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迪威聞聳了聳肩,表示你怎么可以這樣?
鐘毅又環顧眾人問道:“你們是不是也很想提出同樣的問題?”
沒有人點頭,也沒有人吭聲,隨著時間流逝,隨著鐘毅戰績的增長以及職務的晉升,現在已經沒人再敢在他面前放肆了。
現在就連王賡這戰區參謀長,面對鐘毅之時,說話也要思量。
鐘毅又說道:“你們一定在想,國軍與日軍的戰力對比頂多也就一比二,現在我們跟日軍的兵力都是50萬人,而且日軍在兵器層面還占據壓倒性的優勢,所以這仗,我們遠征軍勝算渺茫,對嗎?”
還是沒有人敢吭聲。
只有王賡小聲說道:“總座,我們只是擔心……”
“受慶兄,你其實完全不用顧忌我的面子,我還沒有那么脆弱。”鐘毅道,“如果連聽取手下意見的雅量都沒有,我還當什么戰區長官?”
停頓了下,鐘毅又接著說道:“但關于這次第二次曼德勒會戰,我覺得,我有必要跟你們認真的說說,這一仗,我們不僅有贏的機會,而且機會還非常大!不是吹,我覺得這次會戰我們的贏面,至少在七成以上!”
聽到這話,在場的所有參謀頓時面面相覷。
史迪威聽了后卻是精神一振,急切的問道:“鐘,說說你的依據。”
“我的依據其實非常的簡單。”鐘毅淡然道,“日軍只是徒有其表,他們雖然往緬甸戰場投放了50萬人,但是真正所能發揮出的戰斗力,也就三到五個師團!”
“日軍只能夠發揮出三到五個師團的戰斗力?”史迪威錯愕的問道,“鐘,你為什么會得出這樣的結論?這太不可思議了!”
王賡和十幾個參謀也是面面相覷。
鐘毅這話,完全超乎他們的想象。
鐘毅居然覺得,日軍的20個師團只是擺設,只能發揮出三到五個師團的戰力。
鐘毅說道:“我會得出這樣的結論,其實很簡單,因為小日本的高級將領缺乏指揮大兵團作戰的經驗,石原莞爾這人雖然狂妄,但其實還是系統學過大兵團作戰的,但是取代石原莞爾的梅津美治郎對大兵團作戰卻是一竅不通!”
史迪威道:“梅津美治郎對大兵團作戰一竅不通?何以見得?”
鐘毅說道:“這點可以從諾門坎戰役中得到印證,梅津美治郎但凡對大兵團作戰有一丁點研究,關東軍就早已贏得諾門坎戰役。”
“是嗎?”史迪威道,“可據我所知,在諾門坎戰役中,蘇軍無論兵力還是飛機、火炮以及坦克等兵器的數量上,都要遠超日軍,所以日軍的失敗,應該跟梅津美治郎的指揮沒有太大的關系,難道不是嗎?”
“不,史迪威將軍你完全錯了,這就是梅津美治郎,還有他的前任植田謙吉的錯!”鐘毅沉聲道,“要不是他們對大兵團作戰一無所知,關東軍就會毫無懸念贏得諾門坎戰役,因為日軍的戰斗素養要遠遠勝過蘇軍,而人,才是真正決定勝負的決定性因素!”
(本章完)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