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穿越之黎錦的農家日常 > 110、第 110 章

      110、第 110 章

      日子就這么過了整整一個夏秋冬春,來年小包子生辰的時候,秦慕文所著的《雜記》已經出版了第二次。

      第一次正式確定印刷出版是在壬寅年(去年)秋季,自打三月初府城小報上開始‘連載’雜記,距離九月已經有整整半年的時間,基本上也把整本《雜記》刊登了四分之一。

      當初秦慕文一冊《雜記》寫了五萬多字,每三百字左右一個小片段,共有一百六十六個小故事。

      除了三月初第一次刊登,為了引起大家興趣,印刷了題記和三則小故事外,此后每次‘連載’都是兩個小故事。

      半年也就是六個月,大概刊登了四十多個小故事。

      起初,喜歡看日常雜記的人還僅僅局限于府城小報的忠實買者。又過了幾期,很多人從朋友那兒看到這些簡短又讓人欣喜的文字。

      問了出處后,自己跑去買府城小報。

      甚至有人不喜歡看小報,還專程問過掌柜,能不能只買《雜記》片段。

      但一頁紙怎么賣?這些人思前想后,有的一邊猶豫一邊回家了,有的索性掏二十文買了這小報回去。

      掌柜的在七月看了當季的售賣情況,居然比上個季度增長了三成!

      其中很大一部分買主都是《雜記》的忠實讀者,轉成為了雜記才來買府城小報的。

      掌柜的沒想到自己也有看走眼的時候,他當初之所以答應印刷雜記,僅僅只是給黎錦一個面子。

      畢竟黎錦也是在知府大人眼前掛的上號的人了。

      沒想到居然真的有得賺,那這本書再做出版的話,肯定不是只印刷區區五十本。

      而是……千冊起印。

      按理說,印刷三百冊以上,凈利潤就會比雇人抄書要高。印刷一千冊,書肆已經完全可以給黎錦按照分成價格來算了。

      掌柜的親自登門給黎錦說了這件事,黎錦微微挑眉,雖然他已經預測到少年寫出的東西會有很多人喜歡。

      但這個受歡迎的成度,就有些超出預料了。

      黎錦當時說:“出版的情況和時機,您看著來就是。”

      掌柜的對黎錦的信任表示大為感動,回去就讓小二把這本書安排下來。

      但畢竟書肆是公家的,里面主要印刷的還是知府指定的各種科普書籍。

      所以,《雜記》整一千冊印刷好,就到了八月底。

      而府城小報自從八月的最后一刊以來,直至整個九月都在宣傳《雜記》出書了事情。

      起初掌柜的還想著從十月起就不再府城小報上刊登《雜記》,但到了現在,府城小報和《雜記》已經相輔相成,互贏互利。

      每期買府城小報的人,也習慣了后面印刷兩則小故事。

      掌柜的一想,其實在府城小報上繼續印刷雜記也沒什么,畢竟‘連載’的慢,想要快點看完整本的讀者自然會選擇買書。

      所以,直至如今,府城小報的最后一頁還是《雜記》兩則。

      秦慕文也喜歡每隔七日就能收到府城小報的回饋,每次掌柜的都會派人給整理出好幾頁的留信箋,秦慕文看到深有感觸的,也會提筆回信。

      有一則回饋又很長,占了足足半頁紙。

      秦慕文看了后打心眼兒里為這個姑娘開心——

      “夢寐先生親啟:

      這是我的第二封來信,之前先生的回信我收到了,但當時諸事纏身,幾次想提筆給先生回信,都不知該寫什么。

      先生的文字如此淡雅清甜,我卻還在黑暗中掙扎,我擔心自己的回信會影響到先生的心情,請先生原諒我的無禮。

      這封信當然是來報喜的,我凈身出戶后,距離現在足足一年了。當初阿娘憐惜我,給了我兩間布莊,但盈利慘淡。

      我會調香,便自作主張把一間鋪面改賣香膏,如今已經收獲頗豐。本年在府城又開了兩家鋪面。

      下月我想跟著商隊,把我調出來的香膏賣到其他府城去。

      在此,說件有趣的事,上一任夫君的好友此前瞧不起我,如今做買賣的時候也只能低聲下氣求助于我。

      這一切的轉變都感謝先生,是您的文字鼓勵了我,讓我繼續的努力下去。

      望先生一直幸福。”

      黎錦偶爾會掃一遍這些正能量的回信,時間一久,他也能看到自家小夫郎眉目間愈顯自信。

      少年今年八月過了生日后,也就要二十了。

      雖說哥兒沒有加冠禮這么一說,但黎錦卻早早的醞釀著給他題字。

      去年自己生辰禮的時候,小少年送了他那么一份大禮,他這輩子都忘不掉那天晚上看到的一幕。

      不過,如今才六月,黎錦去書肆與掌柜的洽談了《蒙學算經》的第四次印刷后,沒急著回家,而是在一樓翻起了詩經。

      縱然這些東西他早就牢記在心,背的滾瓜爛熟。

      但每次打開,都能體會到文字的美。

      掌柜的瞧著他看詩經,很是詫異:“修之,怎么突然拿起了詩經?”

      黎錦說道:“給人取字。”

      掌柜又問:“近日嗎?”

      黎錦答:“八月中旬。”

      掌柜:“……”要不是最近太熱,他真的要以為自己記錯了日子。

      他說:“那此人一定跟您關系甚好。”要不然那會這么早的做準備。

      黎錦挑了挑眉,星眸中帶著笑意:“當然。”

      整日與書籍、筆墨作伴,再加上勤于鍛煉,黎錦的氣度越來越出塵。因為掌柜的那句話提到了某個人,黎錦雖然沒笑,可神情卻柔和下來,讓人如沐春風。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