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斗機還沒到?美國人說給了我們200架的p-40戰斗機,可我只見到了40架!40架!”斯大林靠在椅子上吼叫,憤怒的聲音足夠傳到走廊里。
從前線趕回到斯大林格勒的瓦圖京,臉色不太好看的說道:“對于前線的損失來說,40架p-40戰斗機,可能也只夠兩天的消耗的!”
他們兩個說的是戰斗機的補充的事情,可實際上他們兩個人都清楚,真正要命的不是那幾十架戰斗機的資源,而是整個烏克蘭的局勢問題。
隨著時間的一天天過去,失去了莫斯科的斯大林,對整個蘇聯的掌控變得越來越薄弱了。
坐鎮車里雅賓斯克,貝利亞的被判并沒有遭受到應有的懲罰。這個活生生的例子也給其他一些有心思的人壯了不少膽子,也讓斯大林的權威受到了嚴重的挑戰。
現在從美國運輸來的戰斗機,遠東地區就要扣下20架到30架左右。剩下的飛機被一路盤剝,到車里雅賓斯克,能撥付給前線的就只剩下40架這個數字了。
可惜的是,40架p-40戰斗機,根本不夠激烈的空戰消耗之用。雖說現在烏克蘭上空很少有蘇軍戰斗機活動了,可斯大林格勒的天空,還是要盡可能的保衛的。
斯大林為了堅守斯大林格勒,在附近集結了1000多架作戰飛機。其中有400多架i-16老式戰斗機,剩下的多為拉格3還有米格3等新式戰斗機。
他還盡可能的把p-40戰斗機也集中起來,部署在斯大林格勒,以求在局部形成空中優勢。
其實這對于前線作戰部隊來說,并不是什么好事情——后方卡斯大林的物資補給,斯大林就會變本加厲的卡前線部隊的物資補給。
最近一個月的時間里,隨著前線部隊的崩潰,他們沒有拿到應有的武器彈藥配發,也沒有得到過哪怕一次及時的支援。
飛機坦克都被節流到了斯大林格勒,前線部隊甚至連基礎彈藥都無法保證,想要反擊都無法做到……
當然了,其實也沒有人想著反擊。如今大家都是一窩蜂的向后撤退跑路,誰有閑心停下來和德國人打仗呢?
可是當戰線穩定下來,蘇軍打算死守哈爾科夫還有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等地區的時候,才發現自己竟然沒有得到一點兒補充。
沒有援軍,沒有后續的補充部隊,沒有補給物資——撤退的時候多少人,現在就只有多少人。
而這個時候他們面對的德軍,卻比他們之前對抗的還要強大許多。因為德軍得到了大量的補充,包括上百輛坦克,數百架飛機,還有整個軸心國艦隊!
所以,僅僅憑借美國人送來的幾十架戰斗機,幾十部無線電設備,是無法抵御德軍的進攻的。
所以,9月中旬的時候,德軍已經推進到了頓涅茨克的外圍,打到了波洛吉一帶。
勢如破竹的d集團軍群在烏克蘭打出了一個月推進上千公里的推進速度,配合b集團軍群成功的將五分之四的烏克蘭,捏在了自己手中。
現在,德軍在南面的戰斗群形成了一個巨大的鐵鉗,把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這個突出部的蘇軍捏在了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