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了多少尸體?”戈培爾覺得元首越來越變得重視輿論和宣傳作戰了。
在這樣的元首下面工作,他這個宣傳部長,總是會有無數出人意料的新工作要去完成。
比如說,動用全國的輿論,栽贓蘇聯,就是他之前覺得很棘手的一次挑戰。
以往的經驗局限了他,讓他提起蘇聯的時候,往往總是向所謂的紅色政權上去下手。
雖然資本主義確實敵視蘇維埃政權,可普通民眾確實無法感同身受。
可是如果對方屠殺平民,準備奴役整個歐洲,那人民就會更加關注,也更加敵視蘇聯了。
畢竟,姓資還是姓社這種問題雖然敏感,可是卻不是老百姓愿意去關心的。
生死存亡,做奴隸還是做主人,工資是多是少,這些才是老百姓們愿意去關注的方向。
元首狠容易的抓住了這個要點,并且用事實輔佐以精準的情報,找到了支持這論點的一大堆論據!
戈培爾知道,又一場宣傳戰要開始了,而且他已經站在了制高點上,彈藥充足兵力雄厚!
“他們至少能找到1萬具尸體,尸體太多了,根本就清理不過來!讓你的人過去,盡可能多的拍攝照片!”李樂開口吩咐道。
他看了看戈培爾,還有坐在一旁的情報部門的親信艾德里安上將:“蘇聯人一定不會承認這件事情的,想辦法做成鐵案!”
“我明白了,元首!我已經準備好了偽造的蘇聯文件,還有一些蘇聯俘虜的口供。”艾德里安開口應承下了李樂的吩咐。
李樂點了點頭,既然要用輿論,那就一定要壓得蘇聯透不過氣來,抬不起頭來!
依靠這類事件,他要爭取把蘇聯按在道義的譴責下面,以此來抬高蘇聯的敵人第三帝國。
“采訪一些白俄羅斯占領區的居民,畢竟我們在那里的口碑更好一些。”李樂又看向了戈培爾,開口命令道。
白俄羅斯境內的大部分地區,都是德國的樣板占領區。那里的重建工作由蘇聯戰俘完成,白俄羅斯當地人是既得利益者。
他們有人幫忙翻新自己的房屋,有人幫忙耕種。更好的是,當地治安官的副手都是當地人,他們有很寬松的自治權。
在這樣的情況下,當地人支持德國的統治,大部分人沒有任何不滿。
德國免除了一部分稅收,鼓勵農民恢復生產,免費提供部分農用機械,當地人已經拿自己當德國人自居了。
所以李樂才讓戈培爾去采訪白俄羅斯境內的居民,用來證明德國是解放白俄羅斯的功臣,而不是蘇聯的侵略者。
戈培爾點了點頭,開口對自己的元首說道:“遵命,我的元首!我知道怎么做了,民眾的呼聲,必須要讓世界聽見!”
不愧是聰明人,李樂滿意的點了點頭。戈培爾一點就透,立即領會了李樂的意思。
他之前的話都是沒用的,只有最后一句話說到了李樂的心坎里:要讓世界聽見民眾的呼聲。
“說的對!民眾的呼聲,必須要讓世界聽見!”李樂笑了起來,然后用力咬著詞語夸贊戈培爾道:“說的好!”
首先,要在世界上利用輿論,為自己爭取最有利的道德制高點。雖然這東西不一定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可有的時候代表著大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