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
男子點點頭,隨后轉身朝門外走去。
趙秋這時候方才看向魏老,眉頭微皺,神情有些擔憂。
魏老,據咸陽送來的消息,白衍很早之前,便已經離開咸陽,奉嬴政之命,前來抵御外敵!…。。
趙秋對著魏老說道。
這是很早便送到的消息,可是由于匈奴、東胡包圍善無,更在善無附近不斷四處劫掠,這也導致不僅僅消息無法送來城內,就是送消息的人,也都要盡可能的遠離善無城,防止被匈奴或者東胡人殺害。
昨日知道匈奴、東胡撤退,得到這個消息后,送信之人方才急忙趕來善無城。
也是就在不久之前,趙秋方才收到消息,得知原來白衍早已經奉命前來北疆,領兵抵御外敵。
可讓趙秋忍不住擔心的是,為何一直沒有白衍的消息,甚至昨日在匈奴、東胡撤退之后,也沒有收到白衍的書信!
白衍早已離開咸陽?
魏老聽到趙秋的話,疑惑的轉頭看向趙秋。
思索間,魏老突然想到什么,瞳孔一震,連忙回頭看向地圖。
嬴政早已下令,白衍早已離開咸陽,而白衍,一直沒有消息,甚至一點音訊都沒有。
不可能!
白衍不可能抗命,更何況,白衍的心性為人,絕不可能眼睜睜的看著雁門百姓慘遭禍害,而無動于衷。
那便只有一個解釋!
白衍北上,并未前來雁門,而是去……
月氏!!!
為何一直沒有白衍的消息?方才已經派人,可所有眼線,皆不曾見過白衍蹤跡!
魏老思索間,身后傳來趙秋疑惑不解的話。
明白過來的魏老,忽然間那年邁的身子微微晃了晃,在趙秋詫異的目光中,神情恍惚,一步步朝著木桌走去。
嬴政,當真值得?
魏老神情在這一刻,似乎蒼老許多,大口喘息,有些頹然失神的
坐在木桌旁,老邁渾濁的雙眼,怔怔的看著地上,嘴中隱約不斷重復著一句話。
魏老?
趙秋還是第一次看到魏老這般。
之前連差點城門失守,拿自己,拿所有人,拿滿城百姓、整個北疆五郡來賭的魏老,都面不改色,眼下卻突然仿佛失魂落魄一般,癱坐在木桌旁。
怎么回事?為何魏老得知白衍已經離開咸陽,如今沒有消息后,變得這般。
莫不是魏老已經推算到,白衍是碰上什么事情?有危險?
越想越擔心,許是關心則亂,一席清淡紅衣的趙秋,忍不住再次呼喊一聲魏老,面***又止。
看吧!
魏老抬起目光,看向趙秋一眼,年邁的他,似乎知道趙秋心中所想,于是緩緩抬起手,把得到的消息交給趙秋。
嗯?
趙秋見狀,接過消息看起來。
當得知月氏與羌族游騎,把匈奴人殺得后退時,趙秋俏臉有些愕然,隨即疑惑的看向魏老。
此前魏老不是推算過局勢,預測出匈奴、東胡南下背后,各方勢力的種種盤算,可為何眼下再次出現意外,預料之中匈奴與月氏僵持,而月氏部落會被羌族突襲的情況并未出現,反而是月氏與羌族游騎聯合起來,與匈奴交戰占了上風。…。。
羌族并沒有反叛月氏!
不對!
趙秋本就不笨,若非涉及白衍,關心則亂,對于其他事情,趙秋絕對不是一個蠢女人。
在看到消息之后,想到魏老的神情以及方才魏老最終的話,趙秋冷靜下來,突然想到白衍,瞬間便明白,為何魏老在得知白衍已經離開咸陽后,會面色大變,隨后失魂落魄的坐在地上。
白衍……是去了月氏?
趙秋那令人驚艷的俏臉上,水靈靈是雙眼中,此刻盡是不敢相信。
月氏部落與白衍之間,可是生死之仇,當初白衍便是在上郡高奴,一把火直接燒死月氏三萬多人。
白衍不要命了?還敢去月氏部落那里?
可,他為何要去月氏?
趙秋纖手緊緊拿著布。
緩過神后,聯想到如今的局面,趙秋知道魏老的猜測很可能是真的,月氏南下的背后,真的很可能是白衍,不過趙秋還是有些不理解,白衍為何要去月氏。
按照白衍的能力,完全可以前來雁門,等召集昔日舊部將士,即便同時面對匈奴與東胡,白衍也不需要擔心,要知道這一次不僅僅有王賁與蒙恬,以及昔日舊部將領在,就是白衍本人,都是北疆所有伍卒的底氣。
白衍回北疆,如當年白起死而復活,出現在秦國。
故而白衍根本沒必要冒險,去那月氏!
為何?
魏老聽到趙秋的話,老臉苦笑一聲,神情有些落寞,目光惆悵。
他要破局!
魏老的話讓趙秋美眸看過來,而就在趙秋的注視中,魏老一字一句的說道。
老夫這弟子,要破的,不僅僅是北疆被匈奴、東胡入侵之局,更是在看清天下之人在針對嬴政后,要為嬴政,破局!
魏老說完,閉上眼睛,蒼老的臉頰上,這一刻似苦澀、似無奈、似嘆息、似憤慨,似有那說不清的恨鐵不成鋼,而偏偏,卻又是在這些諸多情緒之中,又忍不住浮現少許若隱若現的驕傲、滿足。
或許身為老師,沒有什么是比得上弟子不聽話,不爭氣,還要氣人。
或許身為老師,又沒有什么是能比得上,自己弟子看穿天下人布局,更值得自己這個老師驕傲。
以天下所有人,連帶他這個
老師在內,都沒有人能想到的方法破局,這份能耐,別說白衍年紀輕輕,就是這天下萬萬人之中,又有幾人能有。
著書半生,眼看就要入黃土,還能有什么能比得上,有這樣一個弟子,更讓魏老滿足的。
嬴政啊嬴政!你可知曉,老夫這弟子,所做的一切?他違背恩師意愿,違背世人圖利之心,違背嬴氏宗親與所有勢力的招攬、示好,也違背他身后所有人,為他鋪好的路!
魏老睜開眼睛,緩緩起身,沒有再去看,這一段時間都不曾怎么離開的地圖,而是朝著房門走去。…。。
他違背所有人,就是沒有違背你嬴政!
魏老站在房門外的走廊下,看著蒼天,這一次,疲憊的雙眼中,終不見那份執著,或許是無奈,或許是沒有選擇,但終歸沒有之前那般!
……………………
善無城。
能像魏老那般,看清一件件大事背后,涉及緣由之人,本就不多,更何況是在善無城,就連一把年紀的楊端和,都無法做到像魏老那般,看得通透。
不過好在楊端和是雁門郡守,這為世人所知,為秦國承認的身份背后,帶來的是魏老都沒有的消息。
故而在匈奴、東胡退兵之后,楊端和不僅僅得到白衍早已受命,并且離開咸陽的消息,與之一起的,還有王賁、蒙恬送來的消息。
什么?聯合月氏,一同困住匈奴與東胡!
一身秦國官服的楊端和,在書房內看到消息后,連忙來到掛著的地圖旁。
未雨綢繆,未卜先知的本領,楊端和或許沒有,然而得到消息后,判斷眼下局勢情況的能力,楊端和還是有的,不然昔日也不會做到秦國大將的位置。
故而,根據幾個消息,楊端和很快便察覺到,月氏突然南下與匈奴交戰背后,很可能與白衍有關,而白衍的目的,似乎也不僅僅是逼退匈奴、東胡。
為何要把匈奴、東胡困在北疆?剿滅匈奴之余,盡可能的拖延東胡?
楊端和皺眉,通過送來的消息,望著地圖,發現一個很關鍵的問題。
思索許久,楊端和都想不出來,而正當聽到下人前來稟報,準備轉頭之際,楊端和突然看到地圖上,寫有北方匈奴、東胡的空白之地。
瞬間想到什么,楊端和愣在原地,一個念頭不由得浮現在腦海里,并且這個念頭,也能很輕易的解釋,為何白衍要讓王賁留住匈奴,讓蒙恬拖住東胡。
但不到一息,回過神的楊端和,便不由得搖搖頭,把這個念頭在腦海里排除掉。
無他,在北方,那里有著一望無際,容易讓人迷路,又無法補給的草原,千百年來,從未有中原王朝敢派兵踏足那片疆域。
當初商周如此,當初秦趙燕亦是如此!
千百年來,也從未有那國的中原名將,敢生有那樣的念頭,樂毅如此、李牧如此,當年的白起,亦是如此。
北方,對于中原將領,中原大軍而,便是禁地!
一個有去難回的禁地!
(本章完)
3931434。。
...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