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美人記 > 及笄宴,何氏雙摳

      及笄宴,何氏雙摳

      沈家熱熱鬧鬧的奔赴帝都而去,娘家人都走了,沈氏難免幾日悵然,不過,她如今夫妻成愛,兒女雙全,家業不算富庶,也小有盈余,吃喝不愁。何況,兄弟是去帝都做官的,奔的是大好前程,放眼碧水縣,如今沈家也是數一數二的人家了。

      這樣一想,沈氏復又歡喜起來。

      主要是,日子過的順遂,實在沒啥好悵然的。

      沈氏打起精神準備三姑娘的及笄宴,小地方不講究,也就比照著何老娘過壽時的樣子,雞魚肘肉的擺上幾桌酒,將族人親眷的請來吃一頓,熱鬧一日便罷。

      尋常人家女孩兒的及笄禮皆是如此。

      當然,也有例外的。

      如何氏家族有名的摳門兒人家東頭五嬸子家的何琪,這位也是薛千針的徒弟,比三姑娘還大兩個月,五嬸子家家境與何恭家相仿,也是外頭有個二三百畝的田地,縣里有個小鋪子掙些活錢。只是,五嬸子素來重男輕女兼摳門兒,故此何琪的及笄宴家里根本沒辦,或者也辦了,只是族人沒聽說吧。而且,何琪、三姑娘都是薛千針的弟子,兩位姑娘都是一手好繡活,年歲亦是相仿,故此,人們心中難免做個比較。尤其,五嬸子拖家帶口的過來吃三姑娘的及笄酒,她家里三女一子,何滄因在上學,何琪要在家做繡活,故而未來,余者兩個閨女都帶來了,與五嬸子一并來的還有其公婆妯娌小姑子大姑子等一大家子,其公公在族中排行第三,故而人稱何三老爺,族人有的叫三伯或三叔或三爺爺的都有。

      不過,三姑娘這及笄酒,畢竟不同于何老娘做壽。何老娘做壽時,何老娘同輩份的老人,若有相熟的自然會來,一并熱鬧熱鬧。如三姑娘的及笄酒,來多是與沈氏同輩份的女眷,男人來的都少,祖父祖母輩來的更少,與何老娘同輩的就來了個五嬸子的婆婆三太太。

      何老娘早就煩這一家子人,無他,每次何老娘過壽,這一家子來的最齊全,送禮送的最單薄,很是令何老娘惱火。當初沈氏下帖子,何老娘忘了跟沈氏說一聲,不要請這家子才好!如今來都來了,大喜的日子,何老娘也不好發作直接將人攆出去啥的。

      雖不好發作,何老娘也會揭人個短兒,她笑呵呵道,“丫頭們都大了,怎么琪姐兒沒來?她與我們三丫頭素來極好的。”

      三太太笑,“琪丫頭前兒在她李大娘那里領了些活計,人主家要的急,實在是沒的空閑。”

      何老娘笑,“記得兩個丫頭年歲差不多,琪丫頭多大了,什么時候及笄,我得好好的給琪丫頭備份及笄禮。那丫頭可是一等一的能干,我就稀罕這能干上進的丫頭。”

      三太太臉上便有幾分不自在,五嬸子笑,“我原也說要給丫頭大辦的,只是她那個脾氣,最是節儉的,一直說她兄弟念書拋費大,我家里魚肉都買好了,硬叫她逼著給退了。”

      三太太立刻接了兒媳的話,笑,“孩子就是這樣懂事,有什么法子呢。”

      說的好像別人家閨女辦及笄禮就是不懂事似的,三太太多會得罪人哪,這一句話把屋里有閨女的人家得罪大半。何老娘更是皮笑肉不笑,“哦,原來這樣啊。孩子懂事是懂事,要我說,你們也忒實在了。我們三丫頭也是不想叫我大辦,只是我說,女孩子家,一輩子也就及這一回笄罷了。不熱鬧熱鬧,實在不像話。何況,孩子能干,也配得起這及笄宴。像我們三丫頭,九歲上就從她李大娘那里拿活計做,直至如今她也有造化,給薛師傅收做徒弟。孩子們不容易,又上進,咱們做長輩的就得知道疼她們。”

      不必別人贊,何老娘自己把三姑娘贊的臉都紅了,若不親耳所聞,三姑娘都不能信這話是自姑祖母嘴里說出來的。不過,三姑娘也明白,姑祖母是喜歡能干的姑娘的。就聽何老娘又道,“尤其這繡活兒,不比別的,最是費眼睛。孩子們如今年紀小,倘不知保養,怕眼睛早早就熬壞了。我都跟三丫頭說,做半個時辰,眼睛就歇一刻鐘,晚上也不叫她做活,以后日子長呢,哪就在這一時一刻。”何老娘很不客氣將何子衿給三姑娘提的醒兒占為己有,并繼續把她家丫頭片子的話做個總結,一臉慈愛,“聽大夫說,菊花茶、枸杞子、決明子,都是護眼的,得叫丫頭們時時喝著些才好。”

      說著,何老娘仿佛想到啥似的,對三姑娘道,“一會兒把你的枸杞子裝些,給你三奶奶拿著,帶給琪姐兒喝。我聽說那孩子常常做活到三更呢,這怎么成哪,晚上本就黑,就是點了燈燭,也不如白日呢。便是白天,若天光不好,也少做些。”為了給三太太尋些不痛快,何老娘都不介于出點兒血。主要是,她家的枸杞子不要錢,是何子衿自己在院里種后打了籽又往田里種了兩畝,一家子喝都夠。多余的晾干了還能賣給中藥店。

      三太太為蹭這免費席面兒,給何老娘說的,險一口氣沒上來要了老命。好在,活到這把年紀,都不是省油的燈。三太太還能扯一扯面皮,笑,“是啊。都說弟妹是有名兒的疼孩子,三丫頭這也到了說親的年紀,弟妹就這一個娘家侄孫女,可得多給三丫頭備些嫁妝才好。”何老娘知道三太太一家子摳門兒到不要臉的地步,三太太也了解何老娘,知這婆子天生一鐵公雞,叫她拔毛是要這婆子的命!故有此一。

      不料此話正對何老娘的心坎兒,何老娘這輩子難得敞亮一回,便是別人不問,她都想開口顯擺一下自己的。今日三太太運道不大好,出門未看黃歷,原是想癟一癟何老娘,不想竟陰差陽錯的給何老娘抬了回轎子,何老娘笑的歡暢,一臉兒菊花老臉,嗓門兒亮堂的很,道,“我家里什么樣,老嫂子也知道,多了拿不出來,二十畝地是有的,早給三丫頭置辦下了。咱們小門小戶的,也就拿得出這些了,每年出產些,也夠補貼孩子個脂粉錢。”

      何老娘這話一出,屋內女眷皆贊嘆聲連連,都說何老娘大方慈悲。這年頭,碧水縣的尋常人家,肯出三五十兩陪嫁閨女的就不錯,鮮有人陪送田地的。何況,三姑娘是單蹦個人兒投奔來的,娘家一窮二白,一個銅板都沒有。她又不姓何,如今何老娘給她陪嫁二十畝地,實在難得的寬厚了。更有族人覺著,當真人不可貌相,何家老娘平日里多有摳門兒之舉,與三太太并稱何氏雙摳兒的,聽說何老娘給繡坊李大娘送兩包點心,她還得坐繡坊里吃掉一包才肯走人,不想大事上這般敞亮,委實令人刮目相待啊。

      何老娘還假假謙虛的對三太太道,“我不比嫂子你家大業大的,到時琪姐兒的嫁妝肯定比三丫頭更豐厚才是哦。”

      三太太頓時叫何老娘擠兌的有些坐不住了,不過,她老人家腦子轉得也快,立刻打聽,“三丫頭可有人家兒了?”她娘家好幾個侄孫,也有與三姑娘同齡般配的。一想到三姑娘有二十畝田地的陪嫁,三太太這心便活了,也顧不得理會何老娘擠兌她的話了。

      何涵他娘王氏喜滋滋道,“三嬸子您晚了一步,五嬸子瞧著,我家那小子還不賴。”這一位五嬸子,說的是何老娘。聚族而居就是這樣,因族人也有分枝輩份管著,所以,一說五嬸子可能是好幾家。

      “我也是瞧著三姑娘實在出挑,偏生我家老三還小幾歲,就給阿涵說了說。”何涵的大伯娘,媒人常氏笑呵呵道,“三姑娘模樣好性子好,阿涵念過書習過武,且都是知根底的孩子,可謂郎才女貌,天造地設。”

      王氏笑,“三丫頭及笄后,這月十八是好日子,跟嬸子商量了,我們十八定親,到時伯娘嬸子嫂子弟妹的,可得來熱鬧熱鬧。”

      屋里立刻又是一陣恭喜之聲,三姑娘早在何老娘說她嫁妝時就避了出去,此時未在當前,也省得一番尷尬羞意。倒是三太太五嬸子婆媳兩個,為了來蹭這免費酒席,給何老娘這嘴賤的好一通折磨,婆媳兩個覺著族人看她們的目光都有些不對了。

      何恒之妻,何洛之母孫氏也來了,不為別的,沈素這不是中進士了么,而且名次還很好,比孫氏爹三榜同進士強出三座山去,無他,人家沈素直接考進了翰林院做翰林。沈素極會做人,他衣錦還鄉雖假期不多,不過,該拜訪的人家都拜訪到了,碧水縣里略有名氣的鄉紳不管怎么拐著八道彎兒的扯出些關系,還一道請沈素吃了酒。沈素自來八面玲瓏,與鄉紳們吃過酒后,他又去拜訪了縣太爺,縣太爺對他也極是客氣,兩人一個七品小縣令,一個翰林院庶吉士,哪怕品級相仿,也知日后前程絕不相仿的。何況,碧水縣能出一位進士,這也是縣太爺治縣有方的證明啊。

      而且,沈素應酬來往,尤其在碧水縣都請了何恭一道。何家是碧水縣的老住家了,只是何恭家里尋常,他本人也只是秀才功名。如今有沈素這位翰林院的小舅子撐腰,朗舅二人一起,也算給何恭壯壯聲勢,起碼叫碧水縣的人知道,他姐夫有他這小舅子,總要客氣三分的。

      何家與沈家是正經姻親,沈素又很給何恒家面子,還給何洛寫了封引薦信,引薦的不是別人,正是當初馮姐夫引薦給他與何恭的一位姓薛的大學問家。沈素中了舉人又中進士,少不得此人對他在文章上的指點,對此人深為敬佩。沈素衣錦還鄉第一件事就是先去拜訪了薛先生,這位薛先生素有令名,弱冠之年便中了狀元,做了幾年官歸家隱居,一門心思做學問,才名遠播國外,北涼西蠻南越皆聞其名。薛先生便是歸隱,身上也有朝廷所賜的三品大學士的虛銜,總而之,這是位德才兼備的大儒,便是府臺大人對薛先生都要禮讓三分。薛先生有此名聲,想拜于他門下的人就甭提了,不過,薛先生并不收徒。人們便以能得到薛先生的指點為榮,只是,這位先生實在名氣太大,倘無人引薦如何能輕易得見。

      何洛少年秀才及第,沈素忙里偷閑還看了他的文章,便寫了這封引薦信給何洛。

      此信,實在價值千金。

      沈素一則是給何族長家面子;二則姐姐、姐夫在族中也能得族長照應;三則何洛的確有些靈性,沈素并非心胸狹隘之人,他有能力時,并不吝于提攜后進。

      當然,還有一點原因是,何恒與他交情不錯。不然,陳家與他還是拐著彎兒的親戚,陳志雖比何洛大幾歲,也得少年得志了。沈素因不喜陳家為人,且并未見著陳志,故此,這引薦信便只寫了一封。何恒家不傻,并不大肆宣揚,只自家心里有數便罷了。

      因此,何氏族長一家對沈素印象就甭提多好了,愛屋及烏,同何恭家自然更加親近起來。便是孫氏,以前深厭何子衿少時帶壞了她家兒子何洛,如今隨著沈素中舉且兩家交好,孫氏也將前盡忘,知道何家給三姑娘擺及笄酒,孫氏打扮一番,帶著小女兒伶伶俐俐的來了。

      孫氏聽著族人女眷對二十畝地贊嘆不已,不禁心下暗笑,想著就是小地方人,沒得見識。不過,何恭家本就只是小富,能拿出二十畝田地,也相當不錯了。

      因三姑娘嫁妝豐厚,且已與何涵家定了喜事的,馬上就是定親禮,故此,這及笄酒頗是熱鬧。何老娘受了無數奉迎,且這次多是出自真心,闔族也料不到以何老娘為人能給三姑娘二十畝地的陪嫁呢。還有譬如三太太五嬸子之流,覺著肯定是沈素中了進士接濟了姐姐家啥啥的。

      反正,此一日是熱鬧的了不得。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