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武見黃得功沖著自己而來,而且身后皆是騎射手,心中已經明白了黃得功的用意,立刻讓親隨軍對著黃得功處一陣射擊,隨即立刻撤退,心道:“若是糾纏于這一萬騎射手,那劉良佐的軍隊就可以脫身直接去揚州了,如此如何是好?”
孔武一邊撤退一邊想著辦法,而身后黃得功的騎射手緊追不舍,眼見逐漸就要追上孔武。
黃得功在身后叫囂道:“小子,你不是喜歡滋擾么,此刻怎么做了鎖頭烏龜了?”
孔武回頭一聲冷笑,也不答話,腦子飛快的尋思如何應對,正在此時前方一片樹林映入眼簾。
孔武立刻對將士們道:“立刻進入樹林!”說著率著一千余人策馬奔進了樹林。
黃得功卻在這時命令騎射手們停住了腳步,看著樹林,不禁心道:“莫非這孔武只是誘敵之兵,這樹林之中還有埋伏?”
黃得功這一停不要緊,倒是給了孔武喘息的時間,孔武進入樹林之后,立刻命令士兵分散排開,隨即策馬而奔。
黃得功在樹林外,仔細地看著樹林里的動靜,卻見正片樹林的數目都在顫動,不禁暗道:“不好,當真中了這小子的埋伏!”
黃得功所見的整個樹林都在顫抖,是孔武令所有騎兵散開,在樹林里策馬奔騰所造成,然而樹林外的黃得功看不到這一切,他的眼里只能看到數目在晃動,而看不清樹林里到底藏了多少人。
黃得功一邊看著樹林里的情況一邊觀察著樹林的四周,現雪地上的馬蹄印甚少,心道:“莫非是故作儀態,想嚇走老子?”
但是黃得功轉念一想,是有這種可能,但是也不能保證樹林里就絕對沒有埋伏,因為樹林不止一面,很有可能是從另外進入樹林的,也有可能是很早就在樹林里埋伏了,正好下雪將腳印、馬蹄印都掩蓋了。
既然兩種都有可能,那么黃得功就遇到了一個抉擇問題了,是認定樹林里沒有埋伏,還是有埋伏?
這也是黃得功是否會上當的一個抉擇,黃得功怎么說也是個總兵,自然明白這些淺顯的道理。
最后黃得功最了一個決定,一揮手道:“撤退!”
一聲令下,一萬余騎射手紛紛回撤。
孔武在樹林里見黃得功率軍撤退了,這才微微放下心來,隨即想到沐臨風交代的任務是滋擾、牽制鳳陽軍,阻礙鳳陽軍的前進,而此刻自己的一千余人卻縮在樹林中。
孔武在樹林里思緒了良久,也篤定黃得功已經歸隊了,立刻率軍沖出樹林。
而這次孔武卻不是直接按照原路返回追擊,孔武雖然沒有打過仗,但也不代表他不會動腦子想事,他已經算準了路上很有可能遇到黃得功的埋伏,畢竟黃得功是鳳陽軍的副帥,不應該輕易地相信樹林有埋伏,即便相信了,也定是半信半疑,留有后招。
所以孔武這次選擇的路線是朝著揚州而去的,他心中已經計劃好了,只要過鳳陽軍,在鳳陽的前方找到好的地理位置,再設埋伏,也避過自己盲目的去滋擾鳳陽軍要好的多。
另一方面,黃得功果真在樹林不遠處設下埋伏,黃得功自己也不能肯定這樹林之中有沒有埋伏,反正劉良佐已經率著大部隊去了揚州,自己有的是時間,自然可以在這樹林外設下一個埋伏,靜候敵軍出來,若是當真有什么大部隊,那是自己且戰且退,也不會損失多少,若是沒有大部隊埋伏,那孔武定然耐不住性子出來,到時再一舉殲滅,也是功勞一件。
黃得功的如意算盤算的叮當響,但是他沒有料到孔武走了另外一條路,在樹林外左等右等,都不見樹林中有人出來,心覺不妙,立刻派人前去樹林查探。
查探的結果可想而知,整個樹林已經空空如也,孔武早已經不知去向,待黃得功率軍進去森林之中,仔細查看樹林中的情況,不但沒有現任何埋伏的跡象,也找到了孔武的去向。
黃得功萬分惱火,暗想:“這孔武看似一個楞頭小子,何時也會用上陰謀詭計了?老子倒是小看了他,他逃竄的這個方向是……揚州?”
黃得功既然知道了孔武的去向是揚州,就在心中盤算孔武的意向,去趕回去稟告劉良佐與他已經率著十萬人馬日夜兼程趕赴了,還是另有目的?
此時已經不容黃得功多想,黃得功心道:“既然是去揚州方向,老子就搏上一搏!”想著立刻命令一萬騎射手按照馬蹄印迅追擊孔武,不論孔武是去通風報信,還是令有目的,都不能讓他得逞。
黃得功與孔武展開了一場角逐戰,生死未卜,沐臨風卻率著隊伍在鳳陽城外的山谷里安營扎寨,睡起了大覺。
軍營外設了四五道防線巡邏士兵,沒一個時辰換一隊巡邏士兵,給他們充分的睡眠時間,一直到日落西山,沐臨風立刻令將士們全部起身,用雪在臉上搓了搓,保持清醒,因為下一刻,沐臨風就要布置他的攻城計劃了。
待所有將士都準備好以后,沐臨風開始派出探子前去鳳陽城外打探情況,直到太陽完全下山之后,探子方才回來,稟告沐臨風道:“城外都是普通百姓,基本都已經開始從田里回家,鳳陽的城樓之上有巡邏兵士,但是大門緊閉,無法查探城內有多少兵力。”
沐臨風心道:“不知道有多少兵力?老子偷襲淮安一事是天下皆知的,這鳳陽總兵……哦?鳳陽總兵應該是黃得功與劉良佐吧?他們也應該知道老子偷襲淮安的事,暗里說這城內定會不下防線……”
沐臨風隨即想道:“他爺爺的,老子管他城里有沒有士兵呢,就按照二戰的戰法來了……”
沐臨風立刻命令將士們做好準備,只要夜色一深,即刻動身,也吩咐了鋼炮手將鋼炮安裝好,隨時準備調用攻城。
直到夜幕降臨,沐臨風立刻率著八千于眾紛紛開始向鳳陽城下潛行而去,沐臨風命令眾將士盡量避開村落,走偏僻之地。
待到了鳳陽城外,沐臨風看了一下時間,是夜晚七點四十,寒冬的夜總是來的特別的早。
沐臨風讓眾將士紛紛匍匐前進,再未到達鋼炮的射程內,不得起身讓敵軍現。
一路之上,八千將士臥倒在地上慢慢向前蠕動,鳳陽城樓上的士兵并未覺。
待到了鋼炮的射程范圍之內后,沐臨風立刻讓鋼炮手開始調成射程,焦距。
隨即沐臨風又命令將士們將帶來的炮彈全部放到鋼炮旁,沐臨風這才松了一口氣,看了看鳳陽城樓,暗吸一口涼氣,整個腦袋頓時清醒了。
另一方面,孔武率著一千余人奮力向揚州方向奔去,一路之上盡量避免與鳳陽軍遇到,他也懶得再與鳳陽軍有什么糾纏,慢慢耽誤時間。
黃得功則在孔武身后緊追不舍,兩軍之間相距也就不過十數里地,黃得功無法知道孔武在前方何處,自己何時能趕上孔武。
而孔武也不知道黃得功就在自己身后緊緊咬著自己不放,兩方勢力都在暗自盤算著自己的計劃。
孔武一行人行了大約七八十里地,感覺自己已經已經大大出了鳳陽谷,這時前方一個山谷出現眼前。
孔武知道自己尋找的地方終于出現了,自己可以安排親隨軍的火槍手在這里設伏,等候鳳陽軍自己進入埋伏圈。
但是有一個問題就來了,怎么能確定鳳陽軍一定會路過這個山谷?
孔武略加思索,隨即立刻命令親隨軍全部抄路上兩側山崖,吩咐他們見到鳳陽軍時,不要輕舉妄動,直到鳳陽軍的中段部隊,也就是糧草輜重出現在山谷之時,放可以開火。
孔武吩咐完親隨軍之后,自己率著其他騎兵按照原路返回。
孔武剛行了不到十里之時,正好遇上了迎頭趕上的黃得功,黃得功見孔武,立刻冷笑一聲道:“爺爺追了你這么久,看你小子此刻往哪跑?”
黃得功說完就命令騎射手開始對著孔武的人馬射擊,頓時箭羽漫天。
孔武也不理會黃得功,連忙調轉馬頭,對眾將士道:“不必理會這些家伙,跟著本將軍來!”說著策馬而出,向著西北方向而去。
黃得功見孔武突然又往西北方向趕去,不明所以,心道:“莫非老子猜錯了?”想著連忙令騎射手繼續追趕。
孔武一路之上只管策馬奔騰,也不管身后的黃得功離自己多近。
黃得功一邊追趕,一邊令騎射手射擊,不過這些騎射手畢竟不是蒙古人,天生都能在馬背上射擊,雖然經過長期訓練,但是在顛簸流離的馬背之上,準確度卻大打了折扣。
雖然如此,孔武的八百騎兵還是有人身中箭羽,應聲倒地,孔武路過之地,留下遍地的箭羽,當黃得功的一萬騎兵再經過時,踐踏著滿地的箭羽與孔武隊伍死傷的人而過。
孔武令所有將士不得回頭看,只管向前奔跑,待孔武的隊伍逐漸脫離了黃得功之后,孔武這才左右看了一下,大概清點了一下人數,預計陣亡了二百多人,如今還剩下六百余人。
孔武不及細想,仍是率軍一路狂奔。
黃得功在他后面看得奇怪,不明白孔武這玩命的做法是做什么,但是由于孔武的人數少,奔跑方便,己方畢竟有一萬余眾,沒到一個時辰,就已經遠遠被孔武甩開。
孔武的六百余人一直狂奔了兩個多時辰,終于看見了劉良佐的十萬軍隊。
孔武立刻勒住韁繩,對眾將士道:“一會是騷擾為主,不可戀戰,且戰且退,本將軍不管你們往哪退,就是不能往山谷方向跑,知道沒有?”
眾將士雖然不明白孔武這么做的意義在哪,但是仍是一聲吼道:“得令!”
孔武抽出短刀,向前一揮,喝道:“弟兄們,沖啊!”
孔武說完立刻策馬奔出,六百余眾隨即緊跟著奔出,向鳳陽軍沖去。
鳳陽軍方面,劉良佐見一側又有士兵沖去,隨即定睛一看,為之人正是先前那個纏著自己的孔武,不禁一鄂,雖然孔武的人馬已經不足之前,但是卻未見到黃得功,駭然道:“難道黃兄陣亡了?”
正想著,孔武的軍隊已經沖至跟前,劉良佐立刻道:“盾牌兵準備……”剛剛說完,卻見孔武六百余眾之中,卻沒有火槍手的蹤跡,不禁哈哈一笑,道:“騎兵出列!”
隨即,劉良佐派出數千騎兵迎著孔武方向沖了過去,孔武見狀立刻領命開始撤退。
劉良佐見狀,不禁罵道:“你小子怎么還來這一著?”隨即令騎兵撤回。
豈知劉良佐這邊剛剛命令撤退,孔武就立刻返回追殺。
劉良佐一陣心煩,隨即看向孔武方才撤退的方向看,那邊有一處茂密的森林,再一想孔武隊伍里的火槍手一個不在,隨即哈哈笑道:“原來如此,想要老子中你們的埋伏!”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