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求推薦票,求月票!
“二球貨,你們得絲含滴蛋疼?得想乃打?!!崩鍋!再鬧就找你噠”
戴著狗皮帽的陜北大漢一把抓住其中一名最熊的調皮蛋,朝著屁股蛋就是一巴掌,罵罵咧咧幾句。
幾個泥鰍一般的熊孩子抓著一把糖,一哄而散。
這幾個熊孩子都是西影廠的子弟,這次拍攝電影,有需要孩子的鏡頭,一天每人5塊錢,來了七八個
當時說給工錢,讓許多西影廠的員工爭先恐后參與!沒辦法,這工資比家大人在廠子的工資都高!
這時候。宮酈拍攝《紅高粱》的片酬也才200多塊錢而已。這個年代,演員真的就和工人沒啥區別,全都是一份工作罷了,并沒有后世那樣的光鮮亮麗。
哪怕是后來拍攝《秋菊打官司》、《菊豆》這些片子,她片酬也就幾萬塊,最高不過10幾萬。最高的是《霸王別姬》,獲獎之后,當地政府還獎勵了她一套房。給宮酈高興壞了感覺自己人生達到了巔峰。
93年之后到了港島,拍攝《唐伯虎點秋香》,宮酈才成為國內第一位電影片酬達到100萬的女演員。
她也是內地第一位廣告突破百萬的女演員,美的空調當年花了150萬請她拍廣告,那時候圈內的報紙都瘋傳宮酈回眸一笑值百萬~簡直牛b壞了,叉腰!
所以
你可以想象鞏皇在港島看到吳土豪揮著支票隨手支配的感覺嘛??
簡直就是不敢想象!!
《龍門客棧》這部戲,吳孝祖沒虧她給了10萬片酬。
宮酈都嚇壞了,甚至主動找領導匯報了一下~
歸根到底,她現在也不過是初出校門的一名36d的單純女學生而已,括弧未畢業ing。
盡管豐滿誘人,但畢竟還是年輕小姑涼,哪怕是對小謀子蠢蠢欲動春心萌動,但也只是沒真正見識過其余才華橫溢的導演罷了
比如某個對她熱情又不失禮貌,尊重又非常體貼的謙謙玉骨,古之君子風范的吳姓敦厚大導演(*^▽^*)~
人比人,貨比貨。
鞏皇這也算是睜眼看世界了。畢竟相比起結婚的小謀子同樣才華橫溢的吳導演肯定更符合少女懷春的形象對吧??
有錢有顏還體貼~一看就是個體己的人!
金錢的沖擊確實無比巨大!
這時候,內地演員的片酬同港島明星根本沒法比,提都不要提!
別說宮酈了!
哪怕是國內第一女星,名動全國的劉奶奶一樣很低。
前幾年拍攝《垂簾聽政》、《火燒圓明園》這種大女主戲,可以說內地港臺乃至東南亞影響巨大,票房也非常火爆,但其實一分錢沒拿。
因為她是北影廠員工,每月工資50元。最多每天拍戲補助4毛錢
直到開始走穴演出,這才賺到人生第一個目標5萬塊!當時都是毛票,沒地方裝,她就塞毛衣里、塞牛仔褲里,還用賓館的枕套裝的滿滿當當可以想象當時的畫面。
所以,也就不意外紅色子弟出身的劉奶奶過兩年會選擇棄藝下海咳咳經商了。開啟一代傳奇女商人的創業之路,三年時間籌資了50億~
可惜,女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入監400余天。
說真的,這事里邊的勾當并不是偷稅漏稅那么簡單
不過,從這里也能夠看出這時候名人經商是真特么的容易!
騙錢、圈錢、坑錢也是真容易!
這一次,《龍門客棧》中,吳孝祖并沒有學李黑在《垂簾聽政》時搞分餐制。
內地、港島最起碼在衣食住行上一視同仁。
當然,片酬上完全相同肯定是沒有辦法,吳孝祖也不可能打破這種經濟現狀,真要這樣弄不好會有人找他談話!但是適當平衡肯定有必要。
劇組中港島這邊,梁鎵輝同林小阿姨一樣,片酬都是180萬,絕對的友情價,這個友情不是給吳孝祖,而是給合拍片面子。
胡音夢片酬45萬港幣,不算高。對方在灣灣片酬比這個要高。吳振宇則是35萬片酬,也是友情價。山雞哥現在還是很火的
金士杰、劉洵、谷峰這些老戲骨基本都是10萬塊左右,算是偏高。但沒辦法,來內地拍攝,車馬勞頓,總要高一點才行。
內地中,李蓮傑片酬最高,達到了15萬港幣。他和公司簽了五年10部戲約,基本款達到了15萬,會隨之幅度上漲。對方也很滿意。
可能會有人會覺得這個數字高,實際上不然,對方當初剛拍完《少林寺》的時候,就有人肯給他開大筆片酬!可惜,那時候他隸屬于武術隊,不能接私活。
在《少林寺》的時候,他每天一塊錢補助,拍了近兩年,拿了700多補助。《少林小子》一天2塊錢,到《南北少林》一天3塊錢,還沒有龍套片酬高當時還鬧出挺大動靜,那時候港島龍套演死尸還要一天五十塊錢
為此李蓮傑特意找導演劉家糧要求增加內地工錢,如果不同意就不演了然后內地演員找上他,不希望他替他們出頭,三塊錢一天也可以演,怎么也比沒有戲拍好弄得李蓮傑真的是里外不是人。
這情況劉奶奶當時也遇到過。
余下就是宮酈的10萬塊,熊心心、計春嘩等人片酬也都幾千上萬。
片酬平衡絕對有必要!
這件事情別人可以不理會,但立志于做華人“電影良心”的吳導演肯定要插手。
最起碼不能太懸殊。
最起碼要留下好名聲對吧?
最主要這部戲也不是他出錢!
這部戲投資預計是3500萬港幣。資金構成方面,吳孝祖電影基金會投資2500萬港幣。
這筆錢是從e7文化處拉來的投資,回報率保持在正常金融產品之上,對方在乎的不是蠅頭小利,而是名!
只要《龍門客棧》反響強烈,這2500萬帶來的一點利益回報算什么?
銀都機構投資800萬港幣,西影廠投資200萬港幣。
所以,吳孝祖也沒必要苛刻演員片酬,對他又沒好處?同時,他的片酬換算分成,享受票房分成。
如今,吳孝祖對外已經有人開出500萬港幣請他開片。這部戲他自然不能這樣要,勉勉強強要了200萬片酬~
這部戲演員開支大約在550萬-600萬之間,工作人員開支也在250萬-300萬之間。
也就是說,電影還沒拍,已經支出了850-900萬。也幸好內地購買力足,不然3500萬真的不一定能夠!
不過,合作三方都非常有信心。
吳孝祖本身的票房號召力就足夠了!更不用說內地票房
贊助方面,吳孝祖已經讓人聯系國內幾家酒廠了也不知道過幾年的那幾個標王現在這個時間點,有沒有錢贊助,有沒有這么大的魄力。
片酬方面的平衡,也能夠避免許多麻煩。
內地員工則相對提高,實在是體制內的,比如說西影廠的員工,沒辦法給片酬,吳孝祖也變相給一些補助,想著拍攝完一家送一臺電視機之類,估計吳孝祖會成為內地影壇第一大土豪!
他不是裝大款,他是真大款!膨脹!
吳孝祖就是要讓所有內地電影人知道:我,吳孝祖,有錢!
這點錢對吳十億真的是不值一提,但卻可以收獲好名聲。
自己都能讓外經委、文化部的人親自出面,足以看出中央對自己這位“新一代華人電影導演”的看重了。
國際知名這四個字也許不可怕,配上華人同胞那就真的不可限量了。也許,高層眼中恐怕要比同樣獲獎的張一謀強出幾個層級~
要不然也不會軍牌老解放141一派就是十幾輛了!
想想也不足為奇,當初中央為了支持李黑拍攝《垂簾聽政》,那些道具,真的就是古董。劉奶奶坐的真的是慈禧當年的古董椅子
李黑此時還掛著東北某省政協委員的身份呢,這部戲他親自掛名‘顧問’,把吳孝祖這位“國際導演”領進來,內地重視也就很正常了。
實際上這也是王石頭眼巴巴勾搭上關系的原因。
這個年代、這個時間,你不能把吳孝祖這樣一個‘華人名片’當做普通導演來看,甚至不低于一些內地投資的愛國商人。政治和時代決定了許多關系的賦予。
用李黑子的話說吳孝祖,你就是那塊天下聞名的‘馬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