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各種先進武器裝備,并不是從誕生的時候起,就是今天這樣先進強大的。
受限于武器系統本身的空間還有性能影響,很多武器設備的內部空間,都是非常狹小的。
很多時候,我們詬病戰斗機的座艙太過狹小,我們吐槽坦克的內部空間狹小。
可是所有人都忽略了,這些武器裝備空間的反人類,對成員造成的摧殘往往都只是暫時的。
坦克成員在非戰斗姿態下,可以探出身子來改善空間狹小的問題。戰斗機飛行員執行任務的時間很少,只需要忍受一個多小時就可以離開機艙休息……
唯獨一個兵種,從形成基本戰斗力那天起,就一直保持著狹小的空間,一直到了2017年。
這個兵種就是潛艇兵!他們需要在寸土寸金的潛艇上生活,在狹小的區域內工作一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
盡管時代在發展,人類在不停的進步。可大家還是寧愿在潛艇內塞入更多高科技設備,也不愿意大幅度的提高潛艇內的生存環境。
這里似乎永遠都是充滿了機油還有男性汗液混合起來的古怪味道。
每一個在這里生活過的男人,都知道這里究竟有多么的壓抑多么的讓人感到絕望。
二戰時代的潛艇,在水下潛航的時候,多數情況下連燈光都無法全部開啟。
電力永遠是最寶貴的,必須要節省下來仔細的使用。所以能節省的地方,統統都要節省一些。
所有的潛艇官兵都已經習慣了在昏暗的環境下工作生活,所欲的潛艇官兵都早就熟悉了潛艇上的每一個角落。
而在遙遠的印度洋上,德國潛艇分隊從蘇伊士運河進入紅海開始,就必須要保證高度的戒備狀態。
首先他們要盡可能的躲避開偶爾出現的,封鎖海峽的英軍巡邏艦,并且盡可能的避開那些布置了水雷的區域。
整個過程大部分時間里潛艇都處于半潛航狀態,所以這段時間的生活,對于潛艇上的官兵們來說,也是非常壓抑的。
“沒有發現英國人的巡邏警戒船,我們可不可以上浮一次,大家都累壞了。”大副收起了潛望鏡,對面前的艇長建議道。
“這里還沒有離開警戒范圍,還是小心一些好!”艇長在昏暗的光線中開口說道。
他也很想浮起到水面上去透透氣,不僅僅可以呼吸到新鮮的空氣,還可以讓潛艇的航速提高一大截。
可是他也知道現在還不是時候,他只能暫時忍耐,畢竟這事關全船二十幾條人的性命。
有多少潛艇是只是因為一時大意就被敵軍抓住擊沉了的?他可不想做那種倒霉蛋。
“保持航向!”對舵手吩咐了一句之后,他就閉上了嘴巴。在這種渾濁的空氣中,少呼吸一次,可能就會快樂幾分。
遠處的海岸線上看起來黃沙滾滾,紅海附近依舊還是貧瘠和荒蕪的。
這里的一切都非常的落后,即便是在幾十年后也依舊如此。如果不是因為盛產石油,這里可能都不會出現在各個世界大國的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