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戰期間,寧毅必須用重法。
特別是對待俘虜,讓他們知道,敢違背的,殺無赦,沒任何的活路。
他們投降蠻族,跑來強攻虎山關,不就是因為更害怕蠻族么。
覺得蠻族比武國厲害,武國羸弱不堪。
可一旦是讓他們知道,武國這邊對待他們更兇狠,他們自然是更害怕了。
反而是對待這些丘八,沒必要懷柔政策。
俘虜傷兵很多,都是叛軍大軍一后撤,別的不得不留下來的。
其中有邊軍,另外還有藩王兵,更是還有曾經去支援邊境的京營,以及還有不少支援的西北軍,更是還有一些當初二皇子的兵馬。
寧毅一股腦的融合,把他們治療好傷勢之后,都丟進去罪軍之中。
但是里面的兵頭和軍官都必須篩選出來,當眾砍頭,讓這群沒了帶頭的大頭兵,都不敢隨便放肆了。
然后罪軍之中,表現好的,在一批批的送進暫編軍之中整頓。
如此,可以給俘虜活命的希望,而罪軍也是可以給他們洗白和高升的道路,自然是激發他們的戰斗力。
只是整個虎山關,只傷兵數萬人。
這些傷兵,除了殘疾的,的確是不能再上戰場的,篩選出來一些的確是可以做其他勞動的。
別的都盡量往京城方向送了。
其他的只管傷勢好了之后,從新回歸軍隊。
而寧毅知道,只要是想收攏軍心,先收攏傷兵,讓其他大軍都看在眼里。
另外,寧毅又從基地調動來了兩千支的燧發火槍。
這是最近幾個月剛制作好的。
接連開始從整個傷兵營之中篩選了三千多人的精明利索的年輕士兵。
全部都是相當值得信任的。
直接把第八期的火器營給整編成了兩個火器團。
反正火器營八百人,一直都是他的護衛隊,很少有機會上戰場。
與其如此,還不如盡快把自己的火器團給整編出來了呢。
火器團,直接設立成了三個火器營,各自五百火槍兵,以及還有冷兵器防御兵。
另外又擴展了一個火炮營,二十門的虎墩炮,這樣看起來就厲害了很多。
一個火器營,也同時有兩門虎墩炮排,這樣更是一個營都可以獨立作戰。
寧毅數月前,都開始讓人在虎門關的方向,開始設立了火藥廠。
這虎山關山林多,不但是有硫磺礦,連基地找很久沒找到的硝石礦也不小。
一股腦都被寧毅這個統帥給沒收了干凈。
經過不斷的清理整頓,現在火藥局總算是開始源源不斷的制作火藥了。
在把剛跟隨他三個月的十二期的學生也編練進去一部分。
正好兩個火器團,差不多接近五千人。
這才是寧毅最為相信的軍隊,也是可以說戰斗力最為強悍的軍隊。
但是只兩個團,寧毅不擔憂,因為后續基地送來的第十三期書童,和第十四期書童,都經歷了基地基礎訓練之后。
在來身邊培訓,寧毅直接就是把剩余的幾百支火銃給他們訓練。
以后會把他們編練成兩個火器書童營,他們的任務,就是全面火器化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