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暴君的炮灰男后[穿書] > 94、第 94 章

      94、第 94 章

      營帳里的文官武將呆若木雞,執筆的兵部尚書筆尖頓在半空,“該立”二字后的內容都還空著。

      漢人立儲向來是立長立嫡,皇帝要是壞了這規矩,一般會導致朝廷的巨大動蕩和文官的搏命抗議。

      這里頭除了漢官重視禮法等臺面上的原因外,還有關乎各方利益集團的臺面下原因。

      一旦壞了這規矩,譬如“立長”改為“立賢”,那就沒了一個能夠服眾的統一衡量標準,賢不賢都能按照皇帝的喜好演出來。

      這非但會導致天家兄弟鬩墻,還會導致文官集團站隊黨爭、鏟除異己,動搖國之根本。

      但目前狀況比較特殊,皇帝帶來的文官全部都是□□,這是為了制衡三皇子舅舅的勢力。

      兵部尚書,在得知皇帝傷情的時候,已經在琢磨立儲的大事。

      如果按規矩,改立二皇子為儲,依照二皇子的性格,幾乎毫無懸念會成為佟妃黨的傀儡,甚至有可能根本不問朝事,任由太子利益集團全軍覆沒。

      所以,在場的文官們都不會請求皇帝改立二皇子,反而希望皇帝跳過二皇子和三皇子,從太子親近的幾個小皇子里選立新儲。

      因為要對抗佟家勢力,新儲君要穩得住,性格就得硬氣些,五皇子是最佳人選,當務之急,得趕緊跟契丹換回人質。

      在大臣眼里,六皇子耳根子太軟,誰都不得罪,恐怕扶不起來。

      然而,萬萬沒想到皇帝選立的儲君,不是二皇子,也非五皇子,而是七皇子。

      這個選擇對于大臣們而,就好像皇帝肚子餓了,大臣們端了一份魚肉、一份牛肉給他選,結果皇帝選擇出門啃樹皮。

      七皇子的神童之名早年就聞名朝野,老百姓對這位皇子或多或少有著崇敬的幻想,比較了解情況的朝臣卻完全不抱幻想。

      因為這位小皇子的行為想法,總是超出所有人揣測理解范圍,簡直乖僻不羈。

      且不說這小家伙能不能配合□□抵擋住三皇子黨的進攻,就算抵擋住了,大臣們也不認為這樣一個狀況外的孩子,能夠擔得起社稷之重。

      所以此刻不僅是三皇子和佟寧昭反對新儲君人選,其余□□大臣其實也不能接受這位新儲君。

      滿營帳的人都僵持著。

      但也沒人敢提出異議。

      皇帝就吊著一口氣,誰爭辯兩句,萬一氣著皇帝,天崩地坼都在彈指間,那可是株連九族的大罪,剛好成了新儲君立威犧牲品。

      大臣們在等待。

      等皇帝神志清醒點,說不定就停下啃樹皮,回來選魚肉吃了。

      然而他們沒等到皇帝改主意,就被皇帝揮退了。

      皇帝只讓七皇子單獨留下來,囑托一些事。

      人都躬身退出去了,七皇子還跪在地上,皺著小眉頭,嚴肅地垂眼看著地毯,好像在思考什么國家大事似的。

      皇帝抬手拍拍榻邊,吃力的說了句:“陸潛過來。”

      七皇子垂著腦袋站起身,哼哧哼哧走到父皇身邊坐下,抬眼看一下皇帝死氣沉沉地臉色,又迅速憤怒地垂了下去,好像不去正視父皇的虛弱,所有可怕的事就不會發生。

      皇帝把剛才從三皇子手里索回的兵符,遞給七皇子:“收好了。”

      七皇子沒動。

      皇帝無奈,先放下兵符,給小兒子一點時間消化發生的一切。

      在生命即將燃盡的時刻,皇帝從前的隱憂一下子都迫在眉睫了。

      他在這一刻斬釘截鐵的相信泊姨的預,不只是因為相信天命,也是因為在這絕境的一刻,泊姨的建議,給了他突破性的新考量,對于皇位繼承者的考量。

      其實,從前皇帝一直隱隱擔憂太子的性格更接近一個有風骨的文人君子,而非帝王。

      太子賢德有余,孝悌有余,重情重義,卻缺少一些顧全大局的冷酷與權術。

      這樣的人更適合為官效忠,而非成為國主。

      在皇帝看來,兒子們當中,老四擁有恰到好處的厚黑與全局觀,而且有足夠的忍耐力和八面玲瓏的手段,只可惜缺少了帝王的風骨和強硬。

      老三氣量太小昏聵無能。

      老五老六未經事,心眼不夠跟文官們周旋。

      老七他從來沒考慮,這小家伙一直就是他的開心果,任誰都不會把七皇子跟儲君之位聯想到一起。

      泊姨的預卻打破了皇帝的思維禁錮,他猛然覺得,老七的性子幾乎是個天生的帝王。

      這孩子思考方式極為獨特,用不著苦心鉆研帝王之術,就能讓文臣猜不透他的心思,卻偏偏總能在關鍵的大事上做出最有利的選擇。

      沒人知道他是怎么想的,看起來傻乎乎的,卻好像什么都懂。

      而歷代帝王所推崇的最高治國之道外用儒術,內用黃老。

      這個境界,似乎也天然附著在他這個胖兒子身上。

      黃老之術圍繞的核心,就是“道”,這個道包含無為而治的終極境界無善無惡,無所不容,順應自然。

      天道要求帝王站在一個無我的境界,對萬事萬物沒有偏見,讓在職的官員和普天之下的農民商人戰士都發揮主觀能動性,不去刻意引導限制,讓所有人為自己的利益而努力,而受人擺布的行尸走肉,國家會自然而然的強盛。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