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亞地區東部,巴爾喀什湖地區乃至咸海地區,從漢朝起,就是中國的領土。漢臣時設立西域都護府對這些地區進行管轄,唐朝時設立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對西域進行管轄,確立中國對中亞地區的統治。但是,唐朝之后,中國再沒有哪個朝代繼續統治這些區域,這些國土,也漸漸淪喪于其他國家。
近代以來,北極熊俄國,無疑是侵占中國領土最多的國家。從17世紀末期開始,俄國一直尋求在東方的出海口。我國的黑龍江,是西伯利亞東南流入太平洋的惟一可以通航的大河,俄國為奪取黑龍江口而不斷侵略中國。1689年,中俄訂立《尼布楚條約》劃定中俄邊界,中俄因此保持了100多年的正常關系。1840年以后,俄國逐步向黑龍江流域擴張。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后,俄國趁火打劫,派普提雅廷公使與清政府談判邊界問題。1858年5月20日,英法聯軍攻占大沽時,俄國軍隊趁機逼迫清朝的黑龍江將軍奕山簽訂了不平等的中俄《璦琿條約》,主要內容是:1、黑龍江以北60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割讓給俄國,把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劃歸俄國所有。2、烏蘇里江以東大片土地歸中俄共管。3、準許俄國在松花江、烏蘇里江和黑龍江一帶貿易,俄國在三江江面上享有航行權。
《璦琿條約》是俄國逼迫清朝地方官員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是非法的條約,因為地方官員沒有權力代表國家簽訂對外條約。此外。奕山只有手書畫押。而未用印。清朝廷始終沒有承認這一非法條約。
1860年6月,俄國強行占領海參崴;10月,清政府分別與英法簽訂《北京條約》;11月14日,俄國又強迫清政府訂立中俄《續增條約》,即中俄《北京條約》。條約的主要內容有:烏蘇里江以東40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割歸俄國;中西部邊界未定的走向,應順山嶺、大河之流及現在中國常駐卡倫(哨所)等處;俄國在庫倫(今烏蘭巴托)、張家口、喀什噶爾等地免稅貿易、設立領事并享有領事裁判權。
從《璦琿條約》到《北京條約》,短短兩年時間,俄國從中國強占10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1861年6月。中俄雙方代表又簽訂《勘分東界約記》,這次勘分了興凱湖以南的陸界、水界,只是在地圖上劃一條紅線,說明兩國以黑龍江和烏蘇里江為界,并沒有標明江中邊界線的確切位置。
在中國西北邊疆,俄國很早就對巴爾喀什湖東南地區進行武力擴張,以便把它的國界向中國境內推移。1862年8月,俄國軍官巴布科夫作為談判代表,與中方代表烏里雅蘇臺將軍明誼在塔城舉行勘分西北邊界的談判。這次談判以俄方代表無理離去而中斷。此后,俄國開始了大規模的侵略行動。不斷派兵進犯塔爾巴哈臺、科布多及伊犁所屬各卡倫,清軍對俄國的入侵也予以還擊。
1864年6月。俄國趁新疆各族民眾起義之機,出兵新疆伊犁地區,逼迫中方代表訂立了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割占了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44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到1881年,中俄雙方又簽訂《伊犁條約》,俄國割占中國西北地區7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俄國是近代對華侵略的列強中,侵占中國領土最多、獲得權益最大的侵略者。
阿拉木圖以東十公里,是第五集團軍的指揮部。4月4日晚上,第五集團軍司令劉志業中將召集第五集團軍以及第一騎兵軍下屬的各師旅長,召開對阿拉木圖進攻的戰前會議。
“各位將軍,中亞地區,自古以來都是中國的固有領土,滿清無能,喪權辱國,丟失了大量的領土。現如今,帝國和俄國大戰,正是一舉奪回這些領土的好時機。開戰之前,皇帝陛下特意發了一封電報給我,要求我軍,在這一次的戰斗當中,一定要擊敗俄軍,盡可能的多占領一些土地,把失去的土地,加倍的奪回來。現在,東北戰區的戰斗已經快要結束了,北方戰場也在積極的準備之中,一旦獲得勝利,我們將徹底的恢復漢唐時期的榮光。因此,在這一戰當中,我們必須要擊敗俄軍,并且占領更多的土地,最好將整個中亞都囊括在我們的手中。希望各位將軍,在這一戰當中必須盡全力!”第五集團軍司令劉志業中將嚴肅的說道。為國家開疆擴土,無疑是每一個帝國軍人的理想。這一次,第五集團軍和第一騎兵軍,不僅僅要收復被俄國侵占的領土,還將占領更多的領土,增強中國在中亞這個戰略要地的影響力。
“司令放心,屬下一定衛國死戰!”所有人都高聲的回答道。
“很好!接下來,由參謀長布置具體的作戰任務!”劉志業中將滿意的說道。
“下面,我把下一階段的具體作戰任務部署一下。在進攻阿拉木圖的戰斗當中,第二師和第五師擔任主攻,第六十六師擔任預備隊。第一騎兵軍的任務,則是包圍阿拉木圖,如果有俄軍突圍,第一集團軍的任務的消滅這些企圖突圍的俄軍。第三十八師和第三十九師的任務,則是向北方進軍,準備攻占巴爾喀什湖地區,阻擊俄軍的援軍。在攻下阿拉木圖之后,第五集團軍將留下一個步兵師,第一騎兵軍留下兩個騎兵旅,繼續掃蕩土耳其斯坦總督區的其他幾個州。我們的主要作戰方向,將轉移到草原總督區。總參謀部命令我們,在合適的時候,將北上切斷西伯利亞大鐵路。確保北方戰場的勝利。”參謀長林斌少將向大家介紹道。毫無疑問,對于攻克阿拉木圖,大家并不擔心,這根本就不是問題。至于俄國人派來的援軍,也并非是不可戰勝的。真正的困難,在于切斷西伯利亞大鐵路。作為俄軍對東西伯利亞地區戰場的生命線,俄軍對于西伯利亞大鐵路的保護,也是非常看重的。所以第五集團軍要切斷西伯利亞大鐵路,阻擋西面俄軍對東西伯利亞地區的增援和東西伯利亞地區俄軍向西面逃竄,任務非常的艱巨。不過,大家并不擔心。雖然任務艱巨,但如果獲得成功的話,自然也是天大的功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