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大時代1958 > 第三百三十章 暗語命令

      第三百三十章 暗語命令

      當印度的戰略因為被打斷之后,就只有向西北方出擊了,歷史上肢解巴基斯坦這個任務是由尼赫魯的女兒英迪拉甘地完成的,其實很簡單,本質上仍然和中印邊界戰爭是一樣的,通過揍鄰國獲得聲望,然后肅清印度內部的故事。

      消滅巴基斯坦對蘇聯屬于利大于弊的事情,印度和蘇聯并不接壤,接壤也沒關系,除非印度人腦子有坑敢挑釁蘇聯,蘇聯從消滅巴基斯坦的過程中能得到的東西,就是在阿富汗方面的企圖,蘇聯還需要把阿富汗變成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保護自己,能壓住宗教勢力的最好辦法也一樣是開疆辟土。把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之間的邊界杜蘭線廢掉。

      這次戰爭之后,就要開始著手武裝印度的計劃了,打不過中國打一個巴基斯坦應該還是不困難的,畢竟還有國力和人數上面的優勢,在蘇聯能夠得到的范圍內,謝洛夫并不怕美國人的干涉,同樣的支持力度,印度比巴基斯坦還是要占據很大優勢的。

      偷襲這方面不用謝洛夫去交,印度人到時候自己會做好準備,當然一旦被發現印度有吞并巴基斯坦的企圖,肯定會招致干涉的,以到時候蘇聯力量的發展,這應該不是問題。和中美硬抗幾十年打冷戰蘇聯做不到,硬抗幾年做成既成事實不是問題。

      平心而論,謝洛夫覺得自己對印度還是不錯的,雖然在邊界戰爭中坑了印度一把,大吞掉大半個巴基斯坦足以彌補印度的損失了,重新變成大印度之后應該授予他一個勛章,這應該不是個過分的要求。

      覺得自己的考慮沒有明顯的漏洞,謝洛夫把這些想法規劃到一個名為南亞計劃的文件中。這種文件已經不少了,五年前的中東路線圖核心伊拉克方略也在其中。伊拉克共產黨還處在裝死階段,名義上的黨員下降了一萬多人,然而多了四萬多的地下黨。完全以一種人畜無害的面孔出現在伊拉克的社會上,躲在阿拉伯民族主義的羽翼下吸取營養。

      封存檔案后,謝洛夫又變成了威風凜凜的肅反工作者。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他還準備挾中自重要挾美國人一下,所有核彈外殼已經在波羅的海安裝完畢,至于往古巴送核彈的進度,目前已經完成了百分之七十,散布在古巴全國的地面發射平臺早就已經建造完畢,只要裝填的時候不出現問題,美國人是不會發現的。

      “讓內務人民委員把巴基斯坦俾路支地區的留學生名單收集一下,我有用!”謝洛夫拿起電話對阿厲克賽的繼任者說道。

      “明白,第一副主席!”電話里面傳出義正詞嚴的聲音。新任內務人民委員是謝米恰斯內提拔的人,但對謝洛夫仍然不敢怠慢,克格勃內部謝洛夫是無法被忽略的

      全世界各個國家,只要謝洛夫想要找的話,都能找到受到蘇聯影響或者左翼影響的學生,哪怕是宗教氣氛在濃厚的國家,只要他沒有變成沙特那種德行。事實上就算是沙特,謝洛夫仍然有下手的空間。只不過他目前還不需要這么做。

      不要以為他對任何國家紅色革命都有興趣,謝洛夫首先考慮的是有基本自己能力的國家。像是埃及謝洛夫就從來沒有要讓他變色的想法,埃及除了那條運河,真的沒有讓他感覺到有價值的地方,如果阿富汗不是蘇聯的鄰國,他管阿富汗人去死,當沒看見好了。之所以對阿富汗感興趣。還不是因為怕蘇聯的中亞地區受到影響么。

      從俾路支下手主要是歷史經驗和現實來考量,蘇聯入侵阿富汗后,巴基斯坦成為所有支持阿富汗抵抗力量進行圣戰的戰略后援,前蘇聯為了從內部瓦解巴基斯坦支援阿富汗游擊隊的后勤運輸線,決定成立一支能專門在巴基斯坦從事破壞活動的組織。其中的一個組織就是“俾路支解放軍”。當時的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主要以“俾路支學生組織”(bso)為核心組建了“俾路支解放軍”,而“俾路支學生組織”是俾路支省首府奎達和其它城市中的左翼學生組織。在蘇聯入侵阿富汗戰爭期間,“俾路支解放軍”非常活躍,并曾把蘇聯模式的馬克思主義作為他們組織的指導思想,他們當時的首領布克提曾畢業于莫斯科盧蒙巴大學,還有不少成員在前蘇聯受過訓。

      換句話說,這支巴基斯坦的分裂力量是謝洛夫服務部門的親兒子,克格勃是這只力量的親爹,據他所知,俾路支解放軍一直活躍到他前世記憶的終結,可見還是很有生命力的。其實從內心謝洛夫并不愿意把蘇聯模式推廣,因為用蘇聯模式的國家都有很強的自主性不好下黑手。之所以輸出革命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他心中倒是很愿意把蘇聯本身的問題推廣出去,比如多民族、比如無神論、比如加盟共和國可以獨立的聯邦制。

      俾路支省這里的居民主要是俾路支人、帕坦人(在阿富汗稱普什圖人)和信德人,還有少數布拉灰人和哈支拉人(蒙古人后裔),也有零星操烏爾都語、信奉和平教的印度移民。在他的規劃中,俾路支省獨立或者和阿富汗成立聯邦制國家都可以接受,這種事情可以到時候再說。幾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卻只有不到三百萬人,符合謝洛夫心中輸出革命的概念,人均資源很多,有強烈的獨立心態,最重要的是扶持難度不大。

      “安德羅波夫同志么?晚上在一起聊一聊怎么樣,有些事情想要和你討論一下!”拿起電話的謝洛夫很隨意的說道,這種事情是繞不過中央聯絡部安德羅波夫的,早期負責輸出革命的自然是共產國際、后來則是九國情報局、在九國情報局解體之后,兩個部門都有這方面的使命,就是安德羅波夫的中央聯絡部和謝洛夫服務的國家安全委員會。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