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了?”尼古拉大公皺著眉頭問道。
“大公閣下,中國人的騎兵出現在了恰克圖以北的地方,切斷了恰克圖和烏蘭烏德的聯系。恰克圖的守軍,已經被包圍了!”副官說道。
“什么?中國人的動作怎么可能這么快?直接給屠格涅夫少將下命令,要他準備擊敗中國人的騎兵,重新打通和烏蘭烏德的聯系。如果,如果實在不行的話,就撤退到烏蘭烏德吧!”尼古拉大公黑著臉說道。恰克圖被攻破之后,中國軍隊將兵臨烏蘭烏德城下,他想要在烏蘭烏德和中國軍隊打一場會戰的目的就無法達到了。并且,整個烏蘭烏德的守軍,還有可能被殲滅,這讓他非常的生氣。
“是,大公閣下!”副官急忙去發電報去了。
出現在恰克圖以北的中國騎兵,正是第三騎兵軍第九旅的部隊,他們率先出發,奔襲了幾十公里,繞道了恰克圖的北方。在他們的后面,則是第三騎兵軍的主力。第九騎兵旅僅僅一個沖鋒,就殲滅了屠格涅夫部署在恰克圖北方的一個營的部隊,從北面將恰克圖圍困了起來。
現在的恰克圖,已經慌亂成了一團了。隨著中國騎兵出現在恰克圖的北方,西方也出現了中國的騎兵和步兵,而東方,也發現了數萬中國軍隊正在快速的向北異動。毫無疑問,中國軍隊這是想要一舉將恰克圖的十萬俄軍全部吃掉了。
“屠格涅夫,不能再猶豫了,中國人是想要把我們全部吃掉,再不走的話,恐怕就來不及了!”米哈耶爾少將焦急的說道。
沒有接到命令,屠格涅夫少將還是有些猶豫。好在,他們并沒有等多久,尼古拉大公的命令就下達了。
“命令第6哥薩克騎兵師做好準備,二十分鐘后向中國人的騎兵發起攻擊,讓他們見識一下,什么是真正的騎兵!”接到尼古拉大公的命令之后,屠格涅夫少將立刻做出了部署,準備派遣他的哥薩克騎兵師,為駐防恰克圖的俄軍打開向北撤離的道路。
哥薩克是一群生活在東歐大草原(烏克蘭、俄羅斯南部)的游牧社群。在歷史上以驍勇善戰和精湛的騎術著稱,并且是支撐俄羅斯帝國于17世紀往東擴張的主要力量。
13世紀開始,一些斯拉夫人為了逃避蒙古帝國中欽察汗國的統治而流落到俄羅斯南部地區,包括頓河流域、第聶伯河下游和伏爾加河流域。15、16世紀時,一些不愿成為農奴的俄羅斯、烏克蘭農民遷徙到由于欽察汗國被推翻之后的俄南地區。這些人被稱為“哥薩克”,即突厥語中的“自由人”。哥薩克人在俄南建立了一些地方政權。東歐平原多山地少,因此哥薩克族群多數以河流命名,如“頓河哥薩克”。
哥薩克人以英勇善戰著稱。在俄羅斯歷史上,沙皇通過收買哥薩克上層人物而控制哥薩克人。哥薩克人組成的騎兵,是沙俄的重要武力。俄國向西伯利亞擴張的過程中哥薩克是俄國的主要依仗。
在冷兵器時代,哥薩克的騎兵以其速度快、機動性強、殺傷力大、驍勇善戰的輪番攻擊威震歐洲,歐洲國家也常招募哥薩克作為雇傭軍。哥薩克參加了從18世紀到蘇聯二戰中所有的戰役。有人說他們是歐俄草原上最具有草莽風格的經典騎兵。他們的騎兵馬蹄是與沙俄向外擴張的步伐同步飛揚的,多次為俄國開拓疆土立下赫赫戰功。
在后世的蘇波戰爭時期,曾經在空中俯瞰過這支部隊的美國飛行員有這樣的描述:“騎兵每行八人八騎,有的頭戴圓筒卷毛高帽,有的身披黑色大氅,他們背上斜挎步槍,腰間懸掛馬刀,在塵土中浩浩蕩蕩前進,數萬匹馬縱橫馳騁,數萬把刀交錯揮舞,這場景極其令人震撼,成為騎兵戰史上最壯烈的一幕。”
ps:第四更大!明天三更,凌晨沒有更新!求訂閱,求月票!(未完待續。)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