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第二更到!求訂閱,求月票!感謝書友9203302、lzh、古靈鳳凰、.傾城之戀。、的月票!
俄軍的‘秋季攻勢’開始的時候,俄國第1集團軍由3個軍(第3、4和20軍)組成,并得到5個騎兵師和第5步兵旅的支援。第2集團軍由6個軍(第1、2、6、13、15和23軍,前2個軍后來調到第1集團軍)組成,并得到3個騎兵師和第1步兵旅的支援。這2個集團軍的兵力分別是20萬和25萬,他們在數量上已大大超過了與他們對峙的德國第8軍團。但是,俄軍在戰前完全缺乏作戰準備,這是這次戰役中的決定因素之一。
除人數外,德國軍隊在各方面都要強于俄國軍隊。德軍由馮?普里特維茨將軍指揮,下轄4個軍(第11、17和20軍以及1個預備軍)以及各種守備部隊和第1騎兵師。德軍與俄軍的兵力對比是:步兵為11.7,騎兵為12.7,處于劣勢。這種數量上的劣勢,因德軍出色的組織,管理和領導而得到充分的彌補。
德國第8軍團有四位杰出的高級軍官,他們在穩重的第二任司令興登堡將軍的領導下,共同奪取了這次戰役的勝利。參謀長魯登道夫剛毅自信,聰明能干,精力充沛;馮?格呂納特將軍是一位十分稱職的軍需部長;弗朗索瓦將軍是位天才的,富有冒險精神的軍長,他取得了最具決定性的戰術成果;總參謀部的麥克斯?霍夫曼上校既思路活躍。思維深邃。又喜歡享樂。自在逍遙。他也許是他們中間最出色的一位。
與高水平的德國將軍相比,俄軍指揮官的素質實在很低。日林斯基雖然指揮過1個騎兵師,但他在大部分時間里搞的是參謀工作,因此并沒有得到部屬的信任。倫南坎普夫和薩姆索諾夫曾因在中俄戰爭中指揮出色而贏得很高的聲譽,但在那次戰爭中,他們曾互相吵了起來(據說是在一個火車站上)。有人認為這便是倫南坎普夫在這次戰斗中與另一位集團軍司令官缺乏合作的原因。
日林斯基命令第1集團軍于8月17日越過邊境,向因斯特堡-安格堡一線進軍。倫南坎普夫將動用他的大部分騎兵切斷德軍左翼與柯尼希斯貝格的聯系。統帥部的總計劃是要第1集團軍在第2集團軍之前向前推進,以便吸引德軍。然后由第2集團軍攻擊德軍側翼和后方。因此,薩姆索諾夫定于8月19日越過邊境,他的第一個目標即拉斯騰堡-塞堡一線,離邊境大約43公里。
倫南坎普夫按指定日期于8月17日越過邊界,不久,他的第3軍就與德軍第1軍接上了火。那天的戰斗是在施塔盧波嫩附近進行的,雙方均傷亡慘重,進展甚微。17-18日夜里,德軍向貢賓嫩撤退,俄軍以緩慢的速度尾隨其后。于19日傍晚也到達貢賓嫩。而德軍則于當天午夜從這里撤退!
戰役初期,德軍第8軍團指揮官普里特維茨和參謀長瓦爾德澤指揮不利。使得德軍無法打退俄軍的進攻。最終,小毛奇解除了他們兩人的職位,換上了馮?興登堡將軍和埃里希?魯登道夫將軍分別任東線德軍總司令和參謀長。
興登堡和魯登道夫于8月23日下午到達馬林堡。德軍在一名被打死的俄國軍官的筆記本里發現了一份文件,文件上記載著俄軍發動集中攻勢的詳細計劃。興登堡并沒有說明這一情報是什么時候到手的,但據推測大概是在他抵達之時得到的。很明顯,這份情況的獲得使德軍司令部對倫南坎普夫的動向沒有把握。直到25日,根據一份被截獲的無線電報,德軍司令部清楚地得知倫南坎普夫的行動非常緩慢,因此魯登道夫決定在其正面只擺上1個騎兵師(欠1個旅)。
薩姆索諾夫的第2集團軍最終于8月21日和22日拖拖沓沓地超過邊境,這個日期大大落后于預定時間。在日林斯基的嚴令之下,他的部隊未等動員完畢就出發了。由于運輸設施不完備,供給體系雜亂無章,士兵缺少食品,而且要在擁擠的沙質小徑上行軍,部隊的情況非常糟糕。
而這個時候,德軍已經完成了反擊的主編,于8月24日發起了反擊!經過幾天慘烈的激戰過后,德軍取得了戰場的優勢!
8月29日和30日,德國3個軍向俄軍中央發動了強大攻勢,毫不留情把他們趕到正等著他們的弗朗索瓦部隊陣前。弗朗索瓦的軍已封鎖了俄軍沿奈登堡-維倫貝格一線撤退的道路。俄軍的第二集團軍遭到了德軍的猛烈進攻,經過兩天的苦戰之后,俄軍第二集團被殲滅。在這一戰當中,德軍抓了9.2萬俘虜,打死了7萬俄國士兵,繳獲和破壞了俄軍的所有大炮和運輸工具,而他們自己僅傷亡了1.5萬人。
倫南坎普夫并沒有努力支援被打敗的薩姆索諾夫,而是依然在韋勞-蓋爾道恩-安格堡一線緩慢地,無精打采地行動。他的末日也即將到來。在后來的馬祖里湖戰役中,他被趕出了東普魯士,并損失了大約6萬名士兵和150門大炮。
俄軍‘秋季攻勢’慘敗的后果是十分嚴重的。協約國曾對俄國這臺“蒸汽壓路機”寄托著極大的希望,俄軍第2集團軍的迅速崩潰給協約國造成了極大的震撼,同時也讓協約國知道,要想擊敗德國恐怕將非常的困難,至少得付出巨大的代價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