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鑾殿內。
林祭酒揚聲道,“皇上,慈善基金會會長普惠大師,副會長宋農女……”
“建蓋國寺是匯國運,為大齊祈福,福澤天下百姓。”
“身為大齊子民,慈善基金會理當做力所能及之事。”
“故而捐銀二十萬兩,以供國寺建蓋。”
“二十萬兩!”
“二十萬兩!”
眾位大臣一聽,左右張望,議論起來。
二十萬兩!
皇上也樂了,真是瞌睡了送枕頭,及時雨,此筆銀兩來得正是時候。
“只是……”
皇上正了正身子,矜持的道,“普惠大師和宋青苑,皆是大德大善之人。”
“成立慈善基金會,行善天下,救濟百姓,幫扶朝廷。”
“當為天下之表率,學習之楷模,朕心甚慰。”
“眾位愛卿說一說,朕該如何獎賞其二人?”
皇上問道。
“普惠大師乃方外之人,不視俗物,這若是獎賞嗎……”
眾位大臣亦覺得為難。
獎賞和尚什么?
袈裟,佛珠。
可這些普惠大師都不缺,皇上也曾經都賞賜過。
這下可不好辦了!
“喬太傅?”
皇上點名。
喬太傅抬頭,“皇上,老臣以為。”
“無論是普惠大師還是宋農女,二人皆是大善之人,誠心為善。”
“必不會在乎朝廷這些獎勵。”
“不如皇上下旨,褒獎一番如何?”
好!
皇上在心里默默點頭,此舉……省銀子!
于是一揮手,“那便依喬太傅……”
“皇上!”
梁寬,梁首輔站了出來。
旨意被打斷,皇上面色不愉,板著臉問道,“梁愛卿有何要事?”
“皇上……”
梁寬眼珠子一轉,揚聲道,“普惠大師是大齊國,不可多得的高僧,佛法高深,受人推崇。”
“建國寺,算國運,普惠大師為朝廷,為大齊,立下不少功勞。”
“臣以為,單單下旨褒獎一番,不足以其功勞。”
“那梁愛卿以為,如何是好?”
皇上的手在桌案上敲了敲,面無表情的問道。
梁寬抬頭,看了一眼稟告道,“臣以為,普惠大師當封國師!”
“國師?”
皇上的眉毛一擰。
下面的大臣也炸開了鍋。
立刻有人站出反駁,“首輔大人,我大齊并無國師這一稱謂,如何加封?”
“可加設!”
梁寬想也不想,便脫口而出。
“怎可如此!”
喬太傅臉色立刻板了起來。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祖有祖制。”
“我大齊一應官員,全是遵循祖制而立,豈可私自增減,亂了祖制。”
“此舉不可行!”
喬太傅揮了揮手,堅決反對。
“皇上,此舉不可!”
“皇上,此舉行不通!”
“制不可破!”
“皇上,萬萬不可破例!”
“皇上……”
“請皇上三思,皇上三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