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遠達自認為早就思考過這個問題,隨即答道:“之所以要把機器人做成人形,其實是人類對自己形象的天然認同,不僅是一種情感的需要,還因為二者可以共用很多設施、設備,不需要另起爐灶,再搞一套。所以人類通常希望將來與他們共處的機器人也是人形的,人形機器人在不遠的將來會是一個巨大的市場。這件事在國內更為重要,我的未來目標市場之一就是養老機器人。”
唐漢興說:“這一點我毫不反對,做居家服務的機器人、辦公室的機器人應該做成人形,但在我們這個初起階段,應該化繁為簡,不強調每個服務機器人都可以做各種工作,還是應該將其劃分服務功能類別,研發成不同形象,不要過度強調人形。比如刷樓的機器人可以做成蜘蛛型,但有一雙類似人的手臂。”
“那烹飪機器人?它們需要與人類共用廚房和廚具,是不是要人形呢?”方遠達直接拋出了一個具體問題。
“沒錯,它們必須與人類共用空間、設施、設備和物料,但如果簡化一些想,只需要它的兩個手臂、手掌、活動時占用空間的大小與人類相類似就行。”唐漢興說,“比如說,要讓人形具身烹飪機器人彎下腰去拿東西,這將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動作,不僅要計算位置和空間關系,還要非常精密地算清加上重物之后,自己的身體平衡如何控制。況且人類平日搬東西的方式,未必是天下最合理有效的搬運方式,只是更適合人體的結構而已。您想過沒有?如果它沒有腿,只是一個升降架加上雙臂雙手,就可以直接降低架子高度,讓手貼近地面去拿下面的東西,再把身體升上來即可,您覺得這兩種方式難度會差多少?計算量會差多少?研發和制造成本會差多少?”
接著唐漢興把它在現代藝術展上看到那個裝置藝術品的視頻發給了方遠達。方遠達馬上明白了唐漢興所謂化繁為簡的意思。
晚間,方遠達做出精細的四菜一湯,再一次亦廚亦友地招待了唐漢興,還是讓安博擔任助手。
席間方遠達跟唐漢興說:“我準備在d國集成機器人。”
唐漢興想了一下,問道:“為什么不在c國制造,這里的產業配套最完整,成本也低很多。”
方遠達笑了笑說:“未來我們要面對全球市場,特別是歐洲和a國,這些地區通常對c國的產品比較警惕,一定會以安全風險和關稅等貿易壁壘進行嚴苛的限制。還有在d國的精密制造、精密電子技術和特殊材料的水平都很高,集中各國的人才也方便。從生產上看,咱們c國的效率和成本無人能敵,但考慮到各種不利的環境因素,生意上會有太多的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