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
林靜姝喚著。
“行!了!”
林祭酒加重了聲音。
“我和錦寧縣主還有要事要談,叫下人送她回去。”
林祭酒不在看林靜媛,而是轉而對林夫人吩咐道。
“是,老爺!”
林夫人柔柔的應著。
輕聲喚道,“靜媛啊……”
聞聲,林靜媛瞥了一眼,嘴角嗤笑,“用不著你假好心,我自己會走。”
說完,看也不看廳內的眾人,轉身離去。
徒留林祭酒站在原地,對宋青苑笑了笑。
尷尬的解釋道,“養女不肖,下官家中的這點煩心事,讓錦寧縣主見笑了。”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宋青苑搖搖頭表示理解。
又勸道,“兒孫自有兒孫福,林大人不必煩憂。”
“錦寧縣主果然通透,不愧是精通佛理之人。”
林祭酒笑了起來。
“錦寧縣主這邊請,咱們書房中談。”
“好!”
宋青苑應下。
片刻,林家書房內。
茶香氣在室內彌漫。
宋青苑,林祭酒各坐一端,手捧茶杯輕輕吹著。
“這是老夫新得的龍井,錦寧縣主嘗一嘗,味道如何。”
品茶,文人雅士的愛好。
宋青苑微微一笑。
曾經,她學了個形似,現在嗎……她對茶的了解,還是停留在書面上。
龍井?
宋青苑迅速回憶。
“淡而遠,香而清,好茶!”
“此茶可是清明節前采制的?”
聞,林祭酒眼前一亮。
“錦寧縣主所說不錯,此茶確實是清明節前采制。”
“哈哈!哈哈!”
林祭酒大笑。
“想不到錦寧縣主,亦是好茶之人。”
“西湖龍井下官這里還有一些,待錦寧縣主回去時,便可拿上……”
“不必!”
宋青苑連忙拒絕。
搖頭道,“《茶道》中曾,不同時期采制的龍井茶,有不同的茶味。”
“清明前采制的龍井茶,早茶口味清淡,清新幽香。”
“谷雨時節前采制的龍井茶,茶香四溢,滋味回甘微甜。”
“夏秋采制的龍井茶,味道濃郁,口感苦澀。”
宋青苑清脆的聲音侃侃而談。
末了笑道,“苑兒不懂茶,亦不好茶。”
“只是有空的時候,常讀一些書籍,《茶道》這本自也看過。”
“這……”
林祭酒搖頭失笑,本以為找到一個在茶道上的知己。
卻不曾想,是個照本宣科的門外漢。
“錦寧縣主還真是直不諱,有一說一,有二說二,下官佩服!”
林祭酒拱拱手。
文人墨客常以風雅自居,品茶亦是雅道。
別人裝腔作樣還來不及,卻不曾想眼前的這位,卻避之不及。
聽罷,宋青苑訕笑,耳根紅了紅,別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