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當年我也是反對裁撤克格勃的機構,結果卻被調到了格魯烏,而謝列平和你卻頂住了第一書記的壓力,現在克格勃的機構比我在的時候還要多,呵呵!”帶著諷刺的語氣進行了一番評價,配合著謝羅夫大將的自嘲讓這場對話有些偏離了軌道。
這其中酸溜溜的語氣明顯是對差別對待有所不滿,這也難怪,因為反對克格勃裁員被調離了克格勃主席的位置,結果卻發現現在的克格勃比他在的時候還要龐大。
“首先呢?我們需要做出成績讓第一書記同志知道,克格勃的用處到底在什么地方。簡單來說就是體現出來自己的價值!在全國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克格勃的規模就會比較令人不滿意了,所以作為安全干部我們要找點事情做,如果國內沒有的話,那就在國外試試!”謝洛夫面對著曾經的老主席侃侃而談道。
很簡單,要不謝洛夫為什么這么熱衷于輸出革命呢?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他就是在給克格勃找事情做,整個部門幾十萬人干坐著曬太陽換做是誰做第一書記都是不滿意的,更何況是赫魯曉夫。所以要做事,要進行全球的戰略布局、要輸出革命、要顛覆別國的政權。成績很是喜人嘛,只少謝洛夫解決了玉米問題,為蘇聯的養殖和畜牧業恢復解決了飼料問題,同時證明了克格勃在這方面的價值。
只要證明了部門的價值,赫魯曉夫自然不會砍掉有能力的人員,更何況克格勃還自己擔負著很大一部分的經費。謝羅夫大將主要還是因為自己曾經的秘書彼得波波夫的事情受到了牽連,作為一個情報部門的主管,自己的秘書竟然被策反,這就是最大的無能。
謝洛夫邀請這位前任克格勃主席來到盧比楊卡做客,主要還是和格魯烏拉拉關系。受限于格魯烏的性質,克格勃是不可能像吞并內務部一樣吞并掉這個部門,最多就是維持目前克格勃對格魯烏的領導關系。不過同為情報部門謝洛夫總是有一層隱憂,他害怕這個游離于視線之外的情報部門成為對付謝列平集團的工具,這是相當有可能的事情。
“必須要從克格勃對格魯烏的指導權上下手!”謝洛夫盤算了半天,覺得突破口在羅曼手里,目前的格魯烏中云集著一批被從克格勃打發到那邊的老派肅反干部。謝洛夫覺得可以在這上面想想辦法,比如說自己原來的第一總局局長帕紐什金。
謝洛夫建議克格勃和格魯烏聯合組建一個計算機的部門,這樣可以進行一些情報共享,從工作方面這種建議完全合情合理,甚至可以讓格魯烏領導這個部門。只有一個小小的問題,那就是克格勃的情報網絡遠遠比格魯烏要龐大,最終格魯烏會發現主導權還在克格勃手中。
“我們在一起研究也許會成為全世界都離不開的計算機網絡!”爭取格魯烏的支持還是為了英特網的建立,英特網本來剛開始就是軍用的,新科技當然會首先運用到軍事領域。這不是諷刺,而是各種新科技的必經之路。
“關于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工作中的一些反滲透工作,土耳其斯坦的邊防壓力非常大,烏茲別克人屬于跨境民族,有一部分在阿富汗境內,當地的槍支走私和很多犯罪都非常猖獗,不知道我們主席團的意見是什么?”剛剛回到盧比楊卡的伊特瓦索夫看到了這份報告,聯想起來了別的事情,因為他順便去了一趟波羅的海三國,感受大了不太友好的氣息。
“我們這么多士兵,從三十萬內衛軍和三十萬邊防軍中挑選士兵,成立專門對付這種事件的部隊,人數在一千到一千五百人左右,要成立兩支,一支叫阿爾法、一支叫信號旗。成軍之后先拉到一些地區參加實戰。”謝洛夫很冷淡的說道,“至少要讓這些士兵手上沾血,這兩支部隊以后就專門對付那些武裝匪徒了”
歷史上阿爾法小組第一戰,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奪占了戒備森嚴的阿富汗總理府,生擒阿富汗革命委員會主席兼政府總理阿明。和信號旗特種部隊同為克格勃最為精銳的武裝力量,謝洛夫對這兩支部隊抱有很大的期待。(未完待續。)
ps:明天絕不這么晚才更新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