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臨風隨著冒辟疆等人進了暗室之后,只見暗室正中央正站著一人,雙手負后,一副悠閑自在的模樣。
沐臨風心中不禁有點奇怪:“怎么這里還有人?”,卻見冒辟疆與侯方域、陳貞慧、方以智以及一眾復社子弟紛紛上前跪拜在那人面前,道:“先生!”
沐臨風心道:“原來是這幫學子的老師?”
那人這才轉過身來,沐臨風這才見他雙目雖小,卻又炯炯有神,一縷青絲顯得格外地飄逸。
那人微微一笑,隨即道:“都起來吧!”
眾人聞,這才紛紛起身,冒辟疆連忙上前兩步,恭恭敬敬地道:“老師,這位便是沐帥!”
那人聞,這才將目光投射到沐臨風身上,一番打量之后,不斷地點頭道:“原來是沐帥,久仰大名,如雷貫耳,如今得見,果然是一表人才。”
沐臨風聞連忙拱手,道:“先生過獎了!”
卻聽冒辟疆給沐臨風引薦道:“沐帥這位就是我們的老師,也是復社的創辦人以及領導人張采張先生!”
沐臨風聞心下一凜道:“原來是復社的創始人之一的張采,難怪了……”想著連忙上前道:“原來是張采張先生,臨風真是汗顏,一直久仰張先生大名,卻不得見,如今真是了卻臨風平身夙愿了!”
張采聞微微一笑,這才示意沐臨風等人坐下,張采坐在暗室正中,冒辟疆等人分座張采兩側,沐臨風則坐在案下,其他弟子都跪坐在地上。
張采見眾人坐定后,方才對沐臨風道:“剛才辟疆與沐帥的談話,老夫也聽聞一二……”
沐臨風見他也就四十余歲,就稱老夫,連忙道:“張先生莫要如此稱呼臨風,在先生面前,臨風與其他弟子無二,請先生直呼臨風名字!”
張采微微一笑,這才道:“也罷,臨風,方才我們復社多有得罪之處,請你不要記在心上!”
沐臨風連忙起身道:“張先生務需再提此事,臨風早已忘卻此事了!”
張采笑道:“臨風真是君子心懷!”說著不禁微微一嘆,道:“我們復社自從張溥先生身故之后,一直收到朝廷打壓,昔日的風采已經一去不復……”
沐臨風自然知道張溥此人,這張溥是復社的創辦人之一,也是全國復社的領袖,與眼前的張采合稱“婁東二張”,不過據沐臨風了解,張溥的歲卒年應該是4年才是,如今才是4o年年末,怎么張溥就已經身故了?
沐臨風猜想,估計又是因為歷史改變的緣故,不及細想,連忙拱手道:“張溥老師的《五人墓碑記》痛斥閹黨,大快人心,臨風此刻還銘記在心,不想張老師就這么……”說著佯裝出一副悲痛之色。
在場眾人聽沐臨風如此說,也不禁各個面露悲色,整個暗室頓時沉浸在寂靜之中。
沐臨風見狀連忙道:“諸位不必如此,張先生雖然不在了,但是他的精神仍活在我們的心中,他的遺愿還是要我們來繼續完成……”
張采聞不禁向沐臨風投來暫桑的目光,隨即道:“臨風說的不錯,如今周延儒排除異己,整個大明朝廷,已經無我復社子弟用武之地了,放眼天下,唯獨臨風所占領的揚淮二地了,你們需戒心竭力為臨風辦事,輔佐臨風成就一番事業,也算是告慰張溥張先生的在天之靈了……”張采說到最后竟然是老淚滿面,咳嗽不已。
冒辟疆等人見狀連忙上前扶住張采,沐臨風拱手道:“張老師盡管放心,有臨風在的一天,就保你復社在。”
張采聽沐臨風如此說,這才放心,微微點頭,這才緩過氣來,微微坐正后,揮手示意冒辟疆等人退下,對沐臨風道:“臨風你啟用陳子龍進行農業改革,就很是成功嘛……”
沐臨風道:“改革不僅是復社、張溥先生和張采先生的理想,其實也是臨風的理想,甚至可以說,是全天下人的理想,如今朝廷**,閹黨當政,外族欺凌,華夏數千年的聞名即將毀于我輩之手,改革已經是刻不容緩的事了!”
張采聞微微笑道:“臨風所甚是,這些日子來,多謝你提攜子龍了!”
沐臨風聞心下不禁一凜道:“莫非橙子龍也是復社的人?”
張采看出沐臨風的疑問,連忙解釋道:“不錯,正如臨風你所想,子龍正是老夫的學生!”
沐臨風連忙拱手道:“原來子龍兄也是張先生的學生,臨風真是孤陋寡聞了!”
張采搖頭道:“并不是臨風你孤陋寡聞,就連辟疆,方域他們也是不知道此事!”
沐臨風聞看向坐在一旁的冒辟疆等人,見他們的神色,也確實如張采所說,一臉的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