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也就是10月4日的凌晨,苦苦等待了一夜的美國陸軍航空兵部隊,就急急忙忙的起飛了。
他們整整一晚上收到了幾十次前線陸軍各級單位的請求支援的電文,卻只能眼看著自己的戰友在灘頭被日軍襲擾。
日本戰列艦夜間的炮擊持續了好幾個小時,這好幾個小時也是對美國陸軍航空兵的一種煎熬。
現在天亮了,美國陸軍航空兵自然趕忙起飛,驅逐在托雷斯海峽興風作浪的日本海軍戰列艦。
山本五十六自然不會讓大和號戰列艦冒險,所以在天亮之前,日本海軍戰列艦就果斷了離開了托雷斯海峽。
帶著魚雷還有炸彈的美國陸航飛機巡視了整個海峽,沒有發現日本艦隊的位置。
他們傳回了消息幾分鐘之后,美國登陸艦隊就運載著還剩下的美國陸軍第1軍的士兵,沖進了托雷斯海峽。
比起第一天的運輸來,今天一早美軍運輸的登陸部隊,以裝甲力量為主——雖然巴頓的第1裝甲軍沒有加入這一次登陸作戰,但是這并不代表美國在這里沒有裝甲力量。
為了掩護登陸部隊,美國在參加登陸部隊的序列里,安插了整整50輛m3lee型坦克。
這些坦克因為沒有辦法第一時間登陸,所以只能作為第二天的支援部隊,前往登陸地點。
而在美國登陸部隊繼續擴大平原上的登陸場的時候,日軍的反擊也隨之展開了。
三個駐守在新幾內亞島上的師團,番號分別為第6師團,第29師團還有第35師團。
這三個師團里面,第6師團是山下奉文指揮的所有部隊里面,最精銳的部隊,也是日本常備的主力師團之一。
剩下的第29師團和第35師團,就明顯是湊數的部隊了——之前這兩支部隊在新幾內亞島上駐扎,在日本方面多數也就是應景而已。
雖然第35師團成立于東京,可這個師團確實無法比擬真正的日軍核心主力第6師團。
更何況,第6師團這一次,還得到了戰車部隊的加強:日本戰車少佐田中貴一,指揮著日軍最精銳的戰車部隊。
經過加強,他的戰車部隊下轄100多輛坦克,差不多是一個戰車聯隊的編制了。
原本日軍戰車部隊的指揮官軍銜都較高,在新幾內亞卻成了正好相反過來的局面。
因為原本沒有想過要在新幾內亞囤積這么多的坦克,所以日軍只安排了一個戰車少佐作為指揮官。
不過隨著這場戰役的規模不斷的擴大,這位田中少佐指揮的戰車數量,也變得多了起來。
今天,日軍在正面戰場上投入了整整40輛戰車,可謂是日本爭霸太平洋以來,日軍同一天動用坦克最多的一場戰斗了。
97式坦克在戰場上一字排開,對美國登陸部隊的陣地實施了大規模的突破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