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后,北明鄉舉辦了隆重的木雕大會。
各地的木雕師父,以及木雕作品都在這里展出,共襄盛舉。
鄉里從來沒有這么熱鬧過。
鄉民們非常熱情地排兵布陣,有的在鄉口當迎賓,迎接四面八方的客人;有的在后廚盡顯才藝,拿出北明鄉的特色菜讓人賓至如歸。
有的則是守著自己的門店,參加鄉里設置的打折活動。也有當苦力給人搬運行李,引路做志愿者的。
大家都盡著自己的綿薄之力,為這場盛會添磚加瓦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莫家。
“哎呀,老媽,你好了沒有啊?”
“是啊,老婆你好了沒有啊?你已經打扮夠久了,人家小周還在等著我們呢。”
莫蕭跟莫晴月坐在沙發上,感覺屁股都坐成包漿了。
他們不停地看著時間又看著樓上,恨不得下一刻蔣麗就出現在視線里。
“好了好了!你們催催催,就知道催!”
緊趕慢趕地,蔣麗終于穿著小花裙,踩著小高跟,妝容精致地亮相。
莫晴月跟莫蕭不約而同地從沙發上起身,行注目禮。
老半天,莫晴月反應過來:“老媽,你……至于這么隆重嗎?”
白粉好像蓋了三層那么厚,一雙大眼睛還貼了假睫毛……
要知道,蔣麗一向都走樸素婉約路線的。
這么陡然一捯飭,簡直亮瞎狗眼啊!
莫蕭雖然也很被自家老婆的美貌震撼到,但他還是非常護妻地肯定道:“你媽怎么樣都很漂亮!”
蔣麗撫了撫自己燙好的卷發,得意道:“今天是小周工作室正式落成的日子,還是木雕盛會。最最重要的是,我們兩家要坐下吃飯,商量你們結婚事宜。怎么能不好好打扮一下呢?!”
莫晴月點頭:“是是是。那莫夫人,我們可以走了嗎?”
蔣麗哼哼,拿著手包走在最前面。
莫晴月跟莫蕭相視一笑,跟上。
周明瑄的工作室選在北明山的山腳下。
鄉長特別批準蓋的一個小木屋,大概二十個平方左右。里面放著專屬于周明瑄的雕刻工具。
選在這里,除了周明瑄想要的優美的工作環境之外,還有北明山山上的樹木可以更加方便地搬運下來任他化腐朽為神奇地變成一個個作品。
他兼顧茂生集團的設計之后,將木雕融入了房地產項目,商品廣告等各個領域。作品展的合作商爭先恐后地要跟他談檔期。
現在,慕名而來求學木雕的人數不勝數。
周明瑄自己帶了一百多個學生,遠遠不夠需求。于是周老爺子也上陣帶學生。
之前坐牢的趙著也被接納成為了老師的行列。
這次的木雕盛會,就是他們創造的系列活動的第一屆。
之后,只要木雕不死,這樣的木雕盛會就會一直辦下去。
其他各地有這樣興趣的,也可以借鑒著辦個同款。
文化是大家共有的,只有相互融合,相互傳播才可以永遠活著。
這是周明瑄的理念。
這個理念被整個北明鄉奉為經典,男女老少都會來上兩句。他們也許不是真的都懂木雕,但他們懂經濟。
周明瑄為他們帶來的經濟創收,比他們在外面打工一年都還要多。
很多年輕人也聞訊回了來,既可-->>以照顧自家老人又可以在自己的家鄉創收效益,一舉兩得。
走在路上周明瑄比鄉長的擁戴度都高,人人都會恭敬地喊一句周老師。
鄉長更是難得從禿頂的腦袋上長出了一些頭發來。
因為他創造了北明鄉的財政狀況新高,上面肯定他的工作能力,有提拔他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