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山關西面和東面都群山不少。
通過群山的道路都不多,而且也比較狹窄。
只需要少量兵馬駐守足以,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虎山關正好卡在了南下的必經之路上。
大軍想浩浩蕩蕩順利南下,只能是強攻虎山關。
而且攻打虎山關,并不容易,強攻的話,環境不行,大軍施展,有些掣肘。
寧毅西邊和東面各路派遣一萬兵馬,防御各處小路被突襲。
正面只需要三萬兵馬駐守就行了。
而他自己帶來的四萬京營大軍,竟然以決定正面決戰為主要力量。
寧毅就不是正面防御的人,他自然是要決定主動出擊。
騎兵只需要休息,目前在虎山關南邊軍營好生訓練就可以了。
三萬的虎山關原來駐守兵馬,其中兩萬高級軍官已經被情報處各種控制起來。
他是把這兩萬兵馬放在兩翼,原來南方送來的精銳,全部駐守城池。
京城送來的軍械,一股腦都給他們好好換換。
各種鎧甲,武器,都必須讓他們保證充足。
而且一來先發軍餉,好好振奮振奮軍心。
果然軍餉,軍械一更換,無數的守城士兵嗷嗷叫。
方圓八百里的虎山關防御線,寧毅的十幾萬兵馬安排妥當之后,著重就開始布局了。
三萬京營南方兵,早都被他訓練了數月。
直接安排在城外的兩翼山中,不斷的布局山寨,又是各種的陷阱,各種的阻攔層出不窮。
想攻破兩翼,沒有十萬大軍送人頭,想都不要想。
這次可都是他一直以來好生訓練,統領都是更換絕對忠心的人物。
可不是那群藩王兵見死不救。
一萬自己的直屬京營衛,那就是真正的底牌。
全都是自己的學生書童掌控大軍,絕對的對寧毅忠心。
他們就是最后的預備隊,以及也是督查軍,哪只兵馬敢不抵抗拼命,直接下手收拾他們。
三萬騎兵作為突襲做準備,目標就是給敵人出其不意。
至于他的學生兵兩千精銳,以及還有八百的火器營,就是他真正的護衛。
不到萬不得已,不會讓他們隨意亂上戰場。
當然這些書童,也是趁著有這么一個上戰場的機會,好好訓練訓練。
至于城中的百姓,寧毅要求,都不許離開。
當然都要嚴格的檢查,預防任何的奸細,只要不是熟悉之人,全部抓起來嚴格審訊。
還別說,真的審訊出來不少的奸細。
之所以不放過他們,因為里面不少都是軍中家屬,把他們給安置城中,也可以拿捏住不少的防御兵馬。
同樣也是開始分批的讓人組織城中百姓,形成搬運物資的隊伍,以及還有治療傷兵的醫療隊。
寧毅讓準備大批量的物資,讓所有人都很詫異的是。
寧毅準備的物資千奇百怪,連一群的黃白之物也是準備一大堆,說什么這叫金汁,守城利器。
但是這味道太過于熏臭,讓人很是無語。
時間不多,寧毅都是親自各處的檢查再檢查,預防出現什么紕漏。
這里距離邊境七八百里,看起來一馬平川,但是一路上數座城池呢。
蠻族大軍想順利南下,也沒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