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山關真正的主力對決,雙方已經拉鋸了一個月。
蠻族可汗倒是挺狠的,雖然折損了數萬的叛軍,依然不擔憂。
各處關隘互相爭奪,依然派遣大量兵力繼續的打。
有些關隘互相爭奪之下,不斷更換,雙方都死傷慘重。
但是攻城方死傷更多,蠻族可汗硬生生在一個月的時間,浪費了多半的叛軍。
叛軍死傷慘重,依然是被壓迫著強攻各處。
同樣武國的兵力也是死傷很大,只各處關隘,寧毅不斷派遣援軍之下,也是靠著人命再硬生生的搶過來的。
在寧毅不斷的催促之下,京城總算是送來了幾萬套的棉衣。
但是讓寧毅惱火的是,這幾萬套的棉衣,里面不少都是發霉的舊貨。
這怎么讓士兵使用?
挑挑揀揀,最后有一萬套就不錯了,但是整個虎山關,那可是需要準備十多萬大軍的過冬裝備,不然虎山關還怎么堅守?
為此,他數次去找皇帝訴苦。
一封封的信件送過去,把所有問題都給暴露出來。
現在即將冬季,但是棉衣問題始終解決不了。
送來的幾萬套都不能用,這虎山關到底還守不守了?
他在虎山關到底為誰而戰?
身后的一群貪官污吏,連這些銀子都貪,難道他們就不怕虎山關堅守不住,下一步就是攻破京城么?
而他們還真的不怕,一個個早都把家產給轉移南方去了。
有機會撈點錢,為何不伸手?
大不了虎山關堅持不住了,是他六皇子的責任,不是他們這些當官的責任。
而且,寧毅更是火大的是,工部已經陸續減少了大量的軍資供應。
工部解釋,是皇帝截留了下來。
現在甚至連一點軍械都不給虎山關送了。
寧毅也是知道,這是老皇帝要拿著這些軍械送往南方去。
畢竟老皇帝還想在南方多整頓出來數萬的精銳大軍,為他南逃做好準備。
寧毅自然是不會不要,不斷講述,虎山關被蠻族數十萬大軍強攻,軍械緊張得厲害。
他這邊都已經搜集不少普通鐵匠不斷地打造了。
但是依然供不應求,只箭雨都浪費無數。
只希望老皇帝給虎山關多支持一些。
這還不算,竟然連錢糧都開始陸續地減少供應。
這個寧毅自然是不會同意,他也明確告訴給老皇帝。
如若是各種軍需不能送來,虎山關堅持不住,別怪他不孝了。
他到時候領著一群的殘兵,根本沒辦法打了,還是讓老皇帝派遣別人來鎮守吧。
名義上他想撂挑子不干了,想把指揮權交出去。
但是他就是想以此讓老皇帝必須多拿東西出來,多給一些算一些,也說明虎山關的確是損失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