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甚至都來不及好好瞧一眼襁褓中的孩子,腳步踉蹌地沖進產房。
看到蘇瑤汗濕的頭發凌亂地貼在臉上,面色虛弱,他的心像被狠狠揪緊,疼惜不已。
他小心翼翼地將蘇瑤輕輕摟入懷中,聲音哽咽:“小七,你受苦了。”
蘇瑤強撐著擠出一絲笑容,溫柔安慰道:“沒事,快,讓我看看咱們的孩兒。”
蕭瑾軒不敢有絲毫耽擱,手忙腳亂地接過孩子抱到蘇瑤面前。
看著眼前這個因尚未長開、皮膚皺巴巴的小生命,兩人眼中愛意翻涌,心中滿是初為人父母的喜悅。
這一年,喜訊頻傳,吳玲姝和唐悅也相繼有了身孕,不久后,新生命接連降臨人間。
姑娘們沉浸在養育新生命的忙碌和喜悅里,男子們同樣事務愈發繁忙。
蘇瑤長子誕生后不久,仁綏帝禪位,蕭瑾軒接過重擔,正式登基稱帝。
在陳恪之、趙平等一眾忠心耿耿的臣子輔佐下,一道道利國利民的政令推出,讓百姓收成增加、商貿繁榮、生活安穩,國家呈現出一片蒸蒸日上的景象。
與此同時,蘇瑤被正式冊封為皇后。
憑借在商業領域積攢的深厚實力與人脈,她心懷天下,在各地廣行善舉。
她出資興辦了許多學堂,朗朗書聲自此在四方響起,為寒門學子點亮了希望之光。
還專門為女子開辟學藝之所,延請能工巧匠,悉心傳授刺繡、制茶等技藝要領,助力女子掌握一技之長,獨立自強。
一時間,民間對帝后二人贊不絕口,稱頌之聲傳遍大江南北。
此后的五年間,帝后二人如不知疲倦的陀螺,馬不停蹄地為江山社稷、黎民百姓奔波忙碌。
待蘇瑤生下兩兒一女,放心地將孩子托付給疼愛孫輩的家人照料。
蕭瑾軒也將朝中繁雜政事,交給已然成為大朝有史以來最年輕丞相的陳恪之。
安排妥當后,蘇瑤、唐悅、蕭瑾軒和趙平四人,背上行囊,朝著江南煙水村的方向啟程。
那里既是蘇茹錦長眠之處,也是蘇瑤尋親之旅的,承載著太多難以忘懷的記憶。
此番故地重游,既是為了祭奠亡母,也是想帶著滿心的安寧與圓滿,再去看看那片充滿故事的土地。
(本書完)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