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似乎都沒有想到圣上會發話,都目露微詫。我暗想非白少年時也曾歷大不幸,也算從鬼門關里險險掙扎而出,想是有心得,便凝神細聽。
“每個人心中都有讓自己活下去的支柱,現如今,大妃的境遇確實令人痛心,丈夫棄愛,家族被毀,女兒遭人虐逝,親兒此生再難相見,內心深處想是早已沒了活下去的勇氣,便故意日夜昏睡。”非白長嘆一聲,起身走到于飛燕面前。于飛燕立時站起,拱手而立。非白笑著捶了他一下,“朕都說了,這是家事,不必拘禮。”
于飛燕給逗樂了,只得坐下,卻聽非白繼續說道:“依朕觀,大妃是因為阿芬公主和木尹皇子才病倒的,說到底心結還是孩子,不如請飛燕多帶著孩子前來探望,也許會有奇跡發生也未可知。”
眾人只覺非白之如醍醐灌頂,都對非白佩服兼順服得五體投地。
那日后,碧瑩雖不再失禁,但仍一心昏睡,而且醒來的時間越來越少,吃得也越來越少,人也愈見消瘦,令人見之驚心。
小忠好像認出了碧瑩是舊日主人,從碧瑩搬回德馨居后,便再不黏著我,只一心守著孱弱的碧瑩。
非白又讓我到內庫取一些前陣子撒魯爾帶來的突厥禮物,做陳設擺放在燕子樓里,就騙碧瑩說是撒魯爾送來的,好賴能溫暖一下碧瑩的心。我心下感動,輕攬上他的腰,靠在他肩頭,動情道:“非白,謝謝你,對碧瑩如此寬容溫情。”
非白對我嘆氣道:“當初明家下毒害了非玨,只得練那勞什子的《無相真經》,結果非玨反過來又害得明碧瑩落得如此下場,也算是因果相報。不管明原兩家如何世仇,她始終是無辜一弱質,而且撒魯爾造的孽,也算我這做哥哥的替他還債。木槿放心,朕也希望她能好起來,也算功德一件,”他把手放在我的小肚子上,看著我的目光微有迷茫,柔聲道:“也許便能贖了原氏我的罪,讓我們能快點有孩子。”
“別胡說,這同你又有什么關系了。”我輕嗔道,心中難受。他始終在意那原氏得不到心愛之人的箴,我輕輕覆上他放在我小腹上的手,嘻嘻笑道:“放心吧,當家的,一定會的。”
非白給逗樂了,低喃道:“你真好。”
我的心中柔軟難當,輕撫他溫潤的臉頰,輕輕吻上他的唇。
他的鳳目閃著從未見過的星光燦爛,輕輕圈上我,把頭靠在我的胸前,我也溫柔地撫著他油亮的發髻,只覺無限的甜蜜和舒寧,內心繾綣得要滴出水來。愿時光停留在此刻就好,不覺相互依偎了許久。
然而,碧瑩偶有醒來,看了看四周華麗的突厥陳設,殊無異色,我繪聲繪色地解說此乃撒魯爾親使人送來的賞賜,皆按皇后儀制,滿是熱愛慰問之意。
可是,碧瑩只是目光慘淡,嘴角微牽,殊無異色,然后翻了個個兒,繼續沉睡。
我們都非常失望。
臘月十八,于大哥和珍珠便著女兒小雀和小兔前來。小兔的額上還點上了胭脂,說話已經很溜,小細胳膊小細腿的,力氣卻很大,一見到我便麻溜地爬到我身上,嚷嚷著皇姨娘抱,生氣勃勃的小雀嘰里呱啦地說個不停。
碧瑩聽到童聲,慢慢睜開了眼睛,看見小雀和小兔兩個女孩子正跪在榻前,瞪著四只明亮的眼珠子充滿好奇地看著她。我扶著她慢慢爬起,輕聲哄道:“這是大哥第四個和第五個女兒,小雀和小兔。小雀今年九歲,小兔今年四歲啦,你們兩個還不快來見禮。”
“三妹妹今天氣色好,這便是我同你提過的兩個丫頭,別看是女娃,可調皮哪!”于飛燕笑嘻嘻地對碧瑩說道,轉頭虎著臉對兩個女娃兒低喝道:“還不快給你們三姨娘磕頭?”
小雀和小兔帶著狐疑給怔在床上的碧瑩見了禮,小雀起身后立馬說出一句戲語:“阿爹、阿娘,你們又誆我,這哪里是三姨娘?分明像是三奶奶。”
大人們當場一陣尷尬,碧瑩卻似毫不在意,眼神一下子聚了焦,慢慢溢滿了淚水,然后掙扎著過去,緊緊抱著小雀,口中痛呼不已,“阿芬、阿芬,我苦命的孩子。”
小雀給嚇哭了,大力掙扎著跑出來。
碧瑩看著小雀,靠著我滿面淚痕,嬌軀不停地打著戰,喃喃道:“阿芬、阿芬,阿娜對不起你,對不起你啊。”
兩個孩子全嚇傻了,小兔也嚇哭了,可碧瑩直愣愣地看著兩個孩子,來來去去地說著對不起,然后便撕心裂肺地放聲痛哭起來。我們所有人都跟著流淚了。
于大哥那樣剛強的一個人,一下子紅了眼眶,大踏步地過去拽住小雀和小兔,把她們倆扔到碧瑩面前,沉聲道:“跪下,從今天起,這不僅是你們的三姨娘,還是你們的干娘,快叫干娘。”
珍珠怕于飛燕嚇壞孩子們,正欲上前,我第一次看到于飛燕對珍珠極具大丈夫氣概地一抬手,厲聲道:“你且閉嘴。”
珍珠一下子噤了聲,小兔戰戰兢兢地叩了頭,小雀也給怔住了,慢慢地靠近我們,輕輕地伸出小手替碧瑩拭著淚,怯怯地說道:“干、干娘,求您抱得松些,昨天練武,屁股被小狼踢著了,到現在還痛呢。”
我們都破涕為笑,碧瑩也笑了,這回是輕輕地摟上了小雀,狠狠地親了一大口。阿黑娜等侍婢又幫碧瑩清洗梳妝一番,碧瑩低聲對阿黑娜說了一句,阿黑娜便笑著把首飾盒取了來。那是碧瑩第一次認認真真地挑起我從內庫精心挑選的精美器物。
她挑了一只八寶琉璃燕瓔珞金項圈,親自給小雀戴上;又選了一串紅寶石項鏈給小兔戴上,算是見面禮,兩個女娃娃歡天喜地謝了賞。
碧瑩在突厥失去了兩個兒女,又得到了兩個女兒,也許人生便是喜劇套著悲劇,悲劇又連著喜劇,總是如此循環往復,至死方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