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第一更到!求訂閱,求月票!感謝書友風云黑馬、光輝的憲章的打賞!
巴拿馬運河要高于海平面,因此,船只要通過巴拿馬運河的時候,需要通過水閘來提高高度。船只從大西洋通過運河到太平洋時,先經由利蒙灣內長約11公里的進口航道到達加通水閘。在加通有連續3座水閘將船只升高26公尺,進入加通湖。加通湖系由查格雷斯河上的加通水壩攔蓄而成,湖水源自阿拉胡埃拉湖(又名馬登湖;由馬登水壩攔蓄而成),面積425平方公里,水深14~26公尺不等,至甘博阿長約37公里。切穿大陸分水嶺的蓋拉德人工渠(又名庫萊布拉水道)就是從甘博阿開始的。這條人工渠平均水深約13公尺,延伸約13公里至佩德羅米格爾水閘。佩德羅米格爾水閘將船只降低9公尺,進入高于海平面16公尺的米拉弗洛雷斯湖。船只通過一條長約2公里的水道,在米拉弗洛雷斯由兩級水閘降低至海平面。運河的最后一段是挖掘而成的進口航道,長約11公里,船只經此進入太平洋。
因此,美軍只需要炸毀巴拿馬運河上的水閘,水壩以及人工渠,就能夠將整條運河徹底的報廢掉。而中國想要修復運河,也需要話費大量的時間。雖然,美國為了修建這條運河,耗費了大量的資金,但為了美國的國家安全,他們卻不得不親手炸毀運河,以免中國海軍的強大艦隊能夠輕易的通過運河進入大西洋。美國海軍現在還沒有能力抵御中國海軍。他們只能通過炸毀運河。減緩中國艦隊進入大西洋的時間。為美國海軍爭取足夠的時間。
美國海軍陸戰隊第3師在巴拿馬灣沿岸僅僅部署了一個團,三千余人的兵力。在兩座小型要塞被中國海軍的‘唐級’戰列艦摧毀之后,該團的團長就知道他們受不住了,連忙給師部發去了電報,并且請求撤退。這個時候,海面上的四艘‘唐級’戰列艦以及開始炮擊美軍的防御陣地了!
美軍的運河兩邊,修建了一些了的戰壕,碉堡。永久火力點,并且有鐵絲網攔截看來。但是,這些防御工事在‘唐級’戰列艦的381毫米主炮面前,顯得是那么的脆弱。
當陣地被炮擊的時候,美軍只感覺一陣地動山搖,就仿佛是發生了地震一樣。不少沒有及時撤離陣地的美軍士兵,生生的被震死在了陣地上。美軍的戰壕、碉堡以及永久火力點,在猛烈的炮擊當中被摧毀。這樣的毀滅性的打擊,根本就不是人力能夠相抗衡的,美軍當即撤離了海岸附近。向內陸撤退。
而中國海軍陸戰隊第五師的部隊,輕易的就完成了登陸。期間,無一傷亡。到了上午11點的時候,海軍陸戰隊第51團已經登陸完畢,全團開始沿著運河向東進攻,逐步清理防守運河的美軍。
而美國海軍陸戰隊第3師師長劉易斯少將,在得知中國海軍陸戰隊登陸之后,意識到了要守住巴拿馬運河那完全是沒有可能的了。他再向國內請示之后,立刻下達了炸毀運河的命令,同時,命令主力部隊向東撤離,準備從科隆港登船,離開巴拿馬,返回國內!
“轟!轟!轟!”密集的爆炸聲在運河兩岸響了起來。美軍的工兵在接到命令之后,引爆了炸藥。運河上的水閘、水壩以及人工渠,在爆炸當中完全被炸毀了。積蓄起來的河水,向兩端奔騰而下,露出了黝黑的運河底部。
在甘博阿美軍海軍陸戰隊第3師師部,劉易斯少將看著運河被炸毀,心里也是充滿了感觸。投入了巨資修建的運河,才通航了短短兩年的時間就被炸毀了,早知道會這樣的話,還不如不修建。這主要是當時美軍也沒有料到戰爭會這么快就爆發了。如果戰爭能夠推遲兩年爆發的話,美軍海軍的實力將進一步的增強,并不會遜色于中國海軍多少。這樣的話,美國海軍就能夠通過運河進入太平洋,和中國海軍決戰了,只要美國海軍能夠擊敗中國海軍,獲得東太平洋地區的制海權,那運河也自然就保住了。可是,戰爭在這個時間爆發,美國海軍的造艦計劃都還沒有完成,實力也比不上中國海軍。為了自保,美國只能炸毀運河,爭取時間。這樣做雖然損失非常大,但也總比中國海軍殺入大西洋,將美國海軍全部消滅,然后滅掉美國要好得多。
“將軍,所有的爆炸點都已經起爆了,運河已經被全部摧毀了,現在,中國人正在向我們這里趕來,我們還是馬上前往科隆吧!”參謀長保羅上校建議道。
“好的,讓1團遲滯中國人的進攻,其余的部隊,立刻撤往科隆,準備撤離巴拿馬!”劉易斯少將下達了命令。國內已經傳來了新的命令,他的海軍陸戰隊第3師將撤回佛羅里達休整,然后投入到瓜德羅普島。美國海軍陸戰隊第2師在瓜德羅普島損失慘重,并且始終無法消滅島上頑抗的中國守軍,這讓美國方面非常的不滿,希望將海軍陸戰隊第3師也掉過去,剿滅島上的中國守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