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看向馬皇后:“妹子,累沒有,若是不累,今日咱們便去祭天地,將這個好消息告訴皇天后土!”
馬皇后含笑:“陛下,土豆如此高產,乃是真正的福佑大明!是應該祭天地,我等怎能累?”
朱元璋點了點頭,起身走至高臺邊緣,肅然道:“遠航水師,伏波降浪,終為我大明帶來高產農作物!今日土豆豐收,有皇天庇佑,后土福澤,故此,當祭天地于圜丘!”
“禮部官員挑選土豆萬斤為貢品,五品及以上文武,隨朕而行,遠航水師將士,護朕前往!”
祭天地,這事在古代很重要。
早年間,朝廷在鐘山之陽(南面)的正陽門外建造了圜丘,又在鐘山之陰(北面)的太平門外建造了方丘。
圜丘祭天,方丘祭地。
也就是說,祭天地是分開進行的。
可能因為每年冬日的時候天有些冷了,祭祀一次又冷又凍,還需要跑來跑去,結果在洪武十年的時候,老朱干脆進行了一次變通——天地合祀。
也就是說,不去方丘了,直接在圜丘,祭了天,也祭了地,一起辦了。
顧正臣這幾年很少冬至的時候在金陵,基本上沒機會參與這種大場合。
祭祀這東西實在沒啥好說的,和一般的祭祀沒什么本質區別,無外乎是擺的東西更多了一點,禮樂更渾厚了一些,人更多了一些,說話的是皇帝而已……
顯然,這一天朝廷準備很是充分,朱元璋連燒的紙都準備好了,也不知道這紙燒了之后是給老天爺的還是給地下的人的,總之,抑揚頓挫說了好久給燒了。
等祭天地結束,午時早過了,都已經未時了。
不少人饑腸轆轆,可這種場合誰也不敢說什么,只能硬抗,這也就是家眷沒帶過來,各自回去了,否則這受苦的人可就太多了。
禮樂停。
朱元璋踏步在琉璃磚之上,至九級臺階前,目光看向顧正臣,又看向水師諸將官,勛貴子弟等人,沉聲道:“你們是當之無愧的功臣,不僅有功于當代,還有功于千秋!”
“將士暫居小教場,待所有土豆挖出來之后,朝廷對你們的賞賜也該敲定了,各自散去吧,曹國公、信國公留下。”
顧正臣、趙海樓等行禮告退。
湯和張了張嘴想喊住顧正臣,可明顯皇帝有安排,只好作罷。
朱元璋吩咐皇后先行回宮,在輦車里換了便服,之后走出來,對李文忠、湯和道:“正月里議過一次水師封賞之事,無奈許多人不信土豆、番薯產量。現在土豆的產量被證實了,番薯的產量,你們都清楚。”
“是時候議出來如何封賞了,水師將士在等著,天下人在看著,這次朝廷可不能小氣了,需要對得起他們這份功勞才是。曹國公,你認為——顧正臣的功勞,如何封賞最為合適?”
李文忠微微皺眉。
最為合適?
這可不好拿捏。
沉思再三,李文忠認真地回道:“陛下,土豆、番薯自海外引入我大明,有望解了千年以來的饑荒之困,讓餓殍于野、易子而食這些慘不忍睹的人間悲劇,不再現于大明。”
“這功勞,臣以為——”
李文忠看了一眼湯和,面色凝重地說:“與我等并肩,我尤是有愧。”
a