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參崴作為俄國在太平洋沿岸最重要的一個港口,受到了俄國的重視,特別是在中國崛起之后,俄國更是加強了對海參崴的防御,依靠海參崴周圍的地形,已經建設了一系列的以堅固的要塞和堡壘為依托的防御工事,部署了大量的岸防炮,最大口徑的岸防炮,為280毫米的新式岸防炮,對中國海軍的戰列艦,都有很強的威脅。這樣的防御工事,不說固若金湯,但要攻破的話,恐怕也得付出難以想象的代價才行。
海參崴北部為高地,東、南、西分別瀕烏蘇里灣、彼得大帝灣和阿穆爾灣。城市及港區位于阿穆爾半島頂端的金角灣沿岸。金角灣自西南向東北伸入內地,長約7千米。金角灣南側隔東博斯普魯斯海峽,有俄羅斯島作天然屏障。海灣四周為低山、丘陵環抱,形勢險要作為沙俄帝國在太平洋上最重要的基地,海參崴(符拉迪沃斯托克)從1895年后便成為世界上五大最堅固的海岸堡壘之一。
1877年,東西伯利亞軍區工程兵司令p.f.溫特伯格上校開始籌劃在這個遠東重要的港口修建防御工事,他的設計方案交給v.p希羅科夫上校來負責執行。一年后,最初的海岸防御工程完成。此后,該堡壘的第一任工程兵司令k.s,切爾諾克尼日尼科夫加固了海岸炮兵陣地,并在凹世紀80年代初構建了第一個瀕海永久性防御工事。甲中日戰爭前后,工程兵上校k.i,維利奇科設計了一個系統的陸地防御工事方案,在這一方案基礎上,v.i日加爾科夫斯基和s.f奇日上校開始構筑要塞的幾個主要堡壘:1、2、3號堡壘,4、5號多面堡,以及三個眼鏡壘,堡壘之間由有胸墻保護的塹壕相連。此外,在錫霍特山脈和阿加瑟利德半島分別修建了“俄羅斯堡壘”和口號要塞,這些防御工事與同期修建的旅順口要塞都頗為類似。
1896年,工程兵將軍a.p萵高南德提出的要塞升級方案獲得海參崴要塞工程兵司令a.p紹辛少將的贊成。修建了包括在俄羅斯島構筑的一個堅固的223號海岸炮臺,裝備有五門280毫米和10門240毫米海岸炮,統稱俄羅斯島要塞。在俄羅斯島要塞烏蘇里灣對岸同樣修建秋麗金半島要塞,包括240毫米、152毫米的鐵道炮,作為海岸防御體系來掩護敵人從海上攻占海參崴的可能性。為了保衛市中心,阿列克塞耶夫總督撥出專款,在金角灣東北山上修建了盧家洼亞要塞,在第二條河后方縱深位置,臨近市中心補修了第一條河要塞,使得整個海參崴要塞從外到內被聯為整體。
中國海軍分艦隊現在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海參崴的海防要塞,包括海參崴的瀕海防御工事,俄羅斯島上的俄羅斯堡壘,以及秋麗金半島要塞。
下午5點,在落日的余暉之中,中國海軍分艦隊進入了烏蘇里灣,兩艘戰列艦打頭,后面的三艘重巡洋艦,這一次的目標,是俄羅斯島要塞。這座要塞,有著5門280毫米海岸炮和10門240毫米海岸炮,以及大量的152毫米海岸炮。
中國艦隊停留在離俄羅斯島上10公里遠的地方,俄羅斯島上裝備的海岸炮,都是最新式的海岸炮,射程都在10公里以上。只不過,在這個距離上,俄國人的準頭確實不太好,而中國海軍,則可以發揮出還算不錯的炮擊水平。
“開炮!”下午5點10分,李海濤中將下達了開火的命令。兩艘戰列艦上的12門305毫米艦炮和三艘重巡洋艦上的12門280毫米艦炮,對著俄羅斯島要塞,開始了炮擊。12枚三百多公斤的穿甲彈和12枚近三百公斤的穿甲彈,狠狠的砸向了俄羅斯島要塞。
“轟!轟!轟!”震天的爆炸聲響起,俄羅斯島要塞,爆發出一道道的火光。
硝煙散去之后,俄羅斯要塞的5門280毫米岸防炮和10門240毫米岸防炮也開始了反擊,一顆顆的炮彈落入海中,濺起一道道的沖天水柱。
“老毛子的要塞還真是堅固,居然能夠硬抗305毫米艦炮的轟擊!”趙洪才準將放下手中的望遠鏡,感嘆道。剛剛的炮擊之中,明顯有一枚炮彈是命中了目標的,但是卻沒有擊穿俄國岸防部隊的要塞。
“戰斗才剛剛開始,一枚炮彈不行,那就多來幾枚!總會摧毀他們的要塞的!”李海濤中將堅定的說道。
ps:第二更到!求訂閱,求月票!(未完待續。)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