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幼棠從腳邊的木箱里取出了一根長達數尺,口徑半寸左右的鐵管。張延齡一眼看到那黑魆魆的槍管和光滑管身便瞪大了眼睛,那絕對不同于粗糙的鑄鐵和鑄銅的火銃槍管,那是光滑的帶著光澤和質感的材質,絕對是張延齡在這個年代第一次看到的東西。
不用張延齡開口詢問,徐幼棠拿起一根槍管輕輕摩挲著道:“這便是我爹爹用白土混合鐵水精煉的精鐵。硬度強度超出普通銅鐵數倍。侯爺可以瞧一瞧。”
張延齡接過槍管細細端詳,鋼管渾圓光滑,特別是內膽光澤無比,粗細大小都極為勻稱。要知道這里是大明朝,而非后世。后世這種工藝自然是尋常普通。但在這里,這絕對是個稀罕物。
“真是漂亮啊。這是哪里弄來的?令尊不是不愿幫我么?你自己找人冶煉出來的?”張延齡道。
“開玩笑么,自己冶煉?那得建爐子,耗費大量人手和財力。而且冶煉時加多少白土,在什么火候加進去,這些都只有我爹爹才知道。我雖略知一二,但短時間內卻也沒這個本事。這是我偷了我爹爹冶煉出來的精鐵塊在外邊的作坊里鑄鍛出來的。我爹爹還不知道呢。”徐幼棠道。
張延齡愕然無語,低聲道:“那徐大人倘若在知道了,豈不是要大發雷霆么?”
徐幼棠道:“叫他罵去便是了。朝廷也不采用他的冶鐵辦法,這塊精鐵留在家里也許多天了,被我娘用來壓咸菜壇子。我不拿白不拿。這不是也希望能達到你的要求么?擔心威力不夠,射程不足,槍管必須要用這種強度高的精鐵。制作這幾根管子可花氣力了。這管子全部是靠人力鍛造成型,里里外外的打磨便極花費功夫。全部是用水磨石一下下的打磨。內膽用特制圓形水磨石來回打磨了六天。外邊鐵匠工坊專門打磨的小徒弟手都磨了許多水泡。”
張延齡緩緩點頭,他當然知道這上面的功夫。之前自己嘗試制造火銃的時候便已經嘗試過了。這里可沒有機器打磨的手段,全部靠人力成型,打磨也靠人力用磨刀石蘸水一點點的磨。內管更是麻煩,得用合乎尺寸的圓形水磨石綁上木柄一下下的打磨內管,盡量做到光滑平整。
“我開始了,按照張侯爺設計的圖紙,這些零件機簧也都是改進過后打造成型的。成敗在此一舉了。”
“好,我給你打下手!”張延齡也戴上了一副手套。
徐幼棠開始動手組裝,張延齡負責給她遞零件配件。兩個人配合無間,桌面上一堆形狀怪異的配件在她靈巧的手指之下一件件的組裝起來,然后成型。
時間一點點的過去,太陽一點點的升高,半個時辰之后,徐幼棠終于開始了槍管槍托和后方機簧結構的總裝。當最后一顆固定的槽口咔嚓一聲密合,三根鐵制方釘嵌入卡槽之中完全固定之后,徐幼棠手中的大明朝第一把燧發鳥銃終于制作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