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上次回國不同,軍事管理總局現在有第一副局長羅曼打理,和謝洛夫出國之前沒有什么不同,可以說羅曼這位經驗豐富的老牌特工,處理了很多讓謝洛夫都感覺到非常棘手的問題,“我們已經選定了裁軍的部隊,大部分部隊都是在內地軍區!這個過程自然并不輕松,在國防部那邊受到了很多的壓力,不過謝列平主席和第一書記溝通之后,國防部那邊還是同意了我們選擇的裁軍部隊!”
羅曼在老一批的內務部干部中,算是極少數非常喜歡享受生活的干部,在談論工作的時候也不愿意在辦公室中,而是選擇散步或者吃飯的時間,更加柔和的達成自己的目的。
“哪個軍人愿意看到自己的軍隊人數變少呢?不過有些部隊的高素質指揮官讓他們轉到地方去工作實在是有些可惜,我們應該在其中選拔一下,列出一個名單讓這些指揮官進入到邊防軍和內務部隊中任職,是不是會更加好一些,這樣也可以讓我們克格勃的武裝力量更加的專業,把真正應該淘汰的淘汰掉,而專業性強的指揮官應該保留!”謝洛夫提議道。
謝洛夫怎么也算是個有軍銜的人,十分能夠理解國防部的老將帥對赫魯曉夫裁撤軍隊的不滿,但第一書記的命令他必須要監督照辦,裁軍雖然是命令,但這個過程中卻可以靈活的轉圜一下,這對克格勃其實也算是一件好事。
算上這一批裁軍的數量,蘇聯已經累計裁軍二百三十萬,龐大的紅軍越來越變得不這么高不可攀,加上一直在打擊波拿巴主義份子的行動,相信赫魯曉夫認為紅軍不會在出新朱可夫元帥那種總是伸手干涉政務的軍人了。
紅軍越來越弱對克格勃其實是有利的,想想看如果紅軍的人數還是這么龐大。就算是克格勃對紅軍也無法制衡,紅軍的人數越少,才能顯示出來克格勃的制衡性。有對比才有價值,赫魯曉夫在拆掉克格勃之后,才越來越發現,對于紅軍桀驁不馴的軍人。還是需要用克格勃這種機構才更加得心應手。
“內務部隊和邊防軍確實需要一批專業的中級軍官,可以把我們素質不夠的軍官淘汰,這樣可以淘汰掉應該淘汰掉的,保留真正需要的軍官!”羅曼點點頭認可了謝洛夫的判斷,吃掉紅軍的裁撤軍官,可以讓克格勃的那些武裝力量更加專業,“對了,秋季征兵的工作已經完成了,今年我們在中亞進行了大規模的征兵。人數大概有五萬七千人,大部分將進入內務部隊,按照你的想法,很大一批人將替換在中東地區的顧問團,剩下的人將會在阿塞拜疆訓練營作為伊拉克的教官,陪同一起訓練!具體的資料在我的辦公室,你要不要看看?”
“羅曼局長,這就不用了。我原來還是在你的指導下工作!對于你的能力一直都很欽佩,其實我認為謝列平主席全面啟用學歷高的干部有些著急了。有些老干部的工作經驗不是學歷高就能代替的,不過我也沒有辦法阻止!”謝洛夫帶著歉意的語氣說道,“但我一直在想辦法找地方讓你們這些老資格的肅反工作者有發揮的余地,我認為目前伊拉克共產黨,就非常需要你們這些明白殘酷斗爭性的干部進行指導”
推翻伊拉克王國的政變,其實美國和蘇聯合力的結果。美國自然是早就在和卡塞姆接觸,只是沒想到卡塞姆那個民族主義者,剛剛上臺就廢除了用來封鎖蘇聯的巴格達條約,并且退出了組織,偷雞不成蝕把米的美國向來采取的是務實的方陣。只要有利用價值對象,美國向來不在乎自己是不是被對方打臉,歷史上在卡塞姆退出巴格達條約組織之后,美國仍然沒有放棄和卡塞姆的接觸,最終利用卡塞姆對共產主義的疑慮,鏟除了擁有將近三十萬成員的伊拉克共產黨,雖然丟了伊拉克,但也沒有讓親蘇聯的勢力站到便宜。
但知道歷史的謝洛夫怎么可能讓這種事情重演,在卡塞姆上臺之后立刻就進行第二輪的運作,推出了伊拉克的什葉派出來對卡塞姆開火,原因很簡單,卡塞姆的軍官階層是遜尼派比較多,雖然沒大風吹掉了幾次火苗,但在謝洛夫這個縱火者的一次次點火之下,終于爆發了鎮壓什葉派的事件,點燃了伊拉克內戰的導火索。
謝洛夫看遍歷史,就沒發現不能打的共產黨,尤其是在冷戰早期社會主義陣營戰力爆表的時代,伊拉克派到阿塞拜疆的黨員,在軍事訓練上有邊防總局幫助,他不擔心!但是政治方面的滲透,還是需要加強一下。羅曼那個時代一大批的內務部干部,恰恰在這方面都有很多的經驗。
“你想要在伊拉克的武裝力量中,同時培養政工干部?”羅曼馬上就理解了謝洛夫,這是希望羅曼能找到一批這樣的干部,重新出山為伊拉克共產黨培養一批政委以及內務部的干部。
“是的,伊拉克共產黨在伊拉克現在的局勢中,屬于最小的勢力!我和謝列平主席的意見是,不要試圖撩撥別的勢力,刺激那些勢力的神經!伊拉克是個宗教氣氛濃厚的國家,如果伊拉克共產黨太高調了,很容易形成群起攻之的的局面,而且很容易得到宗教勢力的支持,處在弱勢必須要集中自己的力量,防止被敵人滲透!政工人員是必須的,保證黨員的忠誠才能有更大的發展,不然直接被人滅了,在美好的愿望都無法實施!”謝洛夫肅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