演員是——”
最佳女演員獎的頒獎嘉賓是灣灣及港島電影界集體的‘繆斯’女神張愛嘉和老戲骨孫悅。
前者的風華不用多說了,在華語電影屆的地位、人脈及資歷都非同一般。不單是金馬、金像大滿貫,還擔任過新藝城在灣灣的分公司總監,與其說搭錯車是黃白鳴力排眾議,不如說是張愛嘉的功勞。
文藝界,她是真正的女神!能管理、能導演、能監制能表演!
感情方面,不同于林蜜桃從大叔控轉到小奶狗控~張阿姨始終如一。
這個孫悅不是歷史上唯一一位在nba和cba都獲(tang)得(ying)總冠軍的球員,也不是唱祝你平安的歌手,更不會說相聲……他起初是聞名灣灣電影屆的‘反派專業戶’。
自從《搭錯車》后,暢享華語影壇,連續幾部《龍虎風云》、《老莫的第二個春天》果真是叫好又叫座,這一次他也帶來了虞戡評導演的作品《海峽兩岸》,他出現在頒獎嘉賓之中,頓時引得臺下許多圈內人詫異不已。
因為獲得最佳女主角提名的女演員中有來自同一劇組的江霞。
他出現舞臺上,不得不引起臺下眾人的遐想。
梅艷邡、鄭峪玲、繆塞人、江霞、邱舒真五位提名演員也不斷被觀眾拿來比較。
觀眾緣最廣的無疑是梅姑、都都兩位。
不過前者去年憑借《胭脂扣》拿獎,如果不是沒趕上金像獎,估計同年拿兩后的壯舉肯定就出現了。這無形中也讓其連續拿影后的幾率降低了……但并不是絕對。
金馬獎有過連莊。
而且距離本屆還不遠,21屆、22屆,楊慧珊就連續兩年拿下金馬影后。
在此之前,金馬獎幕前幕后獲獎的人員加起來,接連兩屆獲獎的只有4人,一個是楊慧珊連續兩屆影后,一位就是老戲骨谷峰,19屆、20屆分別獲得最佳男配角,另位就是著名導演白景瑞先生了,9、10屆分別獲得最佳導演。
最后一名自然就是華人之光,華語電影新‘騎手’、新電影開拓者吳大導演。
23屆《生死有命富貴在天》、24屆《雙雄》連續拿下最佳導演,如果這屆再拿下……那也真的創造金馬獎歷史了。
基本就可以討論一下終身成就獎和歷史地位了!這還是不算上亞太最佳導演、金像獎第六屆、第七屆最佳導演的情況下~
這種情況下,已經不是說電影好就能拿獎了。除非好到讓人無可挑剔才行。評委們也要考慮影響啊~誰知道這癟三一年比一年勐?
“鄭峪玲!!”
頒獎嘉賓念出獲獎人姓名,現場不少影迷大聲尖叫。反倒是圈內人愣了一下,繼而也跟著鼓掌。
她獲獎也無可挑剔,只不過……金馬獎這套路有點太……
看看江霞,果然是臉色有點尷尬。
別說她。
臺上的孫悅都有點尷尬,他都以為是同劇組的演員江霞獲獎呢!
這種事情金馬獎常干。
邱舒真自然也是失落,不過以她的性格也很好的就管控好自己的表情,非常熱情、真誠的鼓掌,甚至還主動與鄭峪玲擁抱了一下。
她明白,不管怎么說,她能夠這個年紀拿下影后提名就是很大成功了。
身價和咖位也無形中上漲一波,自己只要一兩部戲穩固好,妥妥一線。而且還不止是當花瓶的那種一線,而是“演技”型一線女星。
同那種聶小倩似的的花瓶一線女星可不一樣。
兩項重量級的大獎頒發出去,陸續又穿插了幾個其他獎項。
最佳紀錄片導演被《深山猶有讀書聲》的導演林作庸拿到,而最佳紀錄片則頒給了另一個紀錄片。金馬獎紀錄片這個獎項一直容易選出sb。
緊接著最佳錄音獎頒給了《七小福》,最佳電影插曲也花落他家頒給了張愛嘉執導《黃瑟故事》的插曲《一場游戲一場夢》。
最佳服裝設計被《傾城之戀》拿下,最佳剪輯被《賭神:即刻開戰》摟在懷中。
這期間還弄出一個莫名其妙的特別獎,獲獎影片是《陰間響馬》。
這實際上是一個短片故事,氣氛上做得不錯,本身實際上與另一個故事拼湊在了一起,合組成了《陰間響馬·吹鼓吹》。
前半段獲獎了,講的是一個恐怖盜墓的故事,吳孝祖一直認為,這部片子的導演灣灣何平,如果拍攝《鬼吹燈》這種盜墓題材,肯定比‘擼串’拍的好。
后半段是一個侏儒的愛情……
總之兩個新導演完全不一樣風格的詭異拼貼,特別的吊詭!
吳孝祖很看好這個與內地那位大導演同名的新人導演。
后世他在圈外名聲不顯,但是在灣灣、港島和東南亞電影界名聲不小,走的是實驗電影的路子。
前世有幸看過幾部戲,覺得雖然有些影片很難接受,但確實很有風格,也很有才華。其中他的《挖洞人》的多線敘事也很有趣,確實很有幾分《低俗小說》的影子。
所謂的搶錢容易洗錢難、殺人容易挖洞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