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第二更到!求訂閱,求月票!
11月11日,北京,新華宮。中國和英法聯軍在沙特王國的激戰已經進行了一個星期了,今天晚上,王毓澤召見內閣和軍方的重臣,對當前的局勢進行討論。
“在沙特王國的沙漠之中,我們勇敢的士兵們,正在和英法聯軍激戰,雖然我們在兵力上處于劣勢,但是,我們卻擁有英法聯軍沒有的優勢,最后的勝利,肯定是屬于我們的!下面,由總參謀長向大家介紹最新的戰場情況!”王毓澤的話語中,透露出務必堅定的信心。這一場和英法聯軍的大戰,中國不會輸,也不能輸。要不然,之前的所有努力就都白費了。并且,中東地區的歸屬,更關系到了日后中國的未來,中國必須用盡一切的辦法,去贏得這場戰爭的勝利。
總參謀長熊武向王毓澤行禮之后,然后說道:“帝國軍隊和英法聯軍的戰場,主要在兩處,一處是海上。目前,帝國海軍印度洋艦隊的主力,和英法海軍在曼德海峽對峙。現在,曼德海峽的航道已經被完全封鎖,任何船只都無法從這里通過。不過,我們雙方的海軍都還算比較克制,到目前位置,都沒有改變這種現狀的意思!”實際上,并不是中國海軍不想改變這種現狀,而是無能為力。英法海軍在曼德海峽北面,集結了六艘新式戰列艦,所有的主炮,全部對準了主航道,中國海軍的戰列艦一旦進入其中。將遭到圍攻。沒有那一艘戰列艦能夠抵抗得了。同樣的。中國海軍印度洋艦隊的兩艘‘秦級’戰列艦和兩艘‘中華級’戰列艦,也從南面封鎖了曼德海峽的主航道,雖然四艘戰列艦只有32門305毫米主炮,但這樣密集的火力,英法海軍中也沒有那艘戰列艦能夠抵抗得了。因此,雙方海軍隔著曼德海峽,進入了僵持階段,誰也無法奈何得了誰!
“另外一處戰場。則是沙特王國西部的陸地戰場。目前,英法聯軍處于攻勢,我軍處于守勢。特別是麥地那戰場,英法聯軍投入了十萬人,我們打的非常艱苦。不過,在士兵們的頑強抗擊之下,英法聯軍損失慘重,到現在已經傷亡近半了,但依舊沒有能夠占領麥地那。絕大部分的麥地那城區,都處于帝國軍隊的掌控之中。在麥地那的戰斗中。沙特王國的軍隊和平民,也表現出了非凡的勇氣。他們雖然戰力比較弱,但是卻非常勇敢,敢于和英法聯軍同歸于盡。綜合這些因素,雖然麥地那的局勢比較危急,但我軍守住麥地那,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問題!”總參謀長熊武說道。
“熊大人,不知道我軍的傷亡有多少?”內閣首相楊華提問道。英法聯軍損失近半,恐怕中國軍隊的損失也不少吧!中國軍隊雖然比英法聯軍強大,但也強的有限。
“到目前為止,最新的戰報顯示,駐防麥地那的陸軍第十五師和海軍陸戰隊第八師,一共傷亡了八千余人,其中,陣亡兩千一百多人,重傷一千八百多人。”總參謀長熊武說道。不過,沙特王國的軍隊和平民的傷亡,則沒有被算在里面。據不完全統計,沙特王國的兩個師,也傷亡過半了,麥地那城內的沙特平民,更是損失慘重。
差不多一比六的戰損,這個比例,倒是讓大家比較滿意。英法兩國畢竟屬于老牌的強國之一,中國軍隊想要打出一比十以上的戰損,還是非常困難的。
“熊大人,我們在沙特王國只有八個師的軍隊,差不多只有英法聯軍的三分之一。為什么不能多調遣一些軍隊去沙特王國?”外交大臣伍廷芳詢問道。如果派往沙特王國的軍隊足夠多的話,部隊也就不會陷入苦戰了。
“在中東地區作戰,因為氣候和地理環境的原因,我們無法派遣太多的軍隊,要不然的話,后勤補給就會把我們給壓垮。為了維系八個師在前線的作戰,沙特王國已經組織了三十萬人的運輸隊伍了。如果再增派一個集團軍的話,運輸隊伍還得翻倍才行!”總參謀長熊武苦笑道。
聽了這個解釋之后,大家都點頭表示贊同。現代戰爭,打的就是后勤,特別是中國軍隊裝備了大量的重武器之后,對后勤的要求更為嚴重。如果不能保證后勤的暢通,即便派遣再多的軍隊,也是送死。
“那為什么英法聯軍可以在中東集結幾十萬軍隊?難道他們的后勤壓力就不大嗎?”也有人提出了這樣的疑問。中國陸軍和英法聯軍的裝備相差不多,既然中國軍隊后勤壓力重,那英法聯軍同樣也該如此啊!但現在的結果卻是,英法聯軍在中東已經集結了差不多五十萬的大軍了。
“英法兩國離中東地區更進,比如法國,從法國南部的港口出發,只需要穿越地中海就行了。埃及又是英國的殖民地,他們可以得到很大的幫助。而帝國到中東的距離,高達萬里,難度更大。另外,現在沙特王國的戰場,主要集中在沙特王國的西部地區,這里靠近紅海,而整個紅海都在英法海軍的控制之下,他們的后勤補給線和我們相比,要近得多。”總參謀長熊武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