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聲持續著,沒完沒了的持續著。這個街道的盡頭,還有另一個街道在持續交戰,那個街道的盡頭,還有另一個街道存在。
更遠的地方,無數的黑煙已經遮天蔽日,海軍的戰艦正在提供遠程炮火壓制。
這些巨大的炮彈呼嘯著從人們的頭頂上飛過,然后撞在廢墟上,或者撞在建筑物上,又或者是落在了另一個更大或者更小的彈坑里。
僅僅是聽到那撕心裂肺的爆炸聲,很多來自愛沙尼亞或者拉脫維亞的德軍士兵,都從骨子里感到了第三帝國戰爭機器的強大。
他們真的找不到任何理由不投靠這樣強大的國家,他們也不知道為什么在面對如此強大的敵人的時候,對面的俄羅斯人怎么還不投降。
是啊,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因為蘇聯這邊也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沒有人愿意投降。
說俄羅斯是一個戰斗民族,一點兒都不假。蘇聯和其前身沙皇俄國,和邊境上所有的國家都打過仗,才吞并了如此多的民族和如此多的土地。
而這是第二次,他們的國家面臨生死存亡的考驗。第一次危機是天驕拿破侖帶來的,第二次危機是魔神希特勒的杰作。
能夠挫敗這些在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強者,就知道俄羅斯這個民族是一個血性能戰的狼性民族。
在激發出了斗志之后,他們在戰場上表現出來的勇氣,絕對值得人們欽佩。
又一輪炮擊落了下來,遠處的一棟建筑物在爆炸之中顫抖。終于,因為震動,它不堪重負,終于在不斷的震動之中,倒塌了下來。
原本就留在墻壁上斑駁的裂紋,開始錯位崩壞,外墻倒塌下來,露出了里面的樓層,還有內部的承重墻。
這里不得不重點提一下俄羅斯的建筑,因為整個蘇聯大部分國土都在地球的北部,大部分時間天氣都很寒冷。
為了適應這種氣候,俄羅斯的建筑特點鮮明,窗子很狹小,高而且窄。這樣做是在保證采光的同時,盡可能的在冬天減少縫隙,提高保暖能力。
第二點就更有意思了,俄羅斯的建筑物墻壁都很厚實,同樣也是為了在冬天保證室內溫度。
厚實的墻壁,和相對來說更小的窗子——這不就是炮樓的屬性么?所以在俄羅斯打巷戰,想要摧毀建筑物,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很多建筑物哪怕只剩下一面墻壁了,也可以保證屹立不倒。很多建筑物倒塌了三分之二了,剩下的部分依舊堅固,甚至可以住人……
在這樣的情況下,想要肅清建筑物里面駐守的蘇聯士兵,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真實的歷史時空中,斯大林格勒是如此;如今這個時空中,列寧格勒和莫斯科也都是如此。
那棟在炮彈爆炸震動中倒塌的大樓,終究大部分還是熬過了這一天的炮擊。
在夜晚的夕陽下,它依舊聳立在那里,露出鋼筋猙獰無比,還能看見房間里的衣柜桌子,還能看見里面的吊燈還有木床。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