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他是元州知州,在蠻族大軍到來的時候,和六皇子大軍大戰時。
他更是率領全城數千的守軍和壯丁,出城配合六皇子迎戰蠻族大軍。
戰的那叫一個昏天暗地,戰的那叫一個血流成河。
這位知州更是主動披甲上陣,手持長劍,殺進敵軍之中,奮勇殺敵,七進七出。
把自己比喻成了一個絕世猛將,更是一邊殺敵,一邊高呼,為陛下盡忠的時候到了,大武國萬歲。
他配合六皇子大軍,把蠻族殺的丟盔棄甲,狂追百余里。
殺的蠻族大軍只剩下一萬余殘敵逃竄,親手殺了數十個蠻族蠻子。
戰后,又是主動集結全城郎中,給傷兵治療,還召集全城大戶和百姓,主動為沒有冬裝的六皇子大軍送去八千套冬裝。
這些物資他不敢亂寫,畢竟六皇子可不是好糊弄的。
但是他可以吹噓吹噓自己嘛。
更是還積極配合給重傷兵勇士們專門準備治傷的地方,好生治療的地方。
反正在元州知州的奏折里,這一戰,六皇子的大軍的確是兇猛。
但是他元州知州也是功不可沒,而且自己只是帶著幾千個城內壯丁,只有少量的城防軍有鎧甲,都敢和敵人正面對決。
當然元州知州的奏折,整個朝堂不會有人相信。
只要是認識他的,都知道元州知州什么鳥人,除了夸夸其談,沒什么真本事。
他會帶著幾千個拿著棍棒,鋤頭的壯丁沖鋒陷陣去?
怎么可能呢,這奏折一看,都虛得厲害。
其他大臣,更是不相信,文官的毛病,很會夸大其詞。
當然人家會吹,人家能吹,借著這股子的東風,把自己追上天了。
但是沒人會去反駁他。
畢竟不管這位知州在怎么吹,他也是代表文官嘛,代表朝廷任命的知州,這次大戰,他就算是一個敵人沒殺,那也是參與了嘛。
證明朝堂不是一無是處嘛。
當然武皇看了之后,同樣是滿意。
老狐貍多精明了,自然是也看得出來元州知州狂吹一片,估計就是壯壯聲勢罷了。
其實他不知道,這元州知州連城門都沒出,一直等到大戰結束之后才跑出來吆喝兩句。
但是武皇高興的是,這個家伙,果然是忠臣,那幾句高呼為陛下盡忠,陛下萬歲,大武國萬歲,可是拍得武皇馬屁舒坦。
獎,必須大大的獎勵。
果然,武皇不跑了,這還跑個屁啊,不管是老六的信件,還是元州的知州奏折,以及專門去往元州調查的人員,都回來保證,元州真的大戰了,而且蠻族的大軍被擊潰。
只跑了一萬多的騎兵。
而真正的戰場過程,武皇也了解到了,老六就是帶著幾萬在虎山關打雜,以及各種抓捕來的俘虜兵,甚至還穿著單衣對決蠻族偏師。
而真正出力,決定勝負的,是西北的騎兵軍。
這支三萬人的西北軍,先收拾了蠻族的三萬騎兵,在配合俘虜軍收拾了蠻族的叛軍幾萬步兵,一戰直接擊潰。
這也是于勝飛的信件寫的過程。
當然也是寧毅教他的,弱化自己的騎兵力量,強化西北軍的軍功,多給于勝飛增加增加籌碼。
于勝飛自然是高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