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同行,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自己同行的意圖,二十年前的東歐各國,都遇到了這種威脅,但最終在蘇聯的幫助下都成功的克服了困難。”謝洛夫最終用這句話作為結尾。
“不過,只要資本主義發展,無產階級就必然興起。我們很多人都知道,智利在國際上的主要出口物資是銅,在智利的經濟命脈中工作的銅礦工人也因此成了智利工人運動的主要力量。建立了強大的工人社區,從而為工人運動的持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工人運動的深入發展也促進了社會主義政黨,也就是智利共產黨和智利社會黨的建立,這兩個政黨反過來也為智利工人運動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大量支持。毫無疑問,智利的資本家們是不會歡迎工人運動的,我希望提醒智利人一點,請注意一下你們的階級,這取決于你們是不是要對阿連德總統進行支持。”
安德羅波夫的論也很直接,直指智利的民眾應該給予困難中的國家支持。但隨后兩人的論都被勃列日涅夫反駁,勃列日涅夫表示兩人對智利的批評太激烈,事情沒有這么糟糕。
大會之后,蘇聯和智利還簽訂了漁業合作和補給協議,根據協議蘇聯可以使用智利的港口作為在南太平洋地區的補給。美國對此反應十分激烈,表示智利不要和古巴學習,應該知道自己和什么樣的國家做朋友,同時對謝洛夫的指責進行駁斥,說美國從來都沒有想要把智利的民選總統推翻。
“美國人說的話根本不值得信任,都做了這么多次了,比較近的就有印尼、古巴、伊朗這些國家,也就是歐洲距離蘇聯比較近,否則當初意大利也非常危險。”謝洛夫這輩子兩件事占據了很大的時間,睡毛妹、罵美國。在打嘴仗的時候,他是絕對不含糊的。
大會結束之后,勃列日涅夫首先回國,安德羅波夫則在這里處理蘇聯以及盟國對智利的援助計劃,和阿連德總統政府的部長進行溝通,謝洛夫則保護他。這時候他才發現智利的黨派很有意思,就拿阿連德的支持者來說,通常西歐的社會黨屬于第二國際,主張改良進入社會主義,共產黨則更激進一些。
智利共產黨事實上放棄了社會主義革命,而是滿足于進行改良,扮演了西歐各個社會民主黨的作用。有趣的是,智利社會黨和他們的歐洲同儕相比要激進得多,他們的理論和路線在大多數時候比智利共產黨更加傾向于社會主義革命,太有意思了。
“穩定住智利的局勢,相信可以讓我們蘇聯更加容易插足拉丁美洲,不過美國人不會干看著的,應該還沒有別的辦法,我們看看吧。”安德羅波夫不是小孩子,當然不會認為美國多大度,只是他想不出來如何應對,問了旁邊的謝洛夫這個問題。
“想辦法切斷底層民眾和政治的力量,那需要改革政治制度。不過我想不出來怎么做。”謝洛夫上輩子聽說過拉丁美洲這種傳聞,但具體怎么回事他不知道。
通過嚴格限制集體談判,賦予雇主在工人罷工時雇傭代替者的權力,設立工會之外的所謂談判團體等辦法分化、削弱智利工會和工人階級,并通過市場化改革造成的工作不安全狀態,使智利的工人階級去組織化、去階級化,從而失去通過集體行動影響政治,改善自身處境的能力;切斷智利各主要政黨與社會基層的聯系,并且通過集中財權于中央,強制對貧困人口進行隔離,在一個地區設立多個“相互競爭”的代表機構。以及對智利原有的社會福利體制進行市場化改革等方式盡可能地使底層群眾碎片化,使他們失去采取強有力的集體行動的能力。
在阿連德總統被推翻之后,拉丁美洲各國的軍政府普遍采取了這種辦法,瓦解了出現第二個阿連德的土壤,不過如果蘇聯保住了阿連德,保存住了這個在拉丁美洲的基地,就可以化解掉這種惡意的政治改革。在勃列日涅夫回到蘇聯之后,部長會議主席柯西金馬上制定了援助智利的計劃,第一批船只已經從蘇聯港口啟程。同時紅海軍也已經出動,來智利建立補給地點。(未完待續。)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