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百!萬!
這個數字,想想就讓人覺得心驚。
三郎搖頭,“以國子監之力,恐不能完成。”
“畢竟國子監監生有限,就算全部用來抄書,分到每人頭上……”
三郎苦笑,“也需得抄上萬冊。”
眾人點頭,皆露出無奈之色。
若是每人抄上萬冊,那就是終其一生,也很難完成。
“唉!”
大郎低低一嘆。
“別說指國子監的監生,就是號召全京城的書生,也無法在短時間內,完成數百萬本書籍的抄錄。”
“前路艱難啊……”
大郎有些泄氣,國學館的建立似乎遙遙無期,希望渺茫。
隨著一聲嘆氣,眾人一臉凝重,低迷的氣氛在彼此間蔓延。
“阿彌陀佛!”
普惠大師一聲佛號,打斷了眾人的思緒。
只聽他道,“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墜,未來可期。”
“眾位施主何妨一試!”
“大師說的對!”
宋青苑點頭,“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正是這個道理。”
“有恒心者,事竟成。”
“即使前路艱難,那自然要迎刃而上,踏過去,便會一帆風順。”
宋青苑目光堅定,人生的路上,誰沒有遇到過困難的時候。
若是畏畏縮縮,瞻前顧后,終是會磨削人的壯志。
只有迎難而上,踏平千難萬險,才能推開成功的門。
“對!踏過去!”
三郎一聲高喝,激動的站起身。
溫潤的臉上,呈現了一片薄紅。
朗聲道,“我國子監能人輩出,眾位監生皆是學識出眾,心思靈巧之輩。”
“集整個國子監之力,不信就想不到破解之法。”
“對!”
大郎點頭,臉上亦是洋溢起燦爛的笑容。
如同春日的陽光,溫暖和煦,充滿朝氣。
“三個臭皮匠,還能頂個諸葛亮,何況是聰慧機智的眾位監生。”
“不過一點小小的困難,當不在話下。”
沈碧青笑著接道。
“沈施主所極是!”
普惠大師點頭認同,隨后道,“那咱們就把這事先放一放,過后再去與林祭酒商議。”
“宋農女,咱們接著說下一項。”
“好!”
宋青苑應著,把手里的冊子又翻了一頁。
“咱們基金會的第一件事,便是建蓋國學館,那么第二件事便是扶貧,賑災。”
“南方水患雖已消退,可無數百姓流離失所,尚不能歸家。”
“我的預計是拿出三十萬兩,用于重災區,幫助百姓重建家園。”
“此事當行!”
普惠大師點頭。
慈善基金會成立之初的最初目的,便是幫扶百姓。
那幫助流離失所的災民重建家園,便是必做之事。
“那老衲也提一項……”
普惠大師突然道。
“大師請講!”
宋青苑洗耳恭聽。
“建立孤兒院。”
普惠大師看向宋青苑。
“宋農女建立孤兒院,以及孤兒院運作的方法,老衲深深震撼,心下佩服。”
“大師過獎了!”
宋青苑謙虛的接話。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